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清朝 >  曾国藩简介:中兴名臣,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曾国藩简介:中兴名臣,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来源:历史知识网阅读:724

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紧接着,他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湖湘大地。他在家乡拉起了一支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没落、衰败之际,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瞩目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贵人相助,平步青云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原名子城,派名传豫,1811年出生于湘乡县荷叶塘。曾国藩6岁时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时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并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上佳列为优等,可见他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公元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踏上了人生的一大台阶。公元1838年,曾国藩刚满28岁便考中了进士,从此踏上仕途,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穆彰阿当时是文华殿大学士、军机大臣,权势显赫,门生遍布朝廷内外。曾国藩会考中试,主考官就是穆彰阿。二人遂有师生之谊。穆彰阿赏识曾国藩的才干,曾国藩穆彰阿也非常恭敬。交往之中,穆彰阿很关照曾国藩。一次,他向曾国藩询问皇上召见情况。曾国藩说:“我在那里等了半天,也未见人来传呼,只好回来。”穆彰阿又问:“你看见壁间所悬挂的字幅没?”见曾国藩答不上来,穆彰阿怅然说:“机缘可惜!”曾国藩很乖巧,立即起身,向穆倒地一拜,说:“愚生不才,求恩师指点。”穆彰阿思索半天,召来仆人说:“赶快将四百两银子送给内监,嘱其将壁间字幅秉烛代录。此金作为报酬。”太监将壁上的历朝圣训抄录出来。曾国藩连夜细读,背得滚瓜烂熟。第二天,皇上召见曾国藩。他熟记在心的圣训派上用场了,面对皇上的提问,回答得很合皇上心意。皇上非常高兴,对穆彰阿说:“你说他遇事留心,我试了一下,确实如此。”从此,曾国藩青云直上。公元1847年,即超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两年后又升授礼部右侍郎,并在四年之中遍兼兵、工、刑、吏各部侍郎,十年七迁,连跃十级,由“寒门”儒生骤升二品京官的高位,升迁之快连他自己都觉得意外。他写信对祖父说:“孙儿承蒙皇上破格天恩,升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又从四品骤升二品,超越四级,升擢不次,实在有些惶恐。”又不无得意地对他弟弟说,湖南“三十七岁至二品者本朝尚无一人”,“近年中进士而得内阁学士者,唯壬辰季仙九师,乙未张小浦以及余三人”。曾国藩穆彰阿更是感恩戴德,他深有体会地说:“一个人想要做点事,除了机遇之外,还要有贵人相助。”过了两年,曾国藩升授礼部右侍郎,正式参预朝政大事,开始了政治生涯。

屡败屡战,文臣封侯公元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经过两年多的奋战,起义军从广西进入湖南、湖北,势如破竹,顺长江而下,攻占江西、安徽、江苏。太平军攻占南京后,随即定都于此,并改称天京,建立了与清政府对立的农民政权。清政府先后调集大批军队前往广西、湖南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而八旗兵和绿营兵早已衰败不堪,结果镇压不成反而落败。消息传到北京,朝廷一片慌乱。无奈之中,清政府只好起用地方地主武装来协助官军镇压太平天国起义。1854年2月12日,太平军西征军在湖北黄州大获全胜,烧毁清军兵营11座,湖广总督吴文熔投水而死。咸丰帝得报,急令曾国藩统带炮船兵勇,顺江而下,直达武汉。2月25日,曾国藩率湘军水陆士兵一万七千余人,浩浩荡荡挥师北上。临行之前,曾国藩发布了《讨粤匪檄》的檄文,号召地主阶级势力一同镇压这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2月27日,太平军的西征军占领岳州,连下湘阴、靖港、宁乡,大有长驱直入之势,前锋距湖南省城长沙仅有六七十里,长沙城内一片慌乱。曾国藩塔齐布、周凤山、杨载福分别率领水陆湘军沿湘江北上迎击。太平军见湘军来势汹汹,便退出岳州,撤往湖北。湘军后来遇到林绍璋的援军,两军会合后再次南下,杀向湖南。湘军占领岳州后,塔齐布、周凤山乘势进占湖北通城。4月4日,王錱与太平军交战于羊楼司,大败,逃回岳州。4月7日,太平军攻城,王錱弃城,曾国藩率部退守长沙。太平军乘胜追击,占领岳州、靖港、宁乡,前锋攻克湘潭,直逼长沙。曾国藩虽然吃了败仗,但湘军主力并没有受损。为了冲破包围,曾国藩于25日先派塔齐布率陆军对湘潭太平军猛攻,随后又派褚汝航、彭玉麟杨载福率水师五营驰援。湘军水师凭借船炮的优势,冲溃由民船组成的太平军水营,经过激战,攻陷湘潭。湘军另一路由曾国藩率领,于28日攻打靖港。由于太平军炮轰舟逼,又遇上西南风,水流过急,湘军战船不能停泊,中炮起火,五营水兵都被歼灭。陆军见状也纷纷跨浮桥溃逃。曾国藩执剑督阵,并在岸边竖令旗,上面写着“过旗者斩”。只是这个时候逃命要紧,谁还管他军规不军规,士兵都绕过旗狂奔。曾国藩过去曾多次讥笑清朝绿营兵不能打仗,现在看到自己训练的湘军也一败涂地,实在是无颜见江东父老,一气之下跳了江,幸好被随员救起逃回长沙。湖南官吏原来就憎恨曾国藩多事,轻视湘军,听说湘军打了败仗,正好有了理由向湖南巡抚骆秉章告状,要求参劾曾国藩,解散湘军。曾国藩自己也觉得难辞其咎,便写好遗嘱,让曾国葆买回棺木,准备以死谢罪。咸丰帝接到湘军失败的奏禀,质问曾国藩为什么节节失败。曾国藩这时倒冷静下来了,灵机一动,把手下人将原来准备的奏折上写的“累战累败”,改成“累败累战”。又把他买回棺材想死的事,改成“带棺出征,与粤匪决一死战,不获全胜,决不生还”作为军令状,附在奏折的后面。这道奏折使咸丰帝对曾国藩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不但对他大加赞赏,还让他继续处理军事。为了东山再起,曾国藩对湘军进行了重整,解散了逃跑的营部,免除了弟弟曾国葆的职务。而与太平军拼命的彭玉麟塔齐布杨载福营则得到了扩充和壮大。这样湘军很快又发展起来了。7月7日,曾国藩派褚汝航、夏銮、彭玉麟杨载福领水师四营进逼岳州。7月24日,太平军迎战失利,连夜退守城陵矶要塞。8月9日,陈辉龙、沙镇邦、褚汝航、夏銮四人率部飞舟直抵城陵矶下,落入太平军早已设好的伏击圈内,全部被歼。曾国藩听到消息,伤心痛哭。8月11日,湘军塔齐布在战斗中杀死太平军猛将曾天养。太平军无心恋战,退守湖北。湘军于是水陆并进,乘势入鄂。太平军见湘军来势汹汹,于10月13日夜间弃城撤往田家镇。湘军于是占领武昌。咸丰帝得知湘军攻占武昌的消息,非常高兴,立即下旨任命曾国藩担任湖北巡抚,还对军机大臣说:“想不到曾国藩一个书生,居然能建立这样的奇功。”不过也有人提醒他说曾国藩的势力扩大对国家是个威胁。咸丰帝马上醒悟,打消把地方督抚大权交给曾国藩的念头。曾国藩收到让他担任湖北巡抚的圣旨时,假意推辞。然而曾国藩的辞谢奏疏还没送到北京,咸丰帝就改变了主意,只赏给他一个兵部侍郎的头衔,还倒打一耙,让他好好反省反省。曾国藩打下重镇不但没有得赏,反而受了一通训斥,实在有些悲哀。于是,他就想通过作战求胜以邀宠。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从武昌东下江西后,曾国藩指挥湘军陆师奔命作战于长江南、北两岸,佯攻坚城,精锐暗销,最后造成了湖口、九江水师溃败,败走南昌的被动局面。因为他逃奔南昌寄人篱下,反而与江西巡抚不断闹矛盾,最后还参奏陈迈。陈迈虽然被革职,可是这也增加了清政府对曾国藩的反感。最终,曾国藩被削除兵权。江西湘军陷入了群龙无首的混乱状态,正好为太平军第三次攻陷武昌制造了机会。公元1858年6月,太平军发生内讧。石达开率部离开天京进入浙江,连克数县。浙江全省告急。于是,胡林翼骆秉章向朝廷建议起用曾国藩支援浙江。咸丰同意了。7月13日,曾国藩接旨,实在高兴异常,17日就马上奔赴前线。8月,石达开率领部队进入福建。咸丰帝命令曾国藩改援福建。曾国藩屯军江西建昌。当时,太平军在安徽战场大获胜利。八月,陈玉成李世贤、吴如孝部攻占庐州。11月15日,陈玉成李秀成在庐州三河镇全歼湘军李续宾部。李续宾自杀,曾国藩的弟弟曾国华也被击毙。于是,清政府命令曾国藩进攻安徽。曾国藩在安徽的首要军事目标是安庆。安庆是天京在长江上游的最后一道屏障。攻下安庆,不仅能够乘势东下进攻天京,同时可以切断太平天国长江南北的物资来源。公元1860年春,曾国藩乘太平军回攻江南大营之机,向安庆发起了进攻。3月底,曾国藩命令曾国荃率领万人驻集贤关外,进逼安庆城下,另派多隆阿统军万人进攻桐城,阻击太平军的援军;又命令李续宜率万人驻青草塥为援兵。6月,湘军攻占枞阳,形成了对安庆的包围。此时,太平军再破清军江南大营,顺势东取苏州、常州。清政府大为恐慌,强制命令曾国藩从安庆撤围东下,救援苏、常。不料曾国藩说攻克安庆是收回南京的重要一步,拒绝撤围。6月8日,清政府见曾国藩按兵不动,就赏给他兵部尚书头衔,还让他兼任两江总督。8月10日,又让他担任钦差大臣,办理江南军务,大江南北水陆各军都归他节制。这下子曾国藩大权在握,终于可以大显身手了。为了打破湘军对安庆的包围,太平军在安庆外围与湘军进行了反复较量。1860年12月1日,李秀成部攻克黟县,距曾国藩祁门大营仅80里。而曾国藩身边只有3000防兵,他自料难活,连遗嘱都写好了。而李秀成却东走浙江,让曾国藩逃过一劫。1861年4月9日,太平军攻克景德镇,兵锋直指祁门。曾国藩的后援被切断,他悲观地再次写好遗嘱。不料,太平军与左宗棠交战失利,弃景德镇东走浙江。曾国藩再次保全了性命。8月,陈玉成调集大军合救安庆,5万大军入集贤关猛攻湘军。曾国荃指挥湘军拼死抵抗,同时,用数十万斤火药对安庆守军轮番炮轰。9月5日,曾国荃部轰倒安庆北门城墙,越壕攻入城中。曾国藩进驻安庆后,就开始休整部队,招募新兵,筹集军饷,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近代军事工厂安庆军械所,为进攻南京做准备。直到1862年3月,才开始进攻南京。他本着“欲拔根本,先剪枝叶”的战略方针,决定先进攻江苏、浙江,对南京形成大包围态势,然后分进合击,最后夺取南京。1864年3月,曾国荃部湘军对南京形成合围以后,便展开激烈的攻城作战。曾国藩多方筹措银两,补发欠饷,以稳定和鼓舞军心士气。经过4个月的苦战,湘军终于在7月19日攻破南京城。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功劳不小,被封为太子太保,并被授予一等毅勇侯,开了有清300年中“文臣封侯”的先例。

师夷长技以自强在镇压太平军的战斗中,曾国藩的谋略的确作用不小,不过也离不开武器的先进。随着镇压太平天国的深入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束,曾国藩意识到清廷内忧外患的形势已十分严峻了,这时候只有“自强”、“自富”才能解救朝廷的危机。于是,在攻克安庆之后,曾国藩就建立了安庆军械所。这就是洋务运功的开端。他常常对幕僚说:“自强的基本要务,一是革新政治,二是寻求人才。而目下最为急迫的工作就是学会西洋制造船炮的技术。一旦我们学会了船炮的制造,那么无论是与洋人和平相处或相互对敌,我们都可有所倚恃。否则,我们与洋人是没有道理可讲的。无论是仇视他们或感谢他们,终将落得一无是处。”因此,建立安庆军械所之后,曾国藩便决定以全力去制造轮船火器。当他听说无锡有两位奇才——徐寿、华蘅芳时,便请江苏巡抚薛焕四处访求。公元1861年12月,薛焕将徐寿、华蘅芳送至安庆大营。曾国藩曾对洋人独揽制造机器的技术、权力很是不满,一直图谋思考良策予以抵制。于是,他令徐寿在安庆创建机器局。在曾国藩的大力支持和徐寿、华蘅芳的努力下,安庆军械所在成立不足4年的时间里,凭借中国人自己的力量制造火器弹药,尤为可贵的是制造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木壳轮船,它标志着中国进入制造机器的新时期。中国的近代工业由此开始。曾国藩也认识到中国自造轮船军火的重要性,只有中国自身具有这种能力,才能摆脱外国的挟制,达到自立自强的境地。他一方面希望采购机器,一方面也在寻找其他的机会获取生产轮船军火的能力。公元1865年至1868年之间,在曾国藩李鸿章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终于完成了第一艘自造轮船。轮船逆水时速70华里,顺水时速120华里。这是中国人自己制造成功的第一艘真正近代火轮船。曾国藩亲自登轮,在长江中试航一遭,感到非常满意,命名为“恬吉”号。曾国藩又采纳容闳的建议在制造局之下附设兵工学堂,招收青年人入学,学习机械工程的理论与实践,培养各种工程人才。局中另设“翻译学馆”,专译有关制造机械船炮的西方书籍。译书的方式多数是由局中所聘西洋人口述,然后由精通绘图和算学的华蘅芳、徐寿等加以笔录。译成的书即交局中印刷所大量刊印,应各方需索,广为散布。同治末年,翻译学馆已译成书籍数十种,至光绪末年,则多达一百七十余种。翻译的范围也由机械船炮扩及各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及至军事、医药等书。国内各地对西学开始有所了解,大多数都是通过江南制造局所译西书而获得的。曾国藩事功之大,誉称晚清“中兴名臣”。从为官方面来说,他是清末一个难得的清廉之臣。他个人很开明,功成之后,湘军势力如日中天,他懂得功成身退之理,自请裁撤湘军数万人,消除了皇上的疑忌。此后他转而投入洋务运动,成为清政府最重要的地方洋务代表之一。曾国藩的个人修养堪称古典士大夫的道德楷模。他首先是个儒者,治家律己几近圣贤;其次,他也精通理学,曾经师从当时的理学大师唐鉴和倭仁曾国藩作为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对“乾嘉盛世”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洞若观火。受两次鸦片战争的冲击,曾国藩对中西邦交有自己的看法。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国,认为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并反对借师助剿,以借助外力为深愧;另一方面又不盲目排外,主张向西方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