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卡纳莱托笔下的威尼斯:大运河为舞台,建筑为幕布

卡纳莱托笔下的威尼斯:大运河为舞台,建筑为幕布

来源:历史知识网

威尼斯以大运河代替了街道,这种模式正是这座城市的魅力与核心,吸引着几代游客与艺术家。

近期,特展“重访卡纳莱托的威尼斯”在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举办,展出了来自英国沃本修道院及格林威治皇家博物馆馆藏的绘画、版画、照片等,以此呈现意大利画家卡纳莱托对18世纪的威尼斯城市景观,并反映了当下的威尼斯所面临的社会和环境挑战。在策展人看来,在卡纳莱托笔下,威尼斯几乎被打造成了一座戏剧之城,以大运河为舞台,以建筑为幕布。

18世纪的威尼斯没有巨型游轮,没有迪士尼商店,没有双年展。相反,少数贵族正在他们的“贵族旅行”中,在安静的运河上悠闲地乘坐着贡多拉。他们带回家的不是面具和格拉巴酒,而是让一位名叫卡纳莱托的画家为他们画风景画。

卡纳莱托所在时代的威尼斯是一个文化热点,也是玻璃制造等奢侈工艺品的中心。在当时,还有作曲家安东尼奥·维瓦尔第(AntonioVivaldi)和洛可可画家乔瓦尼·巴蒂斯塔·蒂埃波罗(GiovanniBattistaTiepolo)等艺术从业者。

卡纳莱托会环游城市,先绘制铅笔素描,然后再回到工作室进行创作。有时,他会用尺子画出建筑的线条。在他的威尼斯景观画中,他操纵着细节,以此绘制出吸引人的作品。例如,他会移动教堂塔楼的位置,让它们成为大运河的远景,又或是将视角调整至大运河中间的较高处。他的作品正是有着这种自相矛盾的性质——创造出非常详细的城市景观,同时又巧妙地操纵了他所描绘的场景。加扎德说:“一方面,卡纳莱托致力于深入城市,并准确记录它。然而,他以一种看起来完全真实的方式按摩这些细节,以创造一个理想化的完美威尼斯。”

加扎德说:“卡纳莱托的艺术市场核心是那些希望购买纪念品以巩固其社会地位的英国游客。反过来,卡纳莱托也会为他的顾客量身定制作品。他在1720年代开始改变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从不确定的笔触和描绘暴风雨的天空转变为明确的绘画风格和晴朗的天空。他还采用了更小尺寸的画布,方便画布卷起来运输。”

1731年,之后的第四代贝德福德公爵的约翰·拉塞尔(JohnRussell)勋爵委托卡纳莱托创作了24幅威尼斯景观画作,这也是卡纳莱托收到的最大单笔订单。在卡纳莱托为其创作的威尼斯“纪念品”中,包括所有当地的显眼地标,也包含了那些不那么宏伟的景点:修道院和修道院的墙壁挡住了视线,破败的宫殿躲藏在阴凉处,空白的古老外墙在阳光下烘烤。白色大理石很少是一尘不染,多少带了些污渍。这些建筑并不占主导地位,但它是由红色和黄色拼凑而成的一部分,都映在了绿色的水中。

在艺术评论家乔纳森·琼斯看来,卡纳莱托描绘的不是一座鼎盛时期的城市,而是一个经历过美好时光,正逐渐失去光彩的地方。威尼斯的黄金时代要再早几个世纪,当时它正在征服塞浦路斯(Cyprus)和纳夫普利翁(Nafplio)等殖民地,而当时的艺术家包括乔尔乔内和提香。而卡纳莱托并没有掩饰这种衰落的感觉,他展示了总督府的腐朽细节,并瞥见了无人照料的房屋。在这些画作中,城市熙熙攘攘的景象映入眼前:人们戴着蓬松的假发在外面漫步,参观拥挤的前宫殿底层的商店,而在建筑尽头的广场上,你可以看到精美的建筑变成了灰色,还有那荒凉的贫民窟。

“广场现在吸引了大量游客”,展墙上的文字是这样写道的。但也正因为这样,这些建筑现在得到了更好的照顾。现代旅游业的兴起并不是一个完全消极的现象。1800年代时,约翰·拉斯金(JohnRuskin)等建筑理论家开始记录威尼斯中世纪建筑的每一个细节。随着修复和清理保护宫殿的工作逐渐展开,这些宫殿也避免了倒塌的处境。

展览将展至9月25日。

(本文综合自《卫报》及格林威治皇家博物馆官网)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