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故意忽略女性?这几张图冲上热搜,但评论区突然出现了一群奇怪的人……

故意忽略女性?这几张图冲上热搜,但评论区突然出现了一群奇怪的人……

来源:历史知识网

几天前

有几张图冲上了热搜

在“每一代中国青年都无愧于时代”

的话题下

网友们纷纷发出了

他们传好时代接力棒

的青春誓言

……

01

孙立新油画《走过岷山》

1934年10月17日,雩都(今于都)的贡江(即于都河)畔。

一列列队伍擎着火把,在浮桥上果敢地前行着。从这天起至21日,中央第一野战纵队、第二野战纵队与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共8.6万中央红军将士,渡过600多米宽的于都河,开始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年,毛泽东41岁,周恩来36岁,朱德48岁,而与他们一起踏上这漫漫征途的红军战士们,平均年龄不到30岁,在这征途当中,还有2000多位女红军参加,最小的年仅8岁。

在这群年轻人中,有的是舍弃了富裕的生活,有的是放弃了远洋留学,还有更多的则是出身于分到田地才没几年的贫苦人家……正是这群人,他们被共产主义的信念所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不怕艰难险阻,不畏前途艰险,不畏前途跋涉,不管他们出身如何,此刻,他们都为了民族存亡而铿锵前行。

血染湘江、四渡赤水、爬雪山、过草地……他们用生命和热血走出了艰难险阻,冲破了围追堵截,到达了陕北。

自他们之后,每一个时代都有那么一群年轻人,带着人生理想,带着赋予给他们那个年代的使命,投身于时代的洪流当中,踏上了属于自己的长征路。

02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毛主席曾说:“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立即做出了武装干涉朝鲜内战的决定,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10月初,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此时的新中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突然之间得面临一场战争,这对于新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

1950年10月19日,一支绵延不绝的队伍在彭德怀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率领下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从此,有了一群最可爱的人。

他们爬冰卧雪,他们宁死不屈,他们血战到底……

这是属于他们的伟大斗争。

这是一场初生的共和国,同世界最发达国家的斗争;是一场起于鸭绿江,止于三八线的斗争;是一场智慧、勇气与血肉之躯,同飞机大炮坦克车的斗争;是一场中国人取得最终胜利的斗争;更是站起来的中国人,所进行的第一次伟大斗争!

记住他们的名字——中国人民志愿军。

03

高举红旗赴太行(来自红旗渠官方网站)

“苦不苦,想想红军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建国之初,无数的青年儿女正是在这样的励志格言的激励下,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大潮之中。

1960年,在河南省北部山区的林县(今林州市),一群年轻人进行着一个震惊世界的工程。

37000多人走进了太行山,他们不是专业工人,而是来自林县不同村镇的农民,父子相随,夫妻相伴,很多年轻人告别父母,背上棉被就独自上路。此刻,他们的身后只有一个沉重的嘱托:

“一定要把水带回来!”

1956年,26岁杨贵来到林县任县委书记,1957年12月,他在中共林县第二届代表大会上,发出了“全党动手,全民动员,苦战五年,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期望通过水利建设,五年基本改变,十年彻底改变林县干旱贫瘠的面貌。

随后的10年里,据红旗渠志记载,先后有81位村民牺牲,最小的年仅17岁,许多人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

这10年里,林县人民自食其力,不等不靠,资金不足自己筹,工具紧缺自己做,石灰、水泥自己烧,炸药用完了自己造,粮食不够吃就用野菜和水草充饥……

还有一支由三百名青年组成的突击队,用了8个多月的时间,以背水一战的咬牙坚持,终于顺利凿通了一个隧洞,这个全部由青年人攻克的难关,被命名为“青年洞”。

1969年7月6日,这个工程全部建成通水,它就是举世闻名的红旗渠。在时代中奋发前行,也有幸遇见了这样的一代青年。

04

1978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文中曾说“在新的长征中,一定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的确如此,在新长征的路上,新的一代人依然接续奋斗,这不禁让人想起董万瑞将军在98抗洪中曾说的话:“90年代的兵,能打仗,能吃苦!”

那年,灾情当前,一声令下,全国30余万人民子弟兵紧急驰援,从坚守荆江大堤到抢堵九江决口,从会战武汉三镇到防守洞庭湖区,从保卫大庆油田到决战哈尔滨,在最危险、任务最艰巨的地方筑起的一道道“迷彩绿”的长城。

万千子弟兵中有一名叫李向群的小伙儿。

他随部队赴湖北省公安县南平镇抗洪抢险,报名参加抢险突击队、请战最苦最累的任务。尽管发烧,尽管战友劝阻,他坚持不下堤直至晕倒在大堤上,被送进了卫生队。

醒来后的他又先后两次“出逃”卫生队,拔掉身上的针赶赴一线,最终因极度劳累导致心力衰竭,牺牲时年仅20岁,入伍仅20个月、入党仅8天。

在生命垂危之际,他还曾在问,“大堤保住了没有?晚上还有没有任务……”

抗洪精神从来不是抽象的词汇,而是“那群奋不顾身的人,那群洪水来袭挡在我们身前的人”。

在1998年抗洪救灾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人。

他们是写下“生死牌”、誓与大堤共存亡的驻守武汉市江汉区龙王庙闸口的16名共产党员,是由10余位山东沂蒙山农民自愿组成的突击队,是在大堤上为战士做了两万多碗免费拉面的面馆老板及其伙计,是舍小家、保大家的分洪区群众……

05

为什么我们总是被这样的画面,被这样的声音感动?为什么我们总是看着看着就会眼含热泪?因为每一代人都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因为在面对灾难时,顽强不屈、空前团结!每一代人都是如此。

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灾难发生后,我们再次见到了那些熟悉的身影,16万人民子弟兵,从全国几千公里的半径,迅速赶往灾区!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百姓开辟了生命通道;用粗糙的双手扒开废墟里的巨石,用坚实的后背伏起一个个生命的希望,他们昼夜行军从天而降,翻山越岭,披荆斩棘,不顾生命危险只为从死神手中救出一个个幸存者!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人民子弟兵,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光荣传统没有丢!

参与抗震救灾的人民子弟兵的群体当中,女军医的行动彻底颠覆了人们平时对于这群文弱姑娘的印象,一名年仅18岁的女卫生员新战士,得知有机会去前线抗震救灾,她就铁了一门心要去,谁也劝不住,像这样女军医们,还有很多。她们那一份份自发的请愿书,一声“让我去”的恳切请求,一种毫不迟疑奔赴前线的无畏勇气,在这场举国同悲的灾难面前,能够定义她们的只有两个字:军人!

06

最近,一封封义无反顾的大学生请战书,一条条“已准备好行李”的消息,刷屏了。面对严峻的防疫形势,大学生们纷纷主动报名参加抗疫志愿者,投身抗疫一线,还有许多志愿者,也在后方时刻待命。他们当中,既有教师、科研助理,也有本硕博各层次的学生,根据报道,在一些地方,参加抗疫志愿者的学生年纪最小的仅19岁。

在福建莆田,一名女大学生抗疫志愿者累到脱力;退伍战士抗疫志愿者们纷纷表示“随时出战”;还有许多返乡大学生抗疫志愿者活跃在城乡社区抗疫的一线……

抗疫当中,这些美丽的身影,用自己的力量默默奉献着。他们也许会说:“我也做不了太多”,但正是无数个“做不了太多”的他们,让艰难时期的大家,能够有信心面对疫情,有温暖抚慰心灵……

“生在中国是件幸运的事情,危险的时候肯定不能退缩。”

这句话是从一名参加过武汉抗疫的95后年轻人的口中说出来的,在疫情面前,在灾难面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面前,正是这群曾经大家眼里的“孩子”,面对生命的挑战和威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用自己的热血守护着爱的人。从前那些被保护的孩子们,如今已长大成人,对责任赋予了自己更深刻的定义。现在,我们或许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我们知道,此刻的他们正在守护着谁。

时代的接力棒传到我们手里!

有人曾提出疑问,今天的年轻人还用“长征”、还能“长征”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因为长征除了是脚步的丈量,更是精神的洗礼、思想的升华。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在成长和奋斗中会收获成功和喜悦,也会面临困难和压力。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正如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才能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现在,时代的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手里了,你准备好了吗?

对于这个冲上热搜的话题

大多数的网友们

给予了正面且积极地回应

并发出了自己的青春誓言

可是

也有一些杂音出现

这些评论无视

图片当中所出现的

女红军战士

和女性奋斗者的形象

而对于反映抗疫工作者

出征的图片

众所周知

工作人员都得时刻

身着包裹全身的防护服

在抗疫大军之中

女医生、女护士

女志愿者等

女性工作人员

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这点毋庸置疑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是历史的创造者

正是在党的领导下

每一代英雄儿女们接续奋斗

我们才能实现中华民族

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

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

伟大飞跃

说了这么多

想必小伙伴们

也都看见了

这才是这几张图片的

正确打开方式

↓↓↓

团团有话说

这条微博评论区突然涌出的这些“奇葩”言论让人啼笑皆非,这些人装作一副委屈的模样,像受了全世界的迫害,很多不明真相的网友也跟着他们攻击起图片中那些伟大的故事,那些接续奋斗的青年。从这件事中,我们应该看到这种现象背后的隐忧。

网友把这种经常故意制造性别对立、挑起社会矛盾的心理和现象称为“极端女权主义”,这些人总是拿着双面标准,伺机在网上挑起纷争,更有甚者还时常蠢蠢欲动,想借社会热点事件发起线下聚集。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女权”,可以说他们是女性追求性别平等和真正实现“妇女解放”道路上最可怕的敌人。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废除了一切歧视、压迫妇女的法律,并赋予了女子同男子平等的法律地位,妇女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也从那时起迅速响彻大江南北,还深刻影响了全球的妇女解放运动。今天,纵观海内外,女性在职业、政治参与和社会地位等方面都获得了显著提高。妇女解放运动不仅扭转了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更深度重构着女性的思维、感知和行为模式。

当然,男女不平等是漫长社会历史的产物,它的消除,也绝非一朝一夕可完成。今天,我们仍然在“建设一个妇女免于被歧视的世界,打造一个包容发展的社会”的路上,并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付出更大努力。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个努力并不是喊喊口号,更不是去刻意制造对立,“妇女免于被歧视的世界”一定是一个女性能够平等参与劳动生产、劳动者权益得到更公平保障的世界。没有社会经济生产条件作基础的“女权”,最终都会落于空谈。

每一个人都应该被平等对待,享受平等的权利。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知道,所谓的“女权”并不是偏激和冲撞,并不是挑起性别对立让自己看起来强势。只有那些真正为女性权益付出自己的血汗,真正理解“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含义,真正通过实干践行自己的观念,不论男女,才是真正的“女权”!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