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清朝 >  雍正是个为政务实的君主:处事十分果断

雍正是个为政务实的君主:处事十分果断

来源:历史知识网阅读:25

雍正认为“毫无定见,天下无可办之事”,这是对做事不果断者的批评。处理事情果断,不以偏见看人,这是他的处世准則。

雍正性格刚毅,他对一件事情的利弊,一旦有所把握,就作出裁决,力求达到目的。

雍正五年(1727),雍正朱批指出浙闽总督高其倬办事优柔寡断,于是写了一段话来训勉他,雍正这个批示不仅道理讲得极透彻,比喻用得很好,文字很是优美顺畅,逻辑性强。全文如下:

“现汝办理诸务,必先将两边清理精详,周围弊效讲透彻,方欲兴此一利,而又虑彼一害,甫欲除彼一害,而又不忍弃此一利,辗转游移,毫无定见。若是则天下无可办之事矣。夫人之处世如行路,然断不能自始至终尽遇坦途顺境,既无风雨困顿,又无山川险阻,所以古人多咏行路难,盖大有寓意存焉。凡举一事,他人之扰乱阻挠已不可当,何堪自复犹豫疑难,百端交集,如蚕吐丝,以缚其身耶!世间事,要当审择一是处,力行之,其余利害是非,概弗左盼右顾,一切扰乱阻挠,不为纤毫摇动,操此坚耐不拔之志以往,庶几有成。及事成后,害者利矣,非者是矣。无知阻挠之辈,不屏自息矣。今汝则不然。一味优柔不断,依违莫决,朕甚忧汝不克胜任,有关国家用人之得失,奈何!奈何!”

雍正性格的刚毅果断,表现在政治上就是决策果断。

如实行摊丁人地,又如诺岷倡议耗羡归公,最先都遇到大臣的强烈反对,但正是雍正的极力坚持,才全面推行。

雍正在推行新政策和整顿吏治期间,罢黜了许多不称职官员,同时破格提升了不少人才,别人批评他“进入太骤,退人太速”,但他对此毫无顾忌,坚持到底。正是雍正的坚毅才使得他的许多重大的社会政策能延续下来。

雍正少年时代就有性格不定的倾向,忽喜忽怒,性格暴躁难以控制。康熙说他喜怒不定,教训他要“戒急用忍”,雍正把父亲的教诲置于床前,每揣摩思考,以“动心忍性”。

后来,他认为自己已界而立之年,尽心行事,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喜怒无常,特向父亲说明,并请求不把当时的谕旨记载在档案里。康熙同意了雍正的请求,说这几年来他确实没有这种情况了,可以免于记载。

雍正是在努力改变他的急脾气,如在储位斗争时,雍正大搞佛学研究,大概也有动心忍性的意思。当上皇帝后,在给李绂的朱批中写道:“朕经历世故多年,所以动心忍性处实不寻常。”

对待官员,雍正更是喜怒不定,让手下官员个个胆战心惊。“伴君如伴虎”,此话不假,更不说天性暴躁的雍正了。

雍正对福建陆路提督丁士杰原是赏识提拔,后因小事遭到雍正的破口大骂,过了十几天,雍正又重新夸奖起他来。雍正喜怒无常的性格由此可见。

清史专家冯尔康这样概括雍正的性格:雍正的自信心有助于他的坚强果敢,但是自信太过,作为皇帝,就容易阻塞言路,影响了政治的改良。

雍正的刚愎自用,当时朝中颇有微词,说他“性高傲而又猜忌,自以为天下事无不知无不能者”,“群臣莫能矫其非”,“为人自圣”,等等。

有人说雍正听不进不同意见,不能采纳大臣的建议,这也有一定依据,但不完全符合事实。其实,雍正对于自己所犯的错误还是勇于承认的。

雍正四年九月,甘肃巡抚石文焯为了禁绝私钱,建议在甘肃开炉铸钱。雍正最初朱批不允。但不久,雍正就改变了态度。

他写道:“禁私钱一事,如果真有利于民,就去办吧,朕可能过去考虑不周,现在准奏了。”

承认自己原来考虑不周全,对于一向圣明的皇帝来讲,的确难得。这样,雍正很自然地把事情改过来。

雍正标榜自己说:“朕并非圣人,怎能没有过失,有错即改,这是明智之举呀!。”

雍正是个为政务实的君主,不可能事事都文过饰非、刚愎自用。但他确实有许多过于自信而匆忙行动的措施。大概是由于改革心切而又未能动员各方力量所致,他的勇于认错也多少弥补了这点不足。雍正时代因为雍正鲜明的个性而打上强势改革的印记,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