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明朝 >  黄权的一生三次易主,关于他的评价如何??

黄权的一生三次易主,关于他的评价如何??

来源:历史知识网阅读:675

三姓家奴意在讽刺反复无常,不忠不义,以身侍贼的人。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三姓家奴是出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的典故,特指吕布。意在讽刺反复无常,不忠不义,以身侍贼的人。虽然这句贬损人的话,是罗贯中《三国演义》小说的杜撰素材。但是,在《三国志》等正史中,吕布确实符合三姓家奴的评价。在东汉末年,吕布原为丁原部将,被唆使杀害丁原归附董卓,与董卓誓为父子,后又被司徒王允唆使诛杀董卓。旋即被董卓旧部李傕等击败,依附袁绍,又被袁绍猜忌,依附张杨。在此之后,吕布又在徐州对刘备恩将仇报,最终被曹操处死。值得注意的是,在汉末三国时期,说到改换门庭,显然不止吕布一人,比如黄权就两次改换门庭。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跟了几个主公,为什么吕布被人骂,黄权却被人夸呢?

首先,黄权年轻时任巴西郡吏,后来益州牧刘璋征召为主簿。由此,对于益州牧刘璋来说,可以说是黄权的第一个主公。公元214年,刘备平定益州之地,而益州牧刘璋则在这场较量中落败。于是,刘备成为黄权的第二个主公。夷陵之战中,刘备以其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进攻。刘备伐吴败还,而归途隔绝,黄权不得归,无奈之下率部降魏。在此基础上,魏文帝曹丕,成为黄权的第三个主公。所以,和吕布一样,黄权也曾不止一次改换门庭,也即跟了几个主公。但是,历史却对黄权似乎抱有同情,比如《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黄权“弘雅思量”,而著有《三国志评》的史学家徐众,以“既忠谏於主,又闭城拒守,得事君之礼”的评论肯定黄权

基于此,在历史上,吕布被骂“三姓家奴”可谓家喻户晓了,但是,对于黄权的评价,则是以夸赞居多,甚至可以说黄权未失忠义之名。究其原因,显然是因为二者在改换门庭上,确实存在截然不同的动机和行径。一方面,就吕布来说,在东汉末年,吕布原为丁原部将,被唆使杀害丁原归附董卓,与董卓誓为父子。对此,陈寿在《三国志》中记载:“卓以布见信于原,诱布令杀原。布斩原首诣卓,卓以布为骑都尉,甚爱信之,誓为父子。”由此,对于吕布来说,之所以背叛丁原,并且杀害丁原,直接原因就是董卓的利益许诺,这无疑是吕布见利忘义的性格体现。在此之后,吕布又被司徒王允唆使诛杀董卓

众所周知,此时,吕布名义是董卓的义子,在古代历史上,义子对于义父,自然也是要讲究孝道,所以,这是吕布不忠不孝的体现。进一步来说,汉朝“以孝治国”,比如曹操就是举孝廉出身的。因此,不忠不孝的吕布,自然在汉末三国时期没有什么正面的评价了,也即被世人所鄙夷。公元194年,被曹操击败转而去依附徐州刘备。对此,刘备不顾关羽张飞等人的劝告,执意接纳了落魄中的吕布,这是刘备对于吕布的恩情。但是,不久之后,吕布又趁刘备袁术作战时袭取了徐州,这是吕布“恩将仇报”为人的体现。也即吕布背叛原先的主公,要么直接斩杀原先的主公,要么是令原先的主公损失惨重。

最后,另一方面,和吕布相对应的是,公元212年,刘备攻打益州时,各郡县大都望风归顺,只有黄权闭城坚守。等到刘璋投降后,黄权才向刘备归顺,刘备封他为偏将军。和黄权相对应的是,张松法正孟达等人则是早早背叛了刘璋。到了夷陵之战中,刘备以其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进攻。刘备伐吴败还,而归途隔绝,黄权不得归,无奈之下率部降魏。此时的黄权,因为归途被截断,只有投降东吴和曹魏两个选择,在这两个选择中,黄权归降曹魏,而不是刚刚击败蜀汉的东吴,显然是刘备可以理解的行为。

并且,黄权背叛蜀汉后,刘备却说:“是我对不起黄权黄权没有对不起我。”也即黄权的无奈之举,不仅获得了魏文帝曹丕的尊重,也获得了原先主公刘备的谅解,甚至刘备还对黄权抱有歉意,这是吕布从来都没有的情况。并且,黄权的改换门庭,基本上是将对原先主公的损失降到了最低,而吕布则是通过出卖主公,以此获得更大的利益,所以,吕布被骂三姓家奴,而黄权则未失忠义之名。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