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明朝 >  探究唐伯虎的另一面,他真的看透人生了吗?

探究唐伯虎的另一面,他真的看透人生了吗?

来源:历史知识网阅读:469

唐寅,字伯虎,今苏州人士,明朝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唐伯虎自幼聪颖过人,熟读四书、五经、通史,精通诗文、绘画,与同一时期的祝允明、文徽明、徐祯卿并称为“江南四大才子”。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唐伯虎年方十六,便以苏州府试第一的成绩考中秀才,名声远扬。祝允明的《唐子畏墓志铭》里这样记载,“童髫中科第一,四海惊称之。”但与此同时,恃才傲物的本性已经初露端倪。

按照当时的科举考试制度,中了秀才之后需要经过录科考试才能参加乡试。唐伯虎竟然在录科考试期间与好友张灵宿妓喝酒,以致受人诟病,名落孙山。后来经友人多方求情,才获得参加乡试的资格。

弘治十一年(1489年),唐伯虎参加乡试,又以应天府乡试第一的成绩考中举人,又一次让他名噪一时,而他那放荡不羁的性格已经暴露无疑,甚至连自己的朋友都看不下去。

夫谓千里马,必朝秦暮楚,果见其迹耳。非谓表露骨相,令识者苟以千里目,而终未尝一长驱,骇观于千里之人,令慕服赞誉,不容为异词也。

这是祝允明规劝唐伯虎的原话。意思是说,千里马应该具有千里马的品质,不能因为一时的成就就得意忘形,忘乎所以。

子畏(唐寅)之才宜发解,然其人轻浮,恐终无成。

这是文徽明的父亲对唐伯虎的评价。意思是认为唐伯虎过于轻浮,可能会终无所成。但是,面对朋友们的规劝,唐伯虎并不领情,甚至以绝交作为回应。殊不知,一年以后,因为这种性格带来的厄运就让他坠入了无底深渊。

弘治十二年(1499年),唐伯虎入京参加会试,本以为自己可以连中三场第一,但最终却因为“科场舞弊”而被贬为吏。这件事情甚是复杂,唐伯虎到底有没有作弊,说来话长。

臣闻士大夫公议于朝,私议于巷:翰林学士程敏政假手文场,甘心市井,士子初场未入而《论语》题已传诵于外,二场未入而表题又传诵于外,三场未入而策之第三、四问又传诵于外。江阴县举人徐经、苏州府举人唐寅等狂童孺子,天夺其魄,或先以此题骄于众,或先以此题问于人。

这是《明孝宗实录》里记载的户科给事中华昶的奏文。这篇奏文其实揭示了这场“科场舞弊”案的起因:给事中华昶风闻言事,指出翰林学士程敏政私漏考题,体现就是徐泾、唐寅等人或拿考题在众人面前炫耀,或者请问与人。

此案一波三折,最终真相渐渐浮出水面。事情的起因是徐径和唐寅在来京之时仰慕程敏政的学问,曾花钱向他求学,程敏政当时还不是考官,等到程敏政做了主试之后,所出题目间接涉及到了曾经所讲的内容。

其实,这本来属于一种正常现象,在严格意义上讲,我们甚至不能认为这是作弊。但真正的问题出在唐伯虎和他的粉丝徐径身上,他们得了便宜还卖乖,在考试之后竟然在众人面前恣意炫耀,忘乎所以,最终才酿成了这一悲剧。

关于明代的官员选举制度,《明史选举志》称“进士为一途,举、贡为一途,吏员等为一途”。但是实际上进士与举、贡都要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再加上举荐除了洪武年间盛行,后遭废除,所以明代选官制度只有科举和吏员二途。

但是,在科举考试出身与吏员出身二者中,科举考试出身是占绝对优势的,被视为“正途”,受人追捧。而吏员入任则被视为“杂流”,受人轻视,他们主要由平民、管办考试的淘汰者、有过失的官员等充当。因此,弘治十三年(1500年)堂堂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被贬为吏却耻于就职就不难理解了。

一年之余的游山玩水之后,唐伯虎返回到姑苏金阊门外的桃花坞,以卖文画为生,纵情于酒色之间。弘治十八年(1505年),作就了名篇《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在这篇名作里面,唐伯虎主要表达的是自己向往个体自由,甘愿贫困,而不愿追逐功名利禄的归隐心态。而且他还认为好像只有自己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别人似乎只看到了表面,没有看透人生。但实际上,唐伯虎真的看透了吗?我们还得再往后看。

正德二年(1507年),宁王朱宸濠就贿赂刘瑾、钱宁等内臣,恢复宁王守卫,蓄养亡命之徒,伺机密谋造反。但是造反毕竟是大事,因此,各方面都在准备之中,特别是人才。

正德九年(1514年)秋,那个曾经宣称自己“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的唐伯虎竟然应了宁王重金聘请。那么,我们还能说,唐伯虎真的看穿了吗?他还执意嘲笑别人看不穿吗?

宁王宸濠厚币聘之,寅察其有异志,佯狂使酒,露其丑秽。宸濠不能堪,放还。

这是《明史·唐寅传》对他的这段经历的记载。曾经的江南四大才子,可以为了名节耻于就职于吏员,到了现在可以只要活着就可以毫不顾忌自己的形象和名声。

这么说,或许很残忍,但只有这么说,才能称得上真实!我们没有办法因为他是才子就认为他的人生态度有多么完美。我们也没有必要因为他是才子就认为他的人生追求多么高尚。

甚至,可以这么说,如果抛去才子的成分,唐伯虎和不少普通大众的区别恐怕并不算大:年轻的时候,放不下面子,为了名节可以抛弃若干的利益;中年的时候,为了名利可以抛弃自己的所谓的人生信条;当名声、利益和生命发生冲突的时候,义无反顾地保护自己的生命。

因此那个桃花坞里的桃花仙,其实,并未看穿。他其实也有普通大众的真实一面。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