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国 >  诸葛亮最怕的人是关羽吗

诸葛亮最怕的人是关羽吗

来源:历史知识网阅读:992

对于诸葛亮这样的聪明人来说,应该没有什么害怕的人吧?但是相传诸葛亮是害怕关羽的,是真的吗?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揭开谜底。

诸葛亮关羽的原因

为什么说聪明的诸葛亮会怕关羽呢?难道关羽有比他更聪明?

套用一句现在网络上非常流行的话,就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只怕猪一样的队友。这里并不是说关羽是猪一样的队友,只是说在任何的环境之下,一个集团内部的中坚力量是会比敌方集团中的中坚力量更为可怕的,我想这个道理大多数人应该都是懂的,具体是什么样的意思就不做详细的说明了,因为理解起来并不复杂,那么也就要好好的说说,那诸葛亮到底是怕关羽什么呢?

诸葛亮关羽的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个肯定是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证据却不是完全的充足的,尽管我们都知道关羽在华容道放走了曹操,但是这并不能代表关羽背起了自己的国家。那如果说诸葛亮是怕关羽武功不够高强,其实这个好像也不对,因为关羽是一个真正的勇士也是我们常说的战场上的大英雄,他能轻松地取得对方的首级,所以说武艺不精恐怕也不对,那是怕他的草率,我想也不至于吧,因为这充其量是应该被当作关羽的一个缺点来说的。

现在揭露我认为的诸葛亮关羽什么吧,诸葛亮关羽不能正确的处理与东吴的关系,在当时的环境下,荆州是与东吴紧挨着的,而且这还是一块充满了很大的争议的地方,作为当时守护这荆州的一个守臣来说,要想在保住荆州的情况下还可以很好的去维护当时孙刘二人的友好同盟关系是实属不易的,虽然说这样的方针政策在诸葛亮看来可以实施,但是对于关羽来说就非常的难了。

关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注重道义之人,但是从关羽身上我们不难发现他比较注重的是小义而不是那种深明大义之人,他把桃园三结义看得比整个天下都重要,这也就是关羽诸葛亮感到不安的地方,关羽是很重感情的这一点在华容道关羽放过曹操的时候就表现了出来,因此诸葛亮也发觉关羽是一个不如张飞一样有大道义的人,但是没办法荆州又必须让关羽来收,所以说一直以来最让诸葛亮感到害怕的人恐怕就是关羽了。

这也正是在教会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万事万物都是相互制约的,就连我们一直以来奉为神仙般的诸葛亮都是有他所害怕的人和事物的,这恰恰就是所谓的软肋,也是我们大家都应该去懂得了了解的,一个人的优秀与否其实就好似我们大家都熟悉的木桶效应一般。

一、没能直言劝诫刘备,导致刘备一意孤行

当时刘备决定让关羽留守荆州,这本来就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可是诸葛亮明明知道关羽心高气傲,不可当此大任,却也没坚决让赵云代替关羽镇守荆州,从而导致了后来关羽的大意失荆州,诸葛亮对这件事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刘备欲为关羽报仇征讨东吴,虽然出言相劝,也没能拦住刘备,而且本可以跟刘备一同前往,但却只负责后方建设,导致刘备一败涂地。

二、没能及时挖掘培养新人才

五虎在世时,确实是威震四海,可是随着老将一个个撒手离去,诸葛亮并没有及时挖掘培养新人才,从而导致蜀国军中青黄不接,没有特别出类拔萃的人才,甚至无将也用。所以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尴尬局面,对于一个国家政权来说,后继无人将是最为致命的,可以说这是诸葛亮一生中犯下的最致命的错误。

三、手握大权,架空刘禅

刘禅年幼时,诸葛亮作为托孤重臣,手握大权本是应该。可是刘禅长大成人后诸葛亮并没有及时将大权交还给刘禅

这样令刘禅心中不安,唯唯诺诺,再加上一些唯利是图的宦官从中添油加醋、挑拨离间,导致刘禅诸葛亮的不信任,造成北伐无功而返的悲剧,无不令人叹息。

四、连年征战,殃及百姓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一心想完成先帝恢复汉室的心愿,可谓是呕心沥血,举全国之力,六出祁山,使得国库空虚,百姓水深火热。无奈由于曹魏实力强大,北伐大业未能顺利完成,反而令蜀国背上了一个大包袱,需要好多年才能修养缓过来。

五、用人失准,痛失街亭

在守卫街亭的问题上,可以说诸葛亮最大的错误就是用人不当,将街亭重任交给刘备临终时一再告诫说不可委以重任的马谡,连刘备都能看出来马谡是纸上谈兵、不懂打仗的书生。

可是素有知人善用之明的诸葛孔明怎么就看不出来,失去街亭之后,蜀国处于被动形势,对蜀国全局是致命的打击。

诸葛亮虽然隐居隆中,但他与荆州上层人物的关系非常亲密。他的岳父黄承彦刘表的连襟,蔡瑁的妹夫。刘表的原配妇人逝世以后,迎娶了荆州豪族蔡讽的小女儿。而蔡讽的大女儿,正是黄承彦的老婆。此外,诸葛亮的二姐嫁给了荆州名士庞德公的儿子。庞德公对当时的显学——评论人才,也是很有研究。人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正是庞德公做出的人才鉴定。

诸葛亮有了与刘表和荆州名士的这一层关系,再加上大哥诸葛瑾已经在孙权那里做官而且很受信任,他要想在荆州或者东吴出仕当干部,那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但他选择了继续蛰伏隆中,过着耕读生活,静观天下之变。这说明刘表孙权,都不是他想要的老板。剩下可供选择的老板,就只有曹操刘备了。诸葛亮最终选择了寄人篱下几乎一无所有的刘备,放弃了已经基本统一北方威震天下的曹操。一千八百多年来,无数的人对这件事有无数的理解,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1、诸葛亮的为人

诸葛亮之所以深受历代知识分子的推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是一个理想的儒家士子,是榜样,是标尺。这个榜样和标尺,主要是指高风亮节,功业卓着。在诸葛亮这样的楷模身上,古人提出的人生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都有值得称道之处。以位列第一的立德来说,儒家的忠孝仁义,就是他们毕生践行的标准。作为一个有眼光、有头脑的知识分子,诸葛亮当然看得出曹操把持的中央政府已经不是大汉的政府,要想践行忠义,自然不能投靠曹操为虎作伥。

2、诸葛亮的理念

诸葛亮一生推行的治国理念是内儒外法,实行儒家的仁政,而曹操实行的却是霸道,强权政治。这一点,诸葛亮非常清楚,要知道诸葛亮随叔父离开家乡漂泊异乡,与曹操屠徐州有很大的关系。道不同不相为谋,两个分歧太大的人走到一齐注定不会长久。除非一方只领薪水不干实事,但这明显不是诸葛亮想要的结果,他不仅要做事,而且要做大事。一个人做什么决定,最根本的因素是内因,在于其为人,在于其理念。可以说,以上两点是诸葛亮不选择曹操的最根本的因素。

3、刘备的魅力

在我国古代社会,道德高于一切,君主的道德品质尤其重要。有一个贤德的君主作为领袖,则上行下效,就能使官风廉正,官风正则民风厚,最终实现和谐社会。而在道德方面,刘备占有压倒性的优势。有着皇族身份的刘备,参与了诛杀曹操的密谋,这是对大汉朝廷难得的忠诚。这在感情上就与深受忠孝思想影响的诸葛亮等人拉近了一层。此外,刘备在平原、徐州任上实行仁政,仁义之名远播,这对于崇尚内儒外法的治国理念、同样推崇仁政的诸葛亮来说,吸引力是巨大的。再者,刘备礼贤下士,被称为天下英雄,在当时名头不小,这一点诸葛亮也必然会有所考虑。

4、刘备的空间

虽然刘备声望很高,但此时除了手下有一批雷打不散的人以外,没有多少实力,可以说刘备还处在困境当中。诸葛亮如果能辅佐刘备脱离困境,站稳脚跟,发展壮大,乃至克竟全功一统天下,这个过程中间大有可为。同时,刘备手下有一流武将,却没有一流的治世能臣,可以说留给诸葛亮大展身手的空间是非常广阔的。

选择追随刘备,既符合诸葛亮的政治理念推行儒家仁政,又有一展胸中抱负、不负平生所学的空间。因此,诸葛亮自然更加倾向于刘备。有一种说法认为,诸葛亮选择刘备主要是看上了发展空间。依据是赤壁战前诸葛亮出使东吴,张昭挽留他跳槽到孙权手下打工,他推辞了,给出的理由是:孙权是个很不错的老板,不过不能充分发挥我的才能,所以我还是不跳槽了。(孙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这个依据其实根本经不起推敲,约几个朋友在酒局饭桌上随便侃侃就行了,拿出来忽悠人,就有点不负责任了。

试想,诸葛亮怎么可能当着孙权员工的面说人家老板不好?何况此时诸葛亮代表刘备一方有求于孙权,说孙权的不好不是没事找抽么?诸葛亮注定只能说孙权是个好老板,然后再找一个委婉的理由拒绝。大家都是聪明人,理由编得太离谱了没有人会相信,因而诸葛亮以发展空间为理由来拒绝。这的确是一个原因,但绝对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打个比方说,现在的年轻人谈恋爱,尤其是学生时代的早恋,拒绝对方最常用的理由是:我现在不想谈恋爱。其实大多数情况不是真的不想谈恋爱,而是不想和你谈,但直接说我看不上你实在太伤人了,因此换一种委婉的说法而已。可不能会错了意,否则就要闹出笑话了。

再者,说诸葛亮曹操手下发展空间不如刘备,不过是以后来人的眼光看问题。以诸葛亮当时的视角来看,他是一个以管仲乐毅自比自视甚高的人,怎么可能认为自己不如曹操手下的荀彧贾诩郭嘉之流?更关键的是,谋士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奇谋高论,是经史书记录之后,才被后人知晓的,这些机密当时绝对不会披露出来,诸葛亮怎么知道荀彧贾诩郭嘉到底有多猛?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谁比谁强多少啊?不去曹操手下试一试,怎么知道到底有多大发展空间?

单字解释: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