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明朝 >  怎么评价洪承畴?明之干将清之降臣是非忠奸列贰臣

怎么评价洪承畴?明之干将清之降臣是非忠奸列贰臣

来源:历史知识网阅读:570

洪承畴(1593~1665),字彦演,号亨九。福建南安人。洪承畴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二十二日。斯时,其父熙家境贫寒,外出谋生,母亲傅氏被父母接回娘家居住。洪承畴就是出生在丰州锦田村外祖父傅员外家。

万历43年(1615年),洪承畴23岁时,考中19名举人。第二年考中二甲第17名进士。洪承畴从此进入仕途,历官刑部主事,朗中,两浙提学道佥事,江西兵备道按察副使。天七年,任陕西督粮道参政。崇祯三年,洪承畴迁延绶巡抚,征剿农民起义军。四年,任陕西三边总督,于陇东晋西追剿义军。七年,授兵部尚书,总督关外五省军务。十一年,率部于潼关南源大破义军,李自成败走商洛山中。这十年间,洪承畴转战北国沙场,采取集中兵力,逐个围歼战术,大挫义军,为明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十二年,洪承畴又授蓟辽总督,成为明末重臣。

崇祯十三年,清太宗率兵包围锦州,边关告急。十四年,洪承畴授命率八总兵,十三万军队,一年粮草,出山海关驻镇宁远,往救锦州。洪承畴主张且战且守,步步为营,令敌自困,然后解围。而兵部尚书陈新甲别有用心主张速战解围,并派张若麟任监军,从中作梗,洪承畴难以从容布阵。加上粮草被劫又无援军,兵无斗志。总兵王朴率部先逃,各军纷纷奔命,又遭清军伏击,损失惨重,退守松山。洪承畴被困松山城达半年之久,粮尽援绝,处境艰难。十五年二月十八日夜,松山城守副将夏承德与清军密约为内应,松山城破,洪承畴被俘。

洪承畴被送到盛京,清迁命其剃头易服投降,洪承畴拒不剃头,延颈承刃,“只求速死”,且又绝食七日,仍然“求死不得”。原因是皇太极接受范文程、张存仁的意见,一心想争取洪承畴归顺,礼贤恩厚,亲临囚室,解貂裘衣之。洪承畴经多方面揣摩,眼见明廷政治腐败,无可挽回。又看到清廷勃勃兴起,两朝之君襟怀两样,以清代明,大势所趋。即表归顺之意。但有两年时间,洪承畴仍在观测时局变化,不任官,不为清廷效劳。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攻进北京城,崇祯帝吊柳树,洪承畴看到明王朝已将彻底崩溃,为了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减少生灵涂炭,才决心为清廷统一中国效力。

洪受到了满州首领皇太极即后来的太宗皇帝的厚待,但在以多尔衮为首的清廷于1644年北京定都之前,未曾任官。洪在顺治元年(1644)清军入关年52岁时授大学士;顺治二年,洪授命以“招抚江南”衔往南京,但实际职责是为勒克德浑及博洛及其他南征各军筹饷和供应粮草。顺治三年初,南明唐王政权的大学士兼领安徽各军的黄道周被清军俘虏并处以死刑,洪是主持者。有不少在江南领导抗清的明朝官吏和明朝宗室遭到他的镇压。但是洪永畴却经常受到满族官员的怀疑,多次被指控与明廷有秘密联系。在南京的三年间,他右目失明,顺治四年左目亦近失明。其时洪承畴父卒于福建原籍,洪承畴请奔丧获准。但守制期未满,又受命复任大学士,洪承畴遂于顺治五年偕母返京。顺治八年,曾兼理都察院数月。为了对该官署进行改革,他同陈名夏和陈之速曾进行密议,结果三人皆被指为蓄意谋叛。洪承畴又因私进其母归里不曾奏报再受弹劾,尽管如此,洪永畴仍被准许留任。

顺治九年,洪承畴母亲年于福建,但洪承畴未获准离任守制。同年,清军在广西、湖南、四川诸省与南明将领李定国孙可望交战失利,北京朝廷颇为忧虑。孔有德的死讯使年轻的世祖皇帝决意派一强将出任南方清军的主帅。于是选中了洪承畴,授其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五省总督之职,统领五省文武官员,加太保,衙署设在长沙。不久南明内部内讧,孙可望李定国所败,于顺治十四年末降洪,吴三桂自四川,赵良栋自广西,洪承畴亲领汉军组成第三路自湖南出发,并与各旗所部满洲军队会师。

清兵在数月之内便占领贵州并迅速开入云南,而洪承畴则驻守贵阳以筹措军饷,顺治十六年初,明桂王朝廷所在地——云南首府亦被攻克,桂王逃往缅甸。洪承畴似乎有意不愿听从清廷之命去穷追明军,而以年迈体弱和目力不济为借口乞请返京,所请获准。吴三桂遂受命去征剿最后一位明王。

洪承畴顺治十七年抵北京,任大学士一年余。顺治十八年五月,即世祖皇帝驾崩后三个月,他获准致仕。尽管他是清朝征服中原最得力的干将之一,清廷却仅仅授予了他较低的世职——三等轻车都尉。有些史学家认为,对洪承畴的这种冷遇,如前所述,是由于他曾拒绝在云南继续进兵。洪承畴卒于康熙四年(1665),谥“文襄”。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