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商朝 >  商朝君王商汤的简介

商朝君王商汤的简介

来源:历史知识网阅读:316

商汤为商国君主17年,建立商朝后称王在位12年。商朝君王商汤的简介是怎样的呢?本文是学习啦小编整理商朝君王商汤的简介的资料,仅供参考。

商朝君王商汤的简介

商汤(前?年-约前1588年),即成汤,商朝开国君主,河南商丘人。姓子,名履,又名天乙,商部族首领主癸之子。殷墟甲骨文称成、唐、大乙。宗周甲骨与西周金文称成唐。据史书记载,商族从始祖契到汤,曾先后迁居八次,至汤将商邑扩建为亳,称之为亳邑(今河南偃师商城)。夏末自孔甲始,荒淫无度,力量渐衰,至时更甚。汤定居于亳,为灭夏之战创造了有利条件。汤初置二相,以伊尹仲虺共同辅助国事,又陆续灭掉邻近的葛国(今河南宁陵)以及夏的联盟韦(在今河南滑县,彭姓,即为后来大彭)﹑顾(在今河南范县)﹑昆吾(在今河南许昌)等部落﹑方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成为当时的强国,而后作《汤誓》伐夏。汤与大战于鸣条(今河南封丘东),大败。此后三千诸侯大会,汤时为诸侯,被推为天子。夏,在亳(今河南商丘)建立朝,成为中国继夏王朝之后,第二个奴隶制度王朝。

汤建国后,吸取夏朝灭亡的经验教训作了《汤诰》,要求其臣属有功于民,勤力乃事,否则就要大罚殛汝。对那些亡了国的夏民,则仍保留夏社,并封其后人。汤注意以宽治民,因此在他统治期间,阶级矛盾较为缓和,政权较为稳定,国力也日益强盛。《诗商颂殷武》称: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十三年后,汤卒。因其长子太丁早殇,由次子外丙继王位。

商汤(约公元前1670年—公元前1587年),即成汤,子姓,名履,又名天乙(殷墟甲骨文称成、唐、大乙,宗周甲骨与西周金文称成唐)[1-2] ,河南商丘人,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朝开国君主。

商汤原是夏朝方国商国的君主,在伊尹仲虺等人的辅助下陆续灭掉邻近的葛国[3] (今河南宁陵)以及夏朝的方国韦(今河南滑县,即后来大彭)、顾(今河南范县)、昆吾(今河南许昌)等,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成为当时的强国,而后作《汤誓》,与大战于鸣条(今河南封丘东),最终灭夏。经过三千诸侯大会,汤被推举为天子,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西南)[3-4] ,定国号为商,成为商朝的开国君主。[5]

商汤吸取夏朝灭亡的经验教训作《汤诰》,要求其臣属有功于民,勤力乃事,否则就要大罚殛汝。对那些亡国的夏民,则仍保留夏社,并封其后人。汤注意以宽治民,因此在他统治期间,阶级矛盾较为缓和,政权较为稳定,国力也日益强盛。《诗商颂殷武》称: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

商汤为商国君主17年,建立商朝后称王在位12年。[6] 百岁而崩,[7] 庙号太祖,因其长子太丁早逝,由次子外丙继位。葬处据传有六处,说法最多的是在今河南商丘北面。[5]

家族背景

商族兴起于黄河故道下游的商丘。[9] 商部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公社时期。这个部落的始祖叫契。传说契的母亲简狄洗澡,忽然发现燕子下了个蛋,吃了以后便怀孕生契。所以古代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说。[10]

夏朝自孔甲继位为夏王以后,好方鬼神,事淫乱(《史记夏本纪》),不理朝政,迷信鬼神,专事打猎玩乐,使得人民怨恨,诸侯反叛。由于国力衰弱,也无法控制各诸侯国势力的发展。[8]

在夏朝的诸侯方国中,商国自上甲灭有易以后,势力逐渐发展壮大。农业和蓄牧业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促使商族由氏族制过渡到奴隶制。为了向外发展势力,掠夺更多的奴隶和财物,到了主癸时,商国已是一个具有国王权力的大诸侯国了。

统领商国

主癸死后,由他的儿子汤继位为商侯,仍建都商丘。[8] 商国从始祖契开始,到汤的时候已经将都城迁了八次。[11] 商汤继主癸作诸侯时,夏朝的统治者是,他骄侈淫逸、宠用嬖臣、暴虐无道,对民众及所属方国部落进行残酷的压榨奴役,引起普遍的憎恨与反对。夏朝的统治风雨飘摇,国势渐衰。商汤为了准备灭夏,在夏十五年,将商国的国都由商丘(今河南商丘睢阳区西南)迁至亳(今河南商丘虞城县谷熟镇西南)。[12-13]

汤在亳这里营建新国都、积蓄粮草、招集人马、训练军队,为灭夏之战创造有利条件。本来商国曾被夏王朝授与得专征伐的大权(《史记殷本纪》、《集解》),他要征伐谁可以不经夏王的批准而有权出兵。但是汤准备征伐的并不是一般的侯,而是统治全国的夏王朝。商汤时,商国地域不过七十里,他为了削弱夏王朝的势力,排除灭夏的障碍,争取更多的诸侯反夏,首先就从商国的邻国葛国开始,葛国是夏的耳目,紧邻商国的西部,是阻挡商汤西进攻夏的第一个障碍,商汤第一个就消灭了葛国。[8]

卧底斟鄩

商汤与有莘氏通婚后,运用贤臣伊尹仲虺为左右相,以亳(今河南商丘市谷熟镇西南)为前进据点,积极治国,准备灭夏。[15]

商汤首先在政治上采取了争取民众和与国的政策,开展了揭露夏暴政罪行的政治攻势,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在军事战略上,他在贤臣伊尹仲虺的有力辅佐下,巧妙谋划。

伊尹向汤出谋,由他亲自去夏王都斟鄩(今河南洛阳偃师)[16] 住一段时间,观察夏朝的情况。汤准备了方物(土特产)、贡品,派伊尹为使臣去夏王都朝贡。[17] 伊尹带着随从、驾着马车、驮着方物、贡品来到夏王都。伊尹在夏都斟鄩,取得夏王妃妹嬉的宠信。三年后的一天,妹嬉对伊尹说,做了一个梦,梦见天上两日并出,相互搏击,一日胜,一日不胜。伊尹认为,这是灭夏的时机到了,迅速回到商国的都城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西南),告诉了商汤。[18]

伊尹向汤献计说:夏自禹建国以来,已经历四百多年,夏王是天下尊崇的共主。虽暴虐无道,民有怨恨,但在诸侯中仍有威信,故不能很快伐,只有等待时机再行动。于是伊尹仲虺商议后,向汤献了一策,就是不能急于出兵伐,还要蓄积更大的力量,继续削弱拥护夏王朝的势力,等待时机。汤接受了伊尹的主张,做了积极的准备。

发兵被俘

时逢百年不遇的大旱,商王国赤地百里,但商汤决定发兵。夏举行盟会,有缗国未到,并且公开叛乱。夏决定先灭有缗,再灭商。与有缗的战争使夏尽失精锐之师。

自夏灭有缗氏以后,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更加激化。在夏王朝的诸侯、方国中,虽然叛离者不少,但拥护夏王朝的也还不少,忠实于夏的也不是没有。在东部地区就有三个属国是忠于夏的:一个是彭姓的韦(今河南滑县东),一个是己姓的顾(今山东鄄城东北),一个也是己姓的昆吾(今河南境内)。这三个夏属国的势力都不小,他们所处的地区又与商较近。汤灭葛以后,又征服了一些不归顺商的诸侯、方国,所谓十一征而天下无敌。但这三个方国执意以商为敌,他们监视着商汤的活动,还经常向夏报告。

汤和伊尹仲虺决心除掉这三个夏的羽翼。夏二十二年,就在准备进征韦时,夏得知汤还在继续征伐诸侯,扩大商的势力,于是派使臣至商国召汤入朝,汤没有拒绝就带领随从来到夏王都。夏得知汤已来到,就下令将汤囚禁在夏台。[19-20]

释汤

二十三年,伊尹仲虺得知夏将汤囚禁起来以后,就搜集了许多珍宝、玩器和美女献给夏,请求释放汤。夏是一个贪财好色之徒,看见商送来的许多珍宝、玩器和美女,非常高兴,也就下令将汤释放回商。夏囚汤之事在诸侯、方国中引起了更大地恐慌,纷纷投奔商,愿助汤灭夏,同一天就有五百个诸侯到汤那里去任职。汤回商以后,被囚禁的痛苦经历使商汤更坚定了灭夏的决心。[21-22]

挥师西进

主词条:商汤灭韦顾之战

商汤见叛夏归商的人愈来愈多,就和重臣伊尹仲虺商议征伐韦国和顾国的事。经过一番谋划和准备之后,商汤伊尹就率领了助商各方国的联合军队,先对夏的方国韦国展开进攻。商汤率大军压境,韦国连求援都来不及,很快就被商军灭亡。韦国被灭,顾国势单,汤接着又挥师东进,乘胜也将顾国灭了。[23] 韦、顾二国的土地、财产、人民尽归商所有。[24]

商灭昆吾

主词条:商汤灭昆吾之战

下令罢兵不征伐商,可是一年之后,昆吾的夏伯自恃其能,率军向商进攻。伊尹见昆吾死心塌地效忠于夏,一心与商为敌,就请汤率军迎战昆吾。一战而大败昆吾军,再战而杀夏伯灭昆吾,并昆吾土地、入民入商。汤还采纳伊尹的建议,停止朝贡夏朝以试夏的实力。消息传到夏都,召九夷之师攻商,商汤还能调动九夷族的兵力,知道夏的势力还很强大。商汤知道时机不到,就马上向请罪,卑辞厚礼表示臣服,恢复进贡,去掉了心中的芥蒂,赢得了等待时机的时间。一年后,因反复无常,昆吾又是助为虐,与商为敌,九夷的首领们也看出夏不会长久,就不听调遣。九夷族忍受不了的残暴统治,纷纷叛离,使的力量大为减弱。

兴兵伐夏

主词条:鸣条之战

的贤臣关龙逢多次进谏,甚为愤怒,将关龙逢处死。太史令终古把占卜的凶兆,哭泣着送给不屑一顾。终古逃到商国,商汤大喜,将此事遍告诸侯,商汤就选择了这个有利时机,开始做灭夏的准备。

公元前1666年,商汤在景亳(今河南商丘市梁园区)誓师,宣告夏的罪行,商汤正式兴兵伐夏。[25] 汤和仲虺伊尹率领由七十辆战车和五千步卒组成的军队西进伐夏。夏调集了夏王朝的军队,开出王都。夏商两军在鸣条之野相遇,展开了大会战。

会战开始之前,汤为了鼓动士气,召集了参加会战的商军和前来助商伐夏的诸侯、方国的军队,宣读了一篇伐夏的誓词,称为汤誓。商军经汤动员以后,士气大振,都表示愿意与夏军决一死战。两军交战的那一天,正赶上大雷雨的天气,商军不避雷雨,勇敢奋战,夏军败退不止。夏见兵败不可收拾,就带领五百残兵向东逃到了三㚇(今山东定陶北)。三㚇是夏王朝的一个方国,三㚇伯见夏兵败逃来,立即陈兵布阵以保夏,并扬言要与汤决一死战。汤和伊尹见夏投奔三*,即摩师东进。商军和三*军在(成耳)(今山东汶上北)交战,结果商军打败三*军,杀了三㚇伯,汤将夏流放在南巢的亭山,商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夏就忧愤病死在亭山。[26]

汤和伊尹为了彻底消灭夏王朝的残余势力,又率军西进。因为韦、顾、昆吾和三*这样一些较有势力而又忠于夏的方国都被商汤所灭,商军在西进的路上就未遇到大的抵抗,很快就占领了夏都斟(寻耳)。夏朝的亲贵大臣们都表示愿意臣照于汤。汤和伊尹安抚了夏朝的臣民后,就在斟(寻耳)举行了祭天的仪式,向夏朝的臣民们表示他们是按上天的意志来诛伐有罪的,夏后氏的历数(帝王相继的世数)已终。这就正式地宣告了夏王朝的灭亡。汤先征伐韦、顾两国,然后灭昆吾和夏。[27]

汤和伊尹在夏王都告祭天地以后就率军回到了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西南)。这时期商的声威已达于四方,各地的诸侯、方伯以及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的酋长们部纷纷携带方物、贡品到毫来朗贺,表示臣服于汤。数月之间,就有三千诸侯大会于亳(《逸周书殷祝》)。

建立商朝

主词条:商汤灭夏

汤经过二十年的征伐战争,灭了夏王朝,统一了自夏朝末年以来纷乱的中原,控制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其势力所及,远远超过了夏王朝。汤灭夏后奠定了商王朝疆域的基础。由于商汤以武力灭夏,打破国王永定的说法,从此中国历代王朝皆如此更迭,因而史称商汤革命。[28]

汤对前来朝贺的诸侯皆以礼相待,汤自己也只居于诸侯之位,表示谦逊。于是诸侯毕服,汤乃践天子位(《史记殷本纪》)。也就是在三千诸侯的拥护下,汤做了天子,告祭于天,宣告了商王朝的建立。[29]

汤建立商朝后,对内减轻征敛,鼓励生产,安抚民心,从而扩展了统治区域,就连远居黄河上游,氐人、羌人部落都来纳贡归服。[29]

百岁而崩

汤二十五年,商汤伊尹作《大濩乐》。初巡狩,定献令。[30] 汤二十七年,商汤迁九鼎于商邑(今河南商丘)。[31] 汤二十九年,商汤百岁而崩。[7]

总体评价

商汤领导商部族和其他反抗夏王朝残暴统治的同盟部族,运用战争的武力手段,一举推翻垂死腐朽的夏王朝,建立起新的统治秩序。他的所作所为,客观上推动了历史的发展,符合人民的愿望,因此得到后人的肯定和赞扬。[49]

商汤革命是政治上的一项进步之举,鸣条之战则是中国军事历史上一篇辉煌的杰作。它是中国古代通过伐谋、伐交、伐兵、用间的全面运用,最终达到战争速胜的最早的成功战例,对于后世战争的发展,事理论的构筑,都产生过相当深远的影响。[49]

其他评价

《周易革彖辞》中评价: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49]

《逸周书》中评价:其在商汤,用师于夏,除民之灾,顺天革命,改正朔,变服殊号,一文一质,示不相沿,以建丑之曰为正,易民之视。[50]

周公旦评价:克即宅、克即俊,明德恤祀。

宋襄公《商颂》评价:①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肇有彼四海,四海来假。[51] ②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

三国时期文学家曹植评价:殷汤伐夏,诸侯振仰,放鸣条,南面以王,桑林之祷,炎灾克偿,伊尹佐治,可谓贤相。[52]

唐太宗李世民评价:商汤不以鼎俎为羞,姬文不以屠钓为耻,终能献规景毫,光殷朝。[53]

唐朝著名大臣房玄龄评价:商汤,哲后也,托负鼎而成业。[54]

宋元之际历史学家马端临评价:商汤受命,其能存者三千馀国。亦为九州,分统天下,载祀六百。[55]

 

清朝重臣张廷玉评价:夏王厌芳醴,商汤远色声。圣人示深戒,千春垂令名。[56]

看了商朝君王商汤的简介的人还看了:

单字解释: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