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三奇人”馀事
《记造假三奇人》是陈巨来《安持人物琐忆》(孙君辉编,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年1月初版,又上海书画出版社2019年3月修订精装版)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三人为汤临泽、周龙昌、郑竹友。汤临泽翻砂仿制吴湖帆所藏明代紫砂壶竟一般无二,晚年得意洋洋揭秘自己在青铜器上假添铭文欺人的手法;周龙昌裱画时图像竟可东搬西迁神出鬼没,曾从绢本五百罗汉手卷中偷拆出十八罗汉另成一卷而无剪补之形;郑竹友有凡依据真本皆可临摹得一丝不走样的功夫,后来被聘去北京故宫博物院专司古画修补(《琐忆》初版,189-193页;以下使用此书均据初版)。巨翁记三人造假手段,皆绘声绘色,令人瞠目而浮想联翩。
007-53007
汤临泽(1888-1967)
一名汤安,嘉兴人,1953年6月入馆。曾任上海《商务日报》副主笔、有正书局编辑等。擅长声韵文字学。出版有《六朝墓志菁华》等。(18页)
339-57030
郑竹友(1898-1976)
一名郑筠,江苏江都人,1957年6月入馆。擅长全补古画,以为业。(73页)
还收有相片。看到奇人们的真容,稍稍满足了我的好奇心。
该集团是指以汤临泽为首,许徵白(山水)、金仲鱼、刘伯年(花鸟)、陈[郑]竹友(写字)、汤临泽、胡经(刻印)、周桂生(装裱)。总设计、构图、做旧、选材,都由汤临泽负责。(收入《清末民初文坛轶事》,见《郑逸梅选集》第二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103页)
该集团的后台老板实为谭敬。郑逸梅较早揭出此节内幕,今已成熟典。
可惜逸翁把郑竹友的姓氏给写错了。巨翁则把郑竹友从扬州人错记成广东人,还云“仅知其为一能画之掮客”。后来郑被故宫聘去修补古画,巨翁也只是淡淡地评论说“此人与汤、周相较,技似稍次而收获胜于前二人也”,实则郑竹友拟补笔画的修复技术一时驰名。米芾《苕溪诗卷》1963年为故宫收得时已破损,重装时由郑竹友根据未损时前的照片将缺字补全,据巨翁笔下的“十大狂人”之一徐邦达言,效果“几乎可以乱真”(见徐文《苏轼和米芾的行书》,原载《书法丛刊》第一辑,文物出版社1981年2月版,86页),足见推重。
“造假三奇人”中剩下的那位周龙昌生平未彰。大风堂高弟巢章甫所撰的《张大千五十生辰》中曾提及一位装池者周龙苍,当是同一人:
先生于古书画,宝之如球图,爱之如骨肉,故于装池,尤为考究。致名匠周龙苍、刘少侯两氏于家,训练指导。残缺者,务为补足,黯黑者,设法冲洗。然后相度尺幅,选择良材,必使神明复现,顿还旧观。比之起沉疴疗宿疾。故佳书画之归吾师,当自庆幸得所,而如服续命之汤也。(原载《子曰》丛刊第二辑,1948年6月10日出版,38页)
自然不会提帮张大千造假的事。
另外我还注意到包立民《张大千艺术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年3月新版)一书的记述,说是由张大千伪造而为吴湖帆失察买去的所谓南宋梁楷的《睡猿图》,即是由周龙昌装裱作旧的,此系大风堂门人刘力上亲口披露(150页)。陈巨来亦在《记大风堂事》一篇中提及《睡猿图》,他问大千:“何以用日本乌子纸,而湖帆亦专用乌子纸作画之人,会看不出的?”大千云:“画好后,放于露天之下,任日晒雨淋,纸质变成黑暗破损了,然后再加工修整补治之,题了一首廖莹中字,没有古本可对的呀。”(《琐忆》初版,32页)伪画虽是张大千所作,但能帮忙将纸质弄到黑暗破损而又整治到瞒过鉴藏大家吴湖帆的地步,也证明了周龙昌的造假功力。
陈巨来记“造假三奇人”后,意犹未尽,又补述扬州派裱工马老五、胡某二位(《琐忆》初版,193-195页)。
据巨翁云,马老五丙寅(1926)、丁卯(1927)年间开聚星斋装池店于铜仁路慈厚南里路沿,此地恰为高野侯家弄堂口,高所藏五百本画梅及数百楹联均马一人所裱。后来高野侯将马老五介绍给吴湖帆。约在戊辰(1928)年,吴湖帆以廉价购得明人詹景凤草书横卷一大幅,找到马老五,问他能否割制成几张四尺条幅。马说可以,但价需一百五十元,吴湖帆允之。过了几个月,竟然真的把一张横卷改成了数张条幅,取每条对着日光细看,亦无法发现痕迹。吴湖帆细读,却发现纰漏,笑道:“马老板,你出了烂污哉。”遂指着某行末字“宀”与下一行首字“元”说明:“这是一个‘完’字呀,被你腰斩了。”马云:“这‘宀’与上一字一笔连下来的,与‘元’字离开三分之多,吾不识草书,故有此错误,一准重做可也。”说毕即取去了。后来巨翁询问这“完”字是否完成,吴湖帆说“宀”已转入第二行,连着的一笔也没有被剪断的破绽。马老五的技法高超如此。
陈巨来转述装池名家刘定之的意见,说明苏扬两派装潢的不同:“苏州派擅精装,纸、绢画虽数百年不损也,但漂洗灰暗纸绢,及修补割裂等技均远逊于扬帮。扬帮能一经潢治,洁白如新,但不及百年,画面或如粉屑,或均烂损不堪矣。”又说刘定之属苏州派,吴湖帆自藏的书画均由其装裱,但如购得元、明、清名家破损灰黑之画,将拿去转手,则必交属于扬州派的马老五装裱。我翻检吴湖帆《丑簃日记》(存1931-1939年,收入梁颖编校、吴元京审订《吴湖帆文稿》,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9月版),提及刘定之的次数确实极密,另有汲古阁曹友卿等人也曾帮忙装池,但聚星斋只被提及一次,为1931年6月21日:“聚星斋携冬心大屏(漆书《鹤赋》)来,裱工一百六十元,可谓贵矣。”(11页)
关于马老五的结局,巨翁说:“后高丈被匪所绑,即回杭州后,马亦关店了,大约回乡矣。”高野侯被绑架是1930年事,初读至此,参以《丑簃日记》所记颇少,还以为马老五早就洗手不干。近检读沦陷时期的上海报刊,忽又发现其后来情况。1942年3月9日上海《申报》第3版刊出报道《本埠书画市场年来畸形发展常年展览出售行销甚盛苏扬两帮装池各有专长》,分“专裱古画洗刷如新”“巧夺天工神乎其技”“装池业务畸形发展”“人人风雅洛阳纸贵”“名家作品竟有假造”“金石名家寥寥可数”“印石缺货价值飞涨”七节介绍情况,其第二节有云:
扬帮中聚星斋装池店,有一裱工马某者,技术极佳。最近将名画家吴某所画山水长手卷剪成数百块,拼凑裱成山水堂幅四条,曾经人再三察看,绝对看不出系剪裱者,诚巧夺天工,神乎其技矣。惜此人已于日前去世。(原以“、”号断句)
清秘阁胡永清
陈巨来所记的另一位扬州派裱工是清秘阁胡某,但未记其人具体的事迹,只是着墨于他的两个儿子。清秘阁装池是抗战时期开设于威海卫路上的,巨翁的父亲陈鸿周常在此以书画嘱裱,因而与店主胡某成为朋友,装裱费用至为优惠。胡某有两个儿子,长子传其技,在老人死后继为店主;次子名叫胡若思,本为张善孖、张大千之弟子,“画甚佳,但品行至不堪,张门逆徒也”。这么说,是因为据说此人抗战时曾伪造数十件画作,在上海大开所谓张大千遗作展览会,皇皇登广告,不巧被张大千见到,遂亦在报上刊登启事排击之,将此逆徒永远拒之门外(《琐忆》初版,第194页;巨翁另在《记大风堂事》中不指名地提及此事,见45页)。
巨翁晚年虽已记不清胡若思兄长的名字,但当年却至为熟悉,记下了从他那里听来的不少装裱秘诀。其一是其人店门上有个牌子,写有收购宋、元、明、清死者喜神的字样,连破得只剩下半身的也收。喜神是各家的祖宗神像,没人要,几毛钱也可买进,因而一下子收集了一两千张。待收到破损的旧画需要修补时,即可取出喜神,从各代纸张中选出同型旧纸。其二是遇到灰黑古画时,必须向澡堂买来洗剩的肥皂水,将画浸入若干日取出,再漂洗一过,则灰暗全去除了,据说这也巧妙地利用了人身油污。其三是修补古画时,需将同型旧纸纹路对准,以利刃不规则地划几道,这样一来,破者去,整者丝毫不爽地填补进去了,因为不规则,观者目光易为之错乱,难以发现。
胡若思虽被逐出大风堂弟子之列,但张大千在批评此人“品德不端”之馀,也承认他“有点本领”(见谢家孝著《张大千的世界》,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2年1月版,108-109页)。他的生平资料今不难寻,容易检知其父名叫胡永清。我在各数据库中检索胡永清之名,所得不多,却在上海《申报》1931年7月1日第20版、7月2日第16版发现一则连登两天的启事:
驱逐劣子
鄙人开设清秘阁装池于劳合路有年,所入甚微,聊资糊口。惟长子广仁,字伯山,向不务正业,终日专肆嫖赌,屡诫不悛,今已驱逐外出。诚恐亲友未及周知,嗣后伊个人在外一切行动及钱财往来等情与我无涉,特登报声明。清秘阁胡永清启
(原无标点)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很多人按照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标准,说他是法家学派弟子,也有人说他是兵家、墨家传人。那么诸葛亮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究竟属于哪一学派呢?诸子百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产物。此后,这些学派大多分流、演变。除了儒释道家思想活跃,其余的思想流派大多消隐。所以,三国时期人物诸葛亮的身上,并没有明确的思想流派...
在刺杀董卓失败后,曹操就开始起事了,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统一了北方,甚至还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当时所拥有的实力甚至是超越了孙刘双方的联盟。那么,曹操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呢?大多数人觉得跟曹操的奸诈有一定的关系,当然了,这兴许是一方面原因,当时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曹操的识人之明了。大家都知道,曹操...
第十名:步练师她是孙权的妃子,来自江苏,在孙权继位之后被封为了夫人,可以说是达到了皇后的地位,在步练师去世之后,被追封为了皇后,埋葬在蒋陵。第九名:祝融夫人她是三国里面唯一真正上过战场的女性,和孟获是一伙的,和孟获一起对抗蜀国的军队,在七擒七纵孟获之后,祝融夫人也归顺了蜀汉,据说他武艺高强,百发百中...
赵云,乃是继关羽、张飞之后,加入刘备集团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赵云算得上是蜀汉集团的元老级别人物。但是,刘备在称帝之后,给赵云的官职,仍然是一个“杂号将军”,赵云的权利,从本质上来说,没有丝毫的改变。很多人搞不明白,赵云前前后后,跟随刘备出生入死,差不多30个年头,为什么刘备就没有让赵云独当一面。给...
东汉末年,英雄辈出,谋臣如雨,武将如云。说起三国英雄们的武力值,这第一者当属吕布.随后才能够轮得上关羽、张飞等人.当时三个国家的实力都不容小觑,而大将最多者应...今天我们来看看三国时期的大狂人都是谁?Top8:虞翻虞翻是东吴的一员将领,虽然在三国时期他名声并不显赫,但他也是一位文武全才,尤其是他在...
果然司马懿跨渭河修桥,在两岸扎营,诸葛亮面对本想使用声东击西之策烧掉浮桥,却不想还是在司马懿刺探到了军情,溃败而返。第二回合司马懿想要反守为攻,将蜀军彻底围困,结果诸葛亮来了个埋伏战,扳回一局。等到第三回合,“木牛流马”这样在传说中流传了近2000年之久的“黑科技”除此登场了。本来是司马懿见蜀汉境内...
关家被害经过这一切,还得从蜀汉灭亡的前几个月说起。话说蜀汉末年,曹魏权臣司马昭派遣将领钟会、邓艾率领大军南征蜀汉。在古代,巴蜀地区是历代封建王朝都深感头疼的地方。因为交通因素以及统治技术的局限,一旦王朝出现衰败迹象,巴蜀地区往往会成为最先脱离朝廷统治的地区。并且,巴蜀地势的特殊,也让朝廷的讨伐变得收...
老刘没有发迹前只是家乡沛县的一个亭长,大致也就相当于乡科局干部吧?这个时候的老刘,那可真是本色毕露:不仅生性放纵好酒贪花经常戏弄手下的员工,而且还曾经多次出现过工作上的失误!多亏刘邦有几个好朋友帮衬——别人就不说了,县级干部萧何就多次替刘邦打过圆场,每次刘邦出现工作失误时,都是人家萧何替他周旋,这才...
熟悉三国的朋友,应该知道指的就是献帝刘协。事实上他之所以能够落得善终,与他一生充满了大智慧,是很有关系的。按理说他不是嫡子,皇位原本不是他的,再加上母亲也早早地被何皇后给毒死了。得知真相后的灵帝,尽管十分愤怒,但考虑到大将军何进,他也只好就此作罢。尽管何皇后如愿以偿地让自己的儿子刘辩继承了大统,但她...
比如此人的心肠异常的狠,不止一次地抛妻弃子,据正史的记载最少就有四次。其实这也算是一种无奈吧,无可厚非,因为在逃亡的过程中,带着家眷实属不便。这点倒是和他的老祖宗刘邦很像。当年刘邦兵败逃亡时,也是嫌马车太慢,好几次都把自己的两个孩子扔下去,都是夏侯婴又下去将其捡回来的,也正是因为这点,气得刘邦想杀了...
一日曹操不经意间看到儿子曹植的文章,连连点头,不时嘴角微微一笑。看完后不敢相信这是自己10岁儿子写的,问曹植:“你请人代写的吗?”,曹植胸有成竹的答到“话,说出口就是论;字,下笔就成文章,不信当面考考我就知道了,何必请人代写”。小时候的曹植性格坦诚,放荡不羁,不讲究仪表,车马服饰不张扬,没有官二代气...
这三次战役是公认的"三大战役"。不过以影响力来看,小编认为还有三场战役,其重要性并不亚于三国"三大战役",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三次战役。小编认为"潼关之战"是一场很容易被忽略的重要战役,然而它对汉末三国时期的历史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我们知道"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集团暂时失去了对南方扩张的条件,开...
这个无能主公不是别人,正是吕布。吕布,作为汉末一代诸侯,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但是其政治思维偏弱,不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导致一直被人利用,先是董卓,后是王允,最后又依附袁绍和张扬,偷袭曹操的兖州,窃取刘备的徐州,最终在徐州下邳之战中被曹操围困。这个时候,吕布麾下一位武将出场了,也正是今日小编要讲...
这位令人惋惜的女子就是汉昭帝的上官皇后,她也是霍光的外孙女,或许人们能够在电视剧中看见这个女子的身影。当时汉昭帝即位后,年龄仅仅只有8岁,由自己的姐姐鄂邑长公主抚养着长大。等到汉昭帝21岁的时候,鄂邑长公主开始为他挑选妻子,此时的上官氏也只有6岁。等到上官氏入宫之后,就被封为了婕妤,在此之后不久上官...
曹营救主斩杀曹军忠贞猛将总结赵子龙可能不是三国里最耀眼的,但他是最朴实的。朴实者,可以活得更久,这样的人无论在哪里都是令人敬佩信任的,因为他是贴近我们的,可以是我们行事的标杆。参考文献:《三国演义》《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