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73岁绣娘罗秀珍:指尖上的花朵绘出“最炫民族风”

73岁绣娘罗秀珍:指尖上的花朵绘出“最炫民族风”

来源:历史知识网

一张张彝绣纸模,一双双厚实的绣鞋,一件件民族特色浓郁的服饰绣面……走进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绣娘罗秀珍老人的家,目光立即会被面前的彝绣艺术品所吸引。

彝绣历史悠久,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彝家人民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美好事物的诠释,融入了彝绣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展示出了绣娘对传统技艺的坚守,也展示出了彝家人传承民族文化的信念

来自灵泉街道城干村委会勒白冲村的罗秀珍自16岁起便拿起针线学习彝绣。这一绣,就绣了60年。“奶奶和妈妈都是优秀的绣娘,所以我从小便耳濡目染,也爱上了彝绣。”罗秀珍回忆道,小时候,白天跟着家人下地干农活,晚上就回家里学刺绣,有时绣得入迷,抬头一看已经到了早上。

因为痴迷这指尖的技艺,罗秀珍学得快、绣得好,成为了村里知名的“彝绣老师”,大姑娘、小媳妇都愿意来找她讨教彝绣技法。

彝绣是手工活,全靠一针一线的累积,绣一双鞋最快也要半个月,绣衣服绣面或是被服绣面,短则一两个月、长则一两年。

回望这60年,令罗秀珍印象最深的是自己18岁那年,她和母亲在一年的时间里,共同绣制了30双绣鞋,“我出嫁时,这30双绣鞋就陪我嫁到了夫家。”

一晃半个多世纪过去,当年那个怀春少女已两鬓斑白,73岁高龄的罗秀珍尽管眼力指力大不如前,却仍依然坚持制作绣样纸模、提供花样,闲暇时间还要指导其他绣娘,想要把这份手艺传承下去。

不少绣娘靠着学习彝绣有了一门谋生的手艺,在传播彝绣文化的同时,也增加了家庭收入。

云南网通讯员吴俊霖孙浩钦记者饶勇摄影报道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