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清朝 >  皇帝的黑历史盗卖名画使的国宝不知所踪

皇帝的黑历史盗卖名画使的国宝不知所踪

来源:历史知识网阅读:26

清朝的末代皇帝叫溥仪,他竟然干过盗宝之事,留下一段“灯下黑”的另类历史。

溥仪3岁登基,此后就一直住在皇宫里,接受治国安邦的教育。溥仪退位的时候只有7岁,他还在不明不白中就结束了他的首次皇帝生涯。

1919年,14岁的溥仪正式拜45岁的庄士敦为师。庄士敦还教傅仪学英文,并穿插给他讲一些世界历史和地理知识,这让溥仪产生了出洋留学的念头。

可是出国首先要解决的便是经费问题,溥仪虽然贵为“皇帝”,可是他本身并没有钱,他也没有别的来钱渠道,思来想去,就打起了近在咫尺的传世国宝的主意。

他们共同制定了个监守自盗的方案,即溥仪以“赏赐”溥杰为名,将国宝名正言顺地捎带出宫外。

从1922年起,溥仪等人就秘密地把宫内收藏的古版书籍和历朝名人的字画分批盗运出宫。为了确保运出故宫的国宝的“安全”,溥杰等人将它们运往天津英租界,以作潜逃之资。

1922年12月1日,溥仪大婚。虽然此时清朝已经灭亡11年了,但溥仪的这场婚礼,在宫内宫外足足折腾了三天,风光无限。婚礼上,民国总统徐世昌黎元洪各进献大洋两万,张作霖张勋各献了一万。一位前清旧吏生活拮据、无钱可送,献上了康熙皇帝手书的《千字文》,让溥仪如获至宝。

大婚之后的薄仪似乎不再考虑出国留学出国留学是海仪最大的梦想的事了,这让那些遗老遗少都安心了很多。然而,事实上是,出洋经费的等备工作基本大功告成,溥仪已经按捺不住离开故宫的迫切心情,准备先秘密逃出紫禁城到外国公使馆,然后再前往天津搭船出海。

庄士敦的帮助指导下,博仪亲自与荷兰公使馆公使欧登科电话联系好,约定出宫的时间和地点,又派溥杰到公使馆当面敲定,让欧登科用汽车到神武门来接。同时,他们还买通了宫内太监,等待时机出现,就逃出皇宫。

1923年2月25日,就在预定逃离的前一小时。载王爷下令了,各宫门一律断绝出入,紫禁城全部进入**状态。溥仪顿时软瘫了,他知道一定是有人告密了,就这样,出洋留学的计划就这样戏剧性地以失败告终。

溥仪虽然没能离开皇宫,可是,那批被他和溥杰盗运出去的字画珍品却很难再安然回到宫中了,从此,它们开始了在民间的流浪生涯。

溥仪自己想离开皇宫却走不出去,2年后却被其他人赶出皇宫了。1924年11月5日,19岁的溥仪被军阀冯玉祥的部将鹿钟麟赶出了紫禁城。

溥仪出宫之际,召唤心腹之人去养心殿西暖阁将最具书法价值的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私藏在行李卷中想带出宫外,结果被守门的国民军搜出。《快雪时晴帖》后来展转到了台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而三希堂的另外两件珍品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被敬懿太妃偷偷地带出了宫,此后又叫贴身太监卖给了后门桥一家名叫“品古斋”的小古玩店。1951年,故宫将两件珍品从香港的英国汇丰银行购回,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1924年11月20日,“清室善后委员会”正式成立,宣布紫禁城完全收归民国政府。经初步清点,清代宫廷遗留下来的文物共有117万余件,包括三代鼎彝、远古玉器、唐宋元明各代的书法名画、宋元陶瓷、珐琅、漆器、金银器、竹木牙角匏、金铜宗教造像以及大量的帝后妃嫔服饰、衣料和家具等。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图书典籍、文献档案等。

一年后,北京故宫博物院宣告成立并举行庆典。典礼过后,来宾与市民参观游览了宫内各重要殿堂。这是几百年来帝王居住的宫苑禁地第一次向大众公开。人们争先参观这座神秘的宫苑及其宝藏,北京市内万人空巷,交通为之堵塞。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