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赦逼娶鸳鸯一事,在贾府闹得人尽皆知,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古语常说,娶妻娶贤,纳妾纳色。
《红楼梦》中,荣国府里的大儿子贾赦非要纳鸳鸯为妾,莫不是因为鸳鸯长得貌美如花?其实不然!
在曹公笔下,鸳鸯相貌平平,非但如此,她脸上还有雀斑。如果将她放到美女如云的大观园里,鸳鸯是极其普通的存在。
既如此,有权有势的贾赦为何非要逼娶鸳鸯为妾,标榜自己非主流吗?
贾赦要娶鸳鸯,乃醉翁之意不在酒。很多人认为贾赦是奔着贾母的钱去的,要么就是邢夫人有此想法。不过在我看看来,贾赦强娶鸳鸯确实跟贾母有关,其目的远不止索财这么简单,他是为了试探贾母自己在她老人家心目中的地位。
强娶这件事在贾府闹得沸沸扬扬,有道是家丑不可外扬,但有些事欲盖弥彰,而且通过这件事,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豪门内部明争暗斗的一面。
鸳鸯是贾母身边的贴身丫鬟,她对这个丫头十分疼惜。贾母的体己钱也一直交由她打理,可见鸳鸯在贾母心里的分量。
贾赦,是荣国府里的老大,是贾母的长子,不过他却跟老二贾政没法比。贾赦是骄奢淫逸、妻妾众多,整日里除了喜欢搂着妻妾们喝花酒之外,几乎没有正事。贾政则不同,他清高正直,只有一妻两妾,而且都已经是半老徐娘。
有道是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贾赦跟贾政一母所生,但秉性做派却千差万别。贾赦不务正业,虽然“苍苍白发对红妆”,不过仍旧喜欢“一树梨花压海棠”,他对美色的贪恋似乎没有止境。但常言道,兔子不吃窝边草,贾赦却相中了贾母身边的丫鬟鸳鸯。
事实上,这里有贾赦自己的原因,也有贾母的原因。前文有述,贾赦不像贾政,他虽然有一个成熟的身体,但他心智不健全,难有业绩,难成大器。贾赦根本不缺女人,甚至说家里已经人满为患,但他还执意着要娶鸳鸯,并且想背着母亲搞定此事,贾赦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我们都会发现这样一个铁律,那就是嫡长子承袭家业。贾赦虽然一事无成,不过他不傻。一直以来,贾母光明正大地偏向二儿子贾政,她自己就跟二房住在一起,荣国府上上下下的事也有二房料理,包括贾琏膝下多年没个儿子,贾府上下所有人都把目光聚焦到不成器的贾宝玉身上。当一碗水没端平时,贾赦难免不服。
作为名义上的大老爷,贾赦是有感觉的。虽然贾母在平衡两子之间的关系时,也有所考虑,例如她让王熙凤管理家务,王熙凤既是老大家的儿媳妇,又是老二家王夫人的内侄女。只是这个凤姐“心眼有一万个多”,她是雀儿拣旺处飞,不怎么待见自己的老公爹。
王熙凤就曾说,自己不尊重,要往下流走,还怨人偏心。
这么看来,大房在贾府已经被边缘化,所以贾赦一时间头脑发热,情绪化爆棚,总想搞些事情,刷刷存在感,也好试探一下贾母的心思,或者说提醒一下贾母自己才是贾府祖制承袭的掌门人。
贾赦的试探
贾赦对鸳鸯的评价是“这些女孩子里头,就只你是个尖儿,模样儿,行事做人,温柔可靠,一概是齐全的。”很明显,鸳鸯满足了贾赦想要达到目的的所有条件,所有他想从鸳鸯这里寻找突破口。
贾母看不起大儿子的行事作风,直言儿子放着身子不好好保养,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不过贾赦不听,非要跟老母亲对着干。
贾赦要讨鸳鸯,并非是看上了鸳鸯,以贾赦风流成性的做派,肯定阅人无数,而且他又不是第一天认识鸳鸯,如何就突然萌生了这样的心思?说白了,他就是要老母亲在儿子和丫鬟之间选择一个,再进一步说,他要看看自己在贾母心中究竟有多重。
对于这件事的成败,贾赦早已胸有成竹。若成功,说明贾母在平衡哥俩关系的原则上,还算顾及自己的感受;若此事失败,说出去顶多就是难听点,但男人三妻四妾在贾府这样显赫的门第当中又算得了什么,重要的是贾赦就会依此判断自己在贾母眼里是什么样的人。
一开始贾赦算定自己在贾母的心目中,怎么也比一个丫鬟强吧?只可惜,让贾赦没想到的是,此事一石激起千层浪,对于不肖儿子“挖墙脚”强娶这件事,贾母很气愤。
强娶风波过后,贾母曾愤愤地说,她有的是银子,让贾赦十万八千地买丫头,她都不管不问,只是鸳鸯却不能。贾母护的是鸳鸯,却更是维护自己的利益。
贾赦一开始打着必胜的如意算盘,而且他也不要自己亲自出马,自有邢夫人跑前忙后,帮他张罗纳妾的美事。只是性格倔强的鸳鸯却一口回绝了,这是很多人想不到的。
如果换成别的丫鬟,肯定欢欢喜喜地就答应了,丫鬟毕竟是丫鬟,她们的结局要么配个小厮门童,生出的娃也是家生的“奴二代”,要么成为男主人的妾室。而后面一种情况,则是她们奋斗的终极目标。
由于贾府有不少丫鬟都怀揣这样的梦想,所以贾赦一开始断定鸳鸯会满口答应,让贾母下不来台,并且贾赦还答应鸳鸯:一进门就开脸做姨娘。贾赦身边一屋子小老婆,除了邢夫人,没听说谁开脸做了姨娘,可见贾赦的条件很诱人。
只可惜,贾赦偷鸡不成蚀把米,任你有权有势,人家鸳鸯不稀罕。
以贾赦的权势和身份,想要什么样的女子弄不到手?却偏偏看上鸳鸯,就是为了搅浑贾府这滩浑水。
不过愚笨的邢夫人却被贾赦当枪使,她曾对鸳鸯说:你知道你老爷跟前竟没个可靠的人……因满府里要挑一个家生女儿收了,又没个好的;不是模样不好,就是性子不好;有了这个好处,没了那个好处……
但贾母不糊涂,老人家知道后开始发飙了:
你们原来都是哄我的,外头孝敬,暗地里盘算我……弄开了他好摆弄我!
请注意,贾母这话并没有直接骂贾赦,而是对着二房王夫人骂出来的,虽然老太太上了年纪,但她却一点都不糊涂。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贾母知道大房、二房和兄弟们之间的矛盾,也知道大家都觊觎贾府那点家产和她的那点体己钱,而且她也心明眼亮,大房确实是吃了亏的,所以她只能先从王夫人这先开刀,不能让二房都把风头占尽。
邢夫人不知道,但贾母知道贾赦要讨鸳鸯,只是他打的蒙人的旗号,他的真实意图是贾府的祖业。
只是鸳鸯却无比清醒,对于贾赦的为老不尊,她甚至当众剪发明志不会去当小妾。贾母为大儿子的不孝气愤的同时,也对这个如亲女儿般的丫鬟表示赞赏,至少把压箱底的拿点钱交给鸳鸯,她老人家是放心的。
贾母年事已高,眼见一年不如一年,如果不早做打算,一旦老太太去世,这贾府的家产,母亲的私产,不都落入二房之手了么?与其如此,不如早做谋划,哪怕是鱼死网破,也在所不惜。这便是贾赦的真实想法。
不过,如果跟老母亲正面冲突,肯定会在人设上陷入被动,也会背负不孝骂名,所以贾赦才想起了强娶老太太身边的鸳鸯。
但不知道贾赦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即便是鸳鸯同意了这门婚事,那么以老太太对贾赦的了解,她的那点钱还会让鸳鸯去管理吗?虽然此前鸳鸯私下里给过贾琏钱,但鸳鸯都是向老太太汇报过的,也算不得偷。退一步说,鸳鸯成为小妾后继续理财,那么老太太身边还有很多双眼睛在盯着,而且账、物得吻合,若鸳鸯动了手脚,她自己也不好交代。
人算不如天算,贾赦有两个没想到:一没有想到老太太如此精明,将贾府的关系平衡得恰到好处,尤其是自己的那点小九九,早就被老母亲识破。二没有想到鸳鸯是个烈性女子,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没有被当姨娘的梦冲昏头脑。
老太太看不起自己,就连一个丫鬟也公然违抗自己,虽然贾赦最后退而求其次,买回了一个姿色绝美的嫣红,不过他是在作无病呻吟,没有人再会去关注他的那点腌臜丑事。
贾赦以丑陋之心去猜度心高气傲的鸳鸯,他根本就不明白,鸳鸯为何没有攀附自己,他可以买回许多个嫣红翠绿,但却不能让一个向往自由的人去对金钱和权力顶礼膜拜,再卑微的生命,也不能违背本心去委曲求全,不是他贾赦颐指气使可以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
贾赦逼娶鸳鸯,表面上只是一件风流官司,但背后却是一个大家族内部暗涌深流的险恶与丑陋。就像很多红迷们所说的那样,贾府到最后早已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离末路越来越近了。
很多人按照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标准,说他是法家学派弟子,也有人说他是兵家、墨家传人。那么诸葛亮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究竟属于哪一学派呢?诸子百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产物。此后,这些学派大多分流、演变。除了儒释道家思想活跃,其余的思想流派大多消隐。所以,三国时期人物诸葛亮的身上,并没有明确的思想流派...
在刺杀董卓失败后,曹操就开始起事了,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统一了北方,甚至还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当时所拥有的实力甚至是超越了孙刘双方的联盟。那么,曹操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呢?大多数人觉得跟曹操的奸诈有一定的关系,当然了,这兴许是一方面原因,当时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曹操的识人之明了。大家都知道,曹操...
第十名:步练师她是孙权的妃子,来自江苏,在孙权继位之后被封为了夫人,可以说是达到了皇后的地位,在步练师去世之后,被追封为了皇后,埋葬在蒋陵。第九名:祝融夫人她是三国里面唯一真正上过战场的女性,和孟获是一伙的,和孟获一起对抗蜀国的军队,在七擒七纵孟获之后,祝融夫人也归顺了蜀汉,据说他武艺高强,百发百中...
赵云,乃是继关羽、张飞之后,加入刘备集团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赵云算得上是蜀汉集团的元老级别人物。但是,刘备在称帝之后,给赵云的官职,仍然是一个“杂号将军”,赵云的权利,从本质上来说,没有丝毫的改变。很多人搞不明白,赵云前前后后,跟随刘备出生入死,差不多30个年头,为什么刘备就没有让赵云独当一面。给...
东汉末年,英雄辈出,谋臣如雨,武将如云。说起三国英雄们的武力值,这第一者当属吕布.随后才能够轮得上关羽、张飞等人.当时三个国家的实力都不容小觑,而大将最多者应...今天我们来看看三国时期的大狂人都是谁?Top8:虞翻虞翻是东吴的一员将领,虽然在三国时期他名声并不显赫,但他也是一位文武全才,尤其是他在...
果然司马懿跨渭河修桥,在两岸扎营,诸葛亮面对本想使用声东击西之策烧掉浮桥,却不想还是在司马懿刺探到了军情,溃败而返。第二回合司马懿想要反守为攻,将蜀军彻底围困,结果诸葛亮来了个埋伏战,扳回一局。等到第三回合,“木牛流马”这样在传说中流传了近2000年之久的“黑科技”除此登场了。本来是司马懿见蜀汉境内...
关家被害经过这一切,还得从蜀汉灭亡的前几个月说起。话说蜀汉末年,曹魏权臣司马昭派遣将领钟会、邓艾率领大军南征蜀汉。在古代,巴蜀地区是历代封建王朝都深感头疼的地方。因为交通因素以及统治技术的局限,一旦王朝出现衰败迹象,巴蜀地区往往会成为最先脱离朝廷统治的地区。并且,巴蜀地势的特殊,也让朝廷的讨伐变得收...
老刘没有发迹前只是家乡沛县的一个亭长,大致也就相当于乡科局干部吧?这个时候的老刘,那可真是本色毕露:不仅生性放纵好酒贪花经常戏弄手下的员工,而且还曾经多次出现过工作上的失误!多亏刘邦有几个好朋友帮衬——别人就不说了,县级干部萧何就多次替刘邦打过圆场,每次刘邦出现工作失误时,都是人家萧何替他周旋,这才...
熟悉三国的朋友,应该知道指的就是献帝刘协。事实上他之所以能够落得善终,与他一生充满了大智慧,是很有关系的。按理说他不是嫡子,皇位原本不是他的,再加上母亲也早早地被何皇后给毒死了。得知真相后的灵帝,尽管十分愤怒,但考虑到大将军何进,他也只好就此作罢。尽管何皇后如愿以偿地让自己的儿子刘辩继承了大统,但她...
比如此人的心肠异常的狠,不止一次地抛妻弃子,据正史的记载最少就有四次。其实这也算是一种无奈吧,无可厚非,因为在逃亡的过程中,带着家眷实属不便。这点倒是和他的老祖宗刘邦很像。当年刘邦兵败逃亡时,也是嫌马车太慢,好几次都把自己的两个孩子扔下去,都是夏侯婴又下去将其捡回来的,也正是因为这点,气得刘邦想杀了...
一日曹操不经意间看到儿子曹植的文章,连连点头,不时嘴角微微一笑。看完后不敢相信这是自己10岁儿子写的,问曹植:“你请人代写的吗?”,曹植胸有成竹的答到“话,说出口就是论;字,下笔就成文章,不信当面考考我就知道了,何必请人代写”。小时候的曹植性格坦诚,放荡不羁,不讲究仪表,车马服饰不张扬,没有官二代气...
这三次战役是公认的"三大战役"。不过以影响力来看,小编认为还有三场战役,其重要性并不亚于三国"三大战役",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三次战役。小编认为"潼关之战"是一场很容易被忽略的重要战役,然而它对汉末三国时期的历史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我们知道"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集团暂时失去了对南方扩张的条件,开...
这个无能主公不是别人,正是吕布。吕布,作为汉末一代诸侯,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但是其政治思维偏弱,不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导致一直被人利用,先是董卓,后是王允,最后又依附袁绍和张扬,偷袭曹操的兖州,窃取刘备的徐州,最终在徐州下邳之战中被曹操围困。这个时候,吕布麾下一位武将出场了,也正是今日小编要讲...
这位令人惋惜的女子就是汉昭帝的上官皇后,她也是霍光的外孙女,或许人们能够在电视剧中看见这个女子的身影。当时汉昭帝即位后,年龄仅仅只有8岁,由自己的姐姐鄂邑长公主抚养着长大。等到汉昭帝21岁的时候,鄂邑长公主开始为他挑选妻子,此时的上官氏也只有6岁。等到上官氏入宫之后,就被封为了婕妤,在此之后不久上官...
曹营救主斩杀曹军忠贞猛将总结赵子龙可能不是三国里最耀眼的,但他是最朴实的。朴实者,可以活得更久,这样的人无论在哪里都是令人敬佩信任的,因为他是贴近我们的,可以是我们行事的标杆。参考文献:《三国演义》《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