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清朝 >  乾隆是怎么对待“文字狱”的?想出一举两得的办法是什么?

乾隆是怎么对待“文字狱”的?想出一举两得的办法是什么?

来源:历史知识网阅读:247

乾隆帝跟他祖父、父亲一样,继续大兴文字狱,镇压有反清嫌疑的文人。乾隆时期文字狱之多,与其祖、其父两朝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不同的是,乾隆帝明白,光靠文字狱杀死反清文人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因为还有成千上万的书籍贮藏于民间。对这些书里包含的不利于清朝统治的内容,无法根除。

他终于想出一个一举两得的办法,就是集中全国的藏书,来编辑一部规模空前巨大的丛书。这样,既可进一步笼络大批知识分子,显示皇帝重视文化,又可乘机把民间藏书统统审查一遍。

公元1773年,乾隆帝下令开设四库全书馆。派了一些皇亲国戚和大学士担任总管,那些皇亲国戚大多是挂名监督的。真正担任编纂官的都是当时一些有名的学者,像戴震、姚鼐纪昀等人。要编纂的那套丛书就是《四库全书》。

乾隆帝下了命令,叫各省官员搜集、收购各种图书。于是,各地图书源源不绝地汇集到北京。两年时间就聚集了二万多种,再加上宫廷藏书,就基本上收集全了。乾隆帝令四库全书馆的编纂官员对图书进行认真检查。凡是有“违碍”字句的,一律毁掉。并把明朝后期提到清皇族祖先时不够尊重的奏章烧毁。据不完全统计,在编《四库全书》的同时,烧毁的图书也有三千多种。

公元1782年,这部规模巨大的《四库全书》终于完成。这套丛书共收图书3503种,79337卷。不论乾隆帝当初的动机如何,这部书的编纂对后人研究我国古代丰富的文化遗产,毕竟是一项重大贡献。

【知识链接】贝勒

清代皇室的封爵称号,清代的爵位分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国公、将军六级。努尔哈赤时期有八旗贝勒(意为旗主),后来皇子可称为贝勒。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贝勒”是种爵位,满族王爷的儿子中掌握管理事务的人叫“贝勒”。

【知识链接】“文字狱”

清朝初期,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激起了许多地方爆发了各族人民起义。一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通过著书立说的方法进行揭露和反抗清朝的统治。清朝为巩固封建统治,一方面,大规模地镇压人民起义,另一方面,在文化上实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这种“文字狱”是指写诗著书中直接或者间接攻击清政府的统治,触犯封建统治者的根本利益时,清朝就对知识分子采取无情的打击和残酷镇压手段。

清政府兴起了100多起文字狱,严厉压制知识分子的反清思想。其中比较突出的有这样几起:戴名世之狱。戴名世,安徽桐城人,他留心明朝史事,访问明朝遗老,研读野史,于公元1702年刊印《南山集》,其中采用了方孝标所著《滇黔纪闻》一书中有关明末清初史实,记载南明桂王时事,触怒了清朝,戴名世被杀害。戴名世、方孝标家属受牵连数百人,男女老幼均被充军。方孝标已死,也被戮尸。

其次,公元1729年,发生了吕留良曾静之狱。吕留良因拒绝清朝的征聘,剪发为僧,并著书反抗清朝的统治,宣扬反清思想。曾静吕留良遗著,受其影响,反对清朝统治。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派学生张熙入陕,劝川陕总督岳钟琪反清,被岳钟琪告发下狱,雍正十三年被捕杀害。吕留良因此案,竟被剖棺戮尸。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