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清朝 >  乾隆皇帝的个人情绪与文字狱

乾隆皇帝的个人情绪与文字狱

来源:历史知识网阅读:574

不管是哪一个封建皇帝,除非他已经看到了黄昏的色彩充斥了王朝的各个缝隙,否则决不会故意使举国生活在恐怖之中。封建王朝发生文字狱时,一般是人心惶惶,不知如何开口讲话了。因此郑板桥说“避席畏闻文字狱”。实际上,不少文字狱与那些文字得罪了皇帝本人有关,换句话说,是触犯了皇威。

我们几乎不屑于区分文字狱的类型,而常常把与文字有关的狱案笼统地用“文字狱”一词进行概括,其实它的种类并非仅仅一个。文字上的好多狱案,只是触犯了皇威,那些写家倒不具有别的目的。朱元璋杀死的许多文臣,就是写作时使用了朱皇帝不喜欢的词。有人说老朱是个不错的皇帝,杀文臣是清朝御用文人的陷害。这话虽然有几分道理,但却漠视了皇权的厉害。慈禧太后曾说过,谁让她一时不高兴,她就让他一辈子不高兴。但凡封建主子,不管明朝清朝,也不论男女老幼,本质都是一样的,顶多在具体行为上有一些可以忽略不计的细微差别。

乾隆皇帝即位之初曾说:“与人临文,原无避讳,诚以言取足志。

一存避讳之心,则必辗转嗫嚅,辞不达意。嗣后一切章疏,以及考试诗文,务期各展心思,独抒杼轴,从前避忌之习,一概扫除。”他进行了“刷新前朝弊政”的改革,社会呈现了新面貌。这一时期虽然仍有一些文字狱,比如乾隆六年(1741年)的“谢济世私注《大学》案”,但没有当作政治问题处理,乾隆只说谢济世“迂”,将谢氏私注的经书及书版一并烧毁,谢济世本人仍在原来位置任原职。喜弄文墨的文人上表称颂皇帝“上下无隐情”、“为政以宽缓”等等,不应一概看作谄谀之词,的确有现实的影子。

暴风骤雨似的文字狱起于“伪造孙嘉淦奏稿”案。以敢于直言闻名的孙嘉淦,历任左都御史、吏部和刑部尚书及直隶总督、湖广总督等要职。乾隆十五年(1750年)七月,江西千总卢鲁生与守备刘时达合谋,编造了一篇假托孙嘉淦之名的奏折底稿,指责乾隆的“五不解十大过”,想借此制止乾隆劳民伤财的首次南巡。乾隆十六年六月,“伪奏稿”流传到云南时被乾隆帝发现了,由此他辗转根究,在全国追查伪稿作者。

到当年十一月,仅四川一省即逮获传抄伪奏稿犯280余人,湖广、江西为数更多。乾隆十八年(1753年)二月,乾隆帝下令将卢鲁生凌迟处死,

刘时达斩决,与此案有牵连的人也受到了惩处。

这一桩“文字狱”,使许多士人的气节丧失殆尽,从此每况愈下。

清末出现“万马齐喑”的局面,原因之一正是民众在此伏彼起的文字狱危困环境下自我保护的结果。为什么乾隆从当初即位时的统治思想,一变而再一次使中国陷入文字狱的渊洑?如果没有孙嘉淦伪稿案,乾隆会不会搞那么多文字狱?历史虽然拒绝假设,但只要我们把众多文字狱案件归拢一下,会发现,好多案件其实与皇帝本人的情绪有关。换言之,如果那篇孙嘉淦伪奏稿不是针对乾隆个人,案子就不一定搞得那样让人惊恐!封建制度与文字狱没有因果关系,同一件事,此皇帝可能不搞,彼皇帝却以为不搞“国将不国”;即使是同一个皇帝,也可能彼时不搞此时必搞。因为,封建帝王怎样想怎样做,别人奈何不得,皇权遮天蔽日,不受丝毫监督。封建专制社会,朕即国家,皇帝的逻辑就是:指责他个人,就是对国家不满。我们不妨猜测一下乾隆大帝的心理:突发的伪稿案使乾隆大吃一惊,他总以为他的政策相当好,别人应该感恩戴德,嘴里不吐一个“不”字。这时他感到全国涌动着一股不满和敌对的暗潮,而之所以如此,皆因宽松政策所致,应该在全国代之以严苛方略。这种猜测不是无端的,安徽程树榴为人诗集所作的序言中有“造物者之心愈老而愈辣,斯所操之术乃愈出而愈巧”,乾隆帝承认“愈老愈辣”骂的正是自己,程树榴最后从宽斩决——比凌迟处死要少许多痛苦。乾隆本可以再严酷一点(当然也可以一概不追究),可能是他当时心情好,这个程树榴于是“捡了个便宜”。

单字解释: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