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明朝 >  朱棣靠什么夺天下?又是靠什么来稳住天下的?

朱棣靠什么夺天下?又是靠什么来稳住天下的?

来源:历史知识网阅读:111

其实在传统社会里,一个政权是否牢固与民心向背并没有过分直接的关联,绝不像孟夫子所说的“得人心者得天下”,它更多更直接的与是否掌握军队有关,换言之,谁掌握了枪杆子谁就掌控天下。建文帝政敌朱棣之所以能夺得天下,最关键的原因不是他多得人心——试想一个灭人“十族”、活剥人皮、挖人祖坟和轮奸别人妻女的魔鬼怎么会得人心?由此追问下去:那朱棣靠什么夺天下?又是靠什么来稳住天下的?(前提是只要它对占据人口多数的普通老百姓不过于暴虐)

答案还是军事武力或言枪杆子!不过对于这样的答案,有人可能要质疑了:建文帝在位时,军事武力绝对优势掌握在他那里,而不是在朱棣手中呀,怎么能说朱棣是靠掌握军事才得了天下的?我想,这里边至少有三个方面需要说明的:

第一,朱棣最初“靖难”的主要资本就是他“老爸”给的护卫军事势力和特殊的军事优惠权,虽说建文帝上台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随即对燕王府的军事势力进行了抽调和分解。但这是表面上的,其实朱棣造反早在洪武二十三年时就已经起意,并开始有所秘密准备,真可谓蓄谋已久又树大根深。而从他逆杀封疆大吏张昺、谢贵那一刻起与随后打出的“靖难”大旗和一夜之间占据北平城等相关事情来看,皇位争夺战争正式开始时建文朝面临的政治与军事形势已经是相当之严峻。

第二,朱棣夺得天下是靠军事赌博赌来的。打了近四年的“靖难”战争,一直到建文三年底和建文四年初时,经人提醒,高皇帝的这位“好儿子”才领悟到,成功的秘诀不是一城一池一地的争夺,关键的关键还在于利用建文朝廷军队重兵在外、京师空虚之际,直趋南京,占据帝国的心脏地区,然后号令天下。至于全国臣民如何反应?

第三,朱棣自起兵造反那一刻就满口谎言,颠倒黑白,混淆视听,忽悠了全国臣民。当然这种政治家的忽悠伎俩也没什么新鲜的,自古以来,夺得皇帝宝座或占据高位者多非善主,要么卑鄙龌龊,阴谋多多,既强词夺理又巧施粉饰,糊弄小民;要么巧舌如簧、拉大旗作虎皮,欺世盗名,等到了功成名就之时再进行“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甚至对自己不雅的长相也要进行极度的“矫正”与美容,大明开国君主朱元璋就是这么一个典型。那么他的所谓的“好儿子”朱棣呢?简直就是朱元璋的克隆产品!就实而言,在治国才能方面他还赶不上自家的老爷子,但在欺世盗名方面可要比父皇强出百倍、千倍。

建文元年(1399)七月初七日,朱棣把将士们召集在一起,举行起兵誓师仪式,正式打出“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他慷慨激昂地对“靖难”将士说:“我,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嫡子,国家至亲。受封以来,惟知循分守法。今幼主嗣位,信任奸宄,横起大祸,屠戮我家。我父皇母后创业艰难,封建诸子,藩屏天下,传续无穷。一旦残灭,皇天后土,实所共鉴。《祖训》云:‘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必训兵讨之,以清君侧之恶。’今祸追予躬,实欲求生,不得已也。义与奸恶不共戴天,必奉行天讨,以安社稷。天地神明,昭鉴予心。”

在这200字不到的“靖难”誓言中朱棣瞒天过海地撒了两大谎:

第一大谎,说自己是嫡出的,言下之意自己有继承皇权的天然优势与优先资格。至于他到底是不是呢?中国臣民向来很听上面的话,只有肚子吃饱就没有更多的要求,绝没有像古希腊人那样对“绝对真理”的理性追求。所以说朱棣也就根本用不着担心下臣或小民们向他讨要他是高皇帝嫡子的证明看看。在一般人的眼里,管他是不是嫡出的,反正都是高皇帝的皇子就行,就连建文铁杆支持者铁铉治下之人似乎也曾这么认识的。在济南市民向朱棣递交的诈降书中曾这样说道:“谁非高皇帝子?谁非高皇帝臣民?”虽说名义上是诈降书,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看出当时普通人还真可能弄不懂朱棣到底有没有继承皇位的合法依据?

第二大谎,说自己“受封以来,惟知循分守法。”那么朱棣真的守法了吗?明代官史已被粉饰得漂漂亮亮了,不过出乎朱棣及其子孙意料的是朝鲜《李朝实录》中却留下了这样的记载:

洪武二十三年老皇帝朱元璋和皇储朱标都活得好好的,朱棣这般“倾意”善待朝鲜使者,究竟为何?据《李朝实录》所载,朝鲜人似乎比当时的明朝国人看得更清楚:“(燕)王有大志,其殆不在外藩乎!”这话说得再白一点,就是讲当时朱棣就起意要谋反并在暗中准备着。明成化年间苏州太仓籍进士陆容在他的笔记中也有相类的记载。密谋造反是传统社会里“十恶不赦”重罪中最为严重的犯罪,可到了朱棣的嘴里却变成了“受封以来,惟知循分守法。”

由此说来,在传统社会里政治家说的话人们千万别当真,而所谓的“正史”、“官史”更不可盲信!不过这是我们后人经过理性思考和反复研究后得出的结论,可600年前的当朝人与寻常百姓哪会顾得上这么多,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铁定真理”铸成了既定的历史,这或许就是从建文转向永乐那段非常历史的比较妥帖的注释吧。由此可以这么说,政治场有时堪称野兽角斗场,而在明初的那场政治群兽角斗中,不具备政治野兽特性的建文帝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个悲剧性的失败者。那么失败了的建文帝究竟下落何处?

(四)

建文帝最终下落何处?这是大明帝国第一号谜案。从朱棣“靖难”成功那天起,人们一直在寻找建文帝的最终的下落之谜。

目前为止,海内外有关建文帝下落的说法可能不亚于200—300种,笔者秉着兼容并包的理性态度曾在2008年制作了《明清以来有关建文帝出亡各地主要学说简表》,放在2009年3月出版的《大明帝国:从南京到北京》之《文弱的书生皇帝朱允炆卷》的第6章内,引起了海内外广大朋友的普遍关注。

但就实而言,在这么多的建文帝最终下落之谜的“学说”中有着十分浓烈的非理性成分。尤其是近年来,各地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大打历史旅游品牌,什么样的历史人物都可能挖出来,哪怕是坏蛋或文学虚构的人物,都成为了地方政府争抢的“宝贝”。最令人可笑的是有两个地方为了抢大淫棍西门庆的故里而几乎对簿公堂。那么对于历史上的好皇帝朱允炆就更不用说,谁都争着要。凡是发现老祖宗留下的某个不认识的“宝贝”,就用建文帝御物这个帽子罩着,甚至还有所谓的祖传家谱一类,言之凿凿。更有个别媒体记者可能从来也没读过《明史》或《明实录》一类的基本明史史料,就能以他的常理来判断某物是否与建文帝有关,这实在是让人大开眼界!

其实有些所谓的文物、古物,只要读点历史的人都会知道。曾经有地方上抬出一枚螭首官印来,说是建文帝御宝。明眼人一看便知其假,无论是《明实录》还是《清实录》,对于礼制的记载都十分清楚,皇帝御宝是用龙的,也只有皇帝才能用这。螭首章印肯定是由比皇帝级别低的人使用,所以某地一抬出螭首官印来,道里人便知其在炒作。地方上在炒作,学术界也不甘寂寞,有些人明明知道就不说,或者绕着弯子说废话,什么也说不死,什么也不肯定、也不否定,由此造成了建文帝下落之谜的“学说”越来越多,越来越让人眼花缭乱。

在建文帝出亡各地说中,笔者先前觉得“苏州说”相对证据充分一点,不过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2009年夏秋之交起应福建宁德地方政府的邀请,笔者与南京大学潘群教授等多次前往当地去考察,发现那里的古墓、袈裟与建文帝有着较多的联系,随后便力主“宁德说”。对此,中国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和新闻、综合等频道都予以了报道;而后承蒙中央电视台的厚爱,我与潘群教授等做客《科学教育》频道的《百科探秘》栏目,讲述我们的考古发现。几乎与此同时,与我和潘群教授素昧平生远在美国的华人记者柯伊文先生赶写了新闻稿,分别发给全球1400多家新闻媒体,建文帝出亡宁德说就此开始为海内外人们所熟知。详细内容,请读笔者的另一专著《破解大明第一谜案》。

(五)

再说本书初版于2009年1月,原名为《大明帝国:从南京到北京》之《文弱的书生皇帝朱允炆卷》,当时正值全国各地历史文化讲座特别热之际,笔者有幸受邀南京电视台、江苏教育电视台、安徽电视台、南京市委宣传部“市民学堂”和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人文讲堂”等单位与机构,主讲中国历史与文化,常常应接不暇,因而原书稿是在无数个不眠之夜里赶写而成的。若从单句和叙述来看没什么问题,书的发行量也挺大的,但事后自己读读,总感到遗憾多多,老想着能否及早修订一番。2009年夏秋第二次、第三次印刷时,我曾想做个整体性的大修改,但实在没有时间,因为好多地方还等着要书呐。一晃四五年过去了,接到东大出版社朋友的电话,说他们打算整合我的《大明帝国》系列,重新出版,且为全媒体出版。我感到这既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又有无限的压力,但无论如何我得抓紧时间,对《朱允炆卷》做个整体性大修订。如今修订的稿子已经出来,除了基本骨架没变外,增加了第1章《明宫“淫魔”与历史谜团》,大修了第7章《建文“蒸发”与谜案追踪》,第2章至第6章主要在文字上做了大修改,之所以这样:第一,防止“盗版”。说起这事十分让人愤懑,现在我们社会中的有些人为了迅速地“脱贫致富”居然明火执仗地盗用别人的研究成果(最令人气不过的是连引用研究成果的作者也不署名),据说还要做大做强,一点也不脸红。发生在文明古国里的这种事比比皆是,笔者反而倒为其感到害臊,文明古国里的某些文人之文明都不知丢到哪儿去了?倒是人家没多少建国史的老外文明之举让人感慨不已——前不久美国一位著名的汉学家想要参用笔者在澳门发表的论文内容,到处寻找笔者的联系方式。中外之间的差异仅此而已?第二,力求更加正确,更加完善。2009年版的《朱允炆卷》相对粗糙,有很多史料出处注释来不及进一步核实到位,仅仅大致注一注。这次修订版做了细化,便于研究者检验、审阅;第三,力求更加全面化。建文帝研究如果仅从朱允炆个人生涯角度来讲,就以他的出生到最后出亡大致勾勒清楚就行了,但事实上有关建文的事情贯穿有明一代,延续到清代和民国,甚至现代。明朝后来的皇帝都是明成祖朱棣的子孙,他们看待建文帝问题不可避免地戴着有色眼镜(万历帝似乎除外)。清代按理说应该好的一点了,但入清后有关朱三太子的下落问题困扰了清初统治者,因此在看似简单的建文帝问题实际上却十分复杂,为了给读者朋友一个完整的了解,本次修订增加了第1章。另外,考虑到原书名字较长,不易记忆,此次修订正式更名为《大明帝国》系列之④⑤《建文帝卷》(上、下)。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