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尹师鲁论文格高字简,欧阳修习艺一日千里

尹师鲁论文格高字简,欧阳修习艺一日千里

来源:历史知识网

01、尹师鲁论文格高字简,欧阳修习艺一日千里

钱惟演出镇洛阳时,他所任用的幕僚部属都是当时才智过人的文士。洛阳作为陪都要地,驿站客舍常常不够,钱惟演就建造了一座规模庞大的驿馆,上书“临辕”两个大字。驿馆建成之后,他就叫谢绛、尹洙、欧阳修三人各自撰写一文以纪其事,并且告诉他们:“作文的时间三天,后天敬请各位到水榭小饮,希望到时能够惠示大作。”谢、尹、欧三人各自提笔作文。写完之后一比较,谢绛的文章近五百字,欧阳修的文章有五百余字,唯独尹洙(字师鲁)只用了三百八十多字,不但语言简洁,叙事具体全面,而且文章典雅厚重,起承转合,法度森严。欧、谢二人拱手对尹洙说:“只要你的文章献给丞相就可以了,我们两人的草率之作,实在不好意思拿出来献丑。”到了第三天,钱惟演果然召他们献文,只有尹洙一人应命,欧、谢二人极力寻找托词搪塞。钱惟演不肯罢休,以词相激说:“为什么这样瞧不起我呢?我可早就准备好了三石米的美酒专候诸位。”欧、谢二人万不得已,只好答应献上文稿。欧阳修心性高傲,不甘心轻易认输。于是他独自一人,携上美酒,与尹洙通宵研究、切磋。尹洙深有体会地说:“大凡写文章所忌讳的,最是格弱字冗。你们二位的文章,格调固然高超,然而稍欠火候的地方,还是在格弱字冗方面。”欧阳修听后精神为之一振,按照这一标准又重写了一篇文章,比尹洙文还少了二十字,而且法度更加谨严。尹洙赞不绝口地说:“欧九(欧阳修的排行)这个人的进步之快,真是一日千里!”

02、山右翁改诗有依据,萨都剌低拜一字师

萨都剌,字天锡,元泰定进士,曾作《送濬天渊入朝》一诗。诗中有“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句,闻者称绝,而唯独山东有一位老先生不以为然。萨都剌很不服气,便去拜访他。老先生说:“这一联措辞固然优美,但‘闻’字与‘听’字意思相同了。“萨都剌问:“那应换成什么字呢?“老先生慢慢吞吞地说:“换成‘看’字。”又问:"‘看’字好在哪里?“老先生回答:“唐人有‘林下老僧来看雨’句。“萨都剌很是佩服,低下头拜老先生为一字师。

03、踏遍山川打草稿,戴熙画笔始有神

戴熙是清宫廷画师,道光十八年(1838),被外放为广东督学。临行时,道光帝对他说:“你的画笔清绝,但心目中只有吴越山水。这次南行,可以欣赏匡庐、罗浮的名胜风光。这些地方雄丽奥曲,别有特色,你游历了,画理会更为进步的。你的为人和学识我平时很了解,公事余暇不忘画事,是成全你这位老画师啊!“戴熙谢恩出京,沿途遇到风景名胜,就当场写生,从长江到岭南,一丘一壑,都进入画稿。到广东一年,他把写生画稿装成巨册进呈道光道光很高兴。后来评论者都认为戴熙去广东后的作品,笔墨超特,如有神助。

04、书要认真读,诗从刻苦来

清代中叶,广东宋湘(字芷湾)是著名学者,而且颇有诗名。有一天,宋湘去一位老前辈家中请教文事。前辈说:“可惜,你宋芷湾是一个好人,只是不读书。”宋湘感到奇怪,自己读过的书已很多了。那位前辈仿佛知道他的心事似的,说:“你读书是一翻而过,怎能算作读书!”又说:“你有诗才,何不作诗呢?”宋湘又感奇怪,自己已是著名诗人了,那位前辈也不是不知道。谁知前辈又说:“你的诗是三杯酒下肚,随笔一挥,如何算得作诗!”宋湘如被浇了一盆冷水,感到前辈“法眼可畏”,能从诗文中看出自己平时做学问的浅薄来。阮元也曾经说过:“文人都以能一目十行为骄傲,我对此嗤之以鼻。一定要十目一行,才算是真读书,会读书。''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