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商朝 >  古代商朝区域多大

古代商朝区域多大

来源:历史知识网阅读:142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你知道古代商朝区域多大吗?下面是有关于商朝的疆域,欢迎参阅。

关于商朝的疆域

商朝疆域,北到辽宁,南到湖北,西到陕西,东到海滨。除了包括夏所属长江以北的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京津和江苏,陕西的一部分,还包括陕西江苏的剩余土地,辽宁,甘肃,湖南,浙江,四川的一部分)。商代的国土不是一个弥合的整体,而是以都城(大邑)为中心,四周远近散布着几个或几十个属于商朝的诸侯据点,在这些据点之间的空隙地带,存在着不听命于商朝甚至与商朝敌对的小方国。也就是说,商朝的国土是疏而有漏,这就是早期大地域国家的政治地理形态。

继夏朝兴起的是商朝,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商族相传是东方的古老部落,始祖是契。传十四世至汤,才灭了夏朝。

现除殷已经考古证实为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外,其余4处均未定论。不过从商代遗址发现的地域分布来看,上述河北西南部和河南中北部即为其统治的中心区。盘庚(第二十商王)迁殷后,国势强大。武丁(第二十三商王)以前,商朝的疆域北面扩展到了易水,南抵淮河,西至太行、伏牛山脉,东至海。武丁以后疆域更为扩大,东北可能到达了辽宁,南抵江淮(湖北黄陂盘龙城即为归附商朝的一个方国),西北越过太行山进入山西,成为古代东方的强大奴隶制国家。

商朝的周围还有许多部族和方国(即已归属的部落国家)。在今东北的有肃慎,滦河下游有孤竹,内蒙古东南部和山西境内有鬼方、方、土方,陕西北部有羌方、犬戎、熏育(荤粥),西部有周、氏,西南为巴、蜀,长江中游为濮、楚人,淮河流域为淮夷等等。

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从商汤立国到武丁中兴,商王国一步步发展起来,成为邦畿千里的大国,无论在政治、 经济还是文化方面都遥遥领先于世界其它国家。

商朝约西元前21-16世纪间,曾多次迁徙都城,盘庚以后稳定在今河南安阳的小屯一带,为商王的王畿。《尚书‧酒诰》指出商代有内、外服之分。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外服是分封给邦伯的封地。以后演化成五服甸(日祭)、侯(月祀)、绥(宾,时享,即每季祭祀纳贡)、要(岁贡)、荒(终王死时才来通知),此说只是依据远近表示小诸侯应尽的义务和待遇,所以不能算地方行政区。只有商王直接统治的疆域内,才算是地方行政区划开始的标志。

商代行政区划首先是王都及王畿。兹邑、大邑商、夭邑商、商邑皆指商代后期的都 城安阳殷墟;而中商和商(第一种用法)则是指商代的王畿地区,这一地区包括了今天河南省中北部、河北省南部、山西省南部以及山 东省西南一部分。

商统治者对直接控制地区进行了行政区域的划分:王畿 以大邑商为中心,其外是单,再外是郊野,卜辞中称为鄙和奠。在鄙 或奠的边境地区叫戈;而在鄙(奠)与戈中邑又是最基本的行政区划。

商代四土或四方是否属商的直辖行政区域,历来说法不一,由于方国和封国杂厕其中,被分封的诸侯国对商王朝时 从时叛,关系时常处于变动之中,这决定了四土或四方不能归入商的行政区划系统。

商代诸侯国的行政区划和商王畿基本一致,也是由鄙(奠)、戈和邑组成,这是商代行政区划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商代专制集权国家的一个重要表现。

单字解释: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