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字共有2个读音: [xiān|xiǎn]
汉字:鲜
读音:xiān|xiǎn
部首:[鱼] 鱼字旁
笔画:总笔画:14 部外:6
异体字:鮮鱻尟尠䲆
字形结构 :左右
统一编码:基本区U+9C9C
其它编码:五笔:qgud|qguh 仓颉:nmtq 郑码:ruc 四角:28151
笔顺编码 :35251211431112
笔顺笔画 :ノフ丨フ一丨一一丶ノ一一一丨
笔顺名称 :撇 横撇/横钩 竖 横折 横 竖 横 提 点 撇 横 横 横 竖
1.新鲜:鲜花。鲜肉。
2.明丽的:鲜红。鲜艳。
3.(味道)美好:味道很鲜。
4.鲜美应时的食物:时鲜。尝鲜。
5.古指生鱼:治大国,若烹小鲜。
[xiǎn]少:鲜见。鲜有。
详细字义
◎ 鲜
鮮、鱻 xiān
〈名〉
(1) (会意。从鱼,从羊。“鱼”表类属,“羊”表味美。本义:鱼名。出貉国)
(2) 假借为鱻。鲜鱼,活鱼 [live fish;aquatic food]
冬宜鲜羽。——《礼记·内则》。注:“生鱼也。”
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河上公注:“鲜,鱼。”
调鼎他年事,妙手看烹鲜。——宋· 张元干《水调歌头》
冬宜鲜羽。——《礼记》
(3) 又如:鲜眼(像鱼那样的圆眼);鱼鲜;海鲜;鲜脍(切细的鲜鱼肉);鲜鳞(活鱼);鲜羽(活鱼和活鸟)
(4) 鲜美的食物 [fresh food;delicious food]
惟君用鲜。——《左传·襄公三十年》
荐鲜知路近,省敛觉年丰。——唐玄宗《幸凤泉汤》
(5) 又如:时鲜;尝鲜;鲜肥(鱼肉类美味肴馔);鲜食(鲜活的食品);鲜杀(活杀的猎物)
词性变化
◎ 鲜
鮮 xiān
〈形〉
(1) 新鲜 [fresh]
炰鳖鲜鱼。——《诗·大雅·韩奕》
芳草鲜美。——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鱼腊鲜兽皆如初。——《仪礼》
根色鲜泽。——宋· 沈括《梦溪笔谈》
(2) 又如:屡见不鲜;数见不鲜;鲜食(新鲜的食品);鲜兽(新杀的禽兽)
(3) 鲜艳 [bright-colored;gaily-colored]。如:鲜妆(鲜明美丽的打扮);鲜衣(华美的衣服)
(4) 鲜明;明洁,洁净 [clear]
衣服常鲜于我。——《汉书·广川惠王越传》
(5) 又如:鲜色(清新美丽的颜色);鲜新(清新)
(6) 味美 [delicious;tasty]
饫肥鲜者。——明· 刘基《卖柑者言》
无鲜肥滋味。——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7) 又如:鲜爽(鲜美爽口);鲜脆(鲜美脆嫩);鲜香(鲜美芳香)
(8) 独特 [special]。如:她的行事作为就是很鲜,和别人都不一样
(9) 夭折的,早死的 [die (young)]
葬鲜者自西门。——《左传·昭公五年》
(10) 另见 xiǎn
基本词义
◎ 鲜
鮮、尠、尟 xiǎn
〈形〉
(1) 非常少,很不多 [little;rare]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大雅·荡》
原小则鲜。——《史记·货殖列传》
以约失之者鲜矣(由于俭约而犯过失的人很少)。——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宋· 周敦颐《爱莲说》
鲜不疫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鲜薄(微少);鲜言(寡言);鲜胄(后代少);鲜浅(浅鲜);鲜乏(缺乏);鲜少(很少)
词性变化
◎ 鲜
鮮 xiǎn
〈动〉
(1) 缺少;不足[lack;be short of]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李密《陈情表》
(2) 另见 xiān
基本字义
● 鲜
(鮮)
xiān ㄒㄧㄢˉ
新的,不陈的,不干枯的:鲜果。鲜花。鲜嫩。新鲜。 滋味美好:鲜美。鲜甜。这汤真鲜。 有光彩的:鲜明。鲜亮。鲜艳。 味美的食物:尝鲜。时鲜。 特指鱼虾等水产食物:海鲜。鱼鲜。 〔鲜卑〕中国古代北方民族。 姓。其它字义
● 鲜
(鮮)
xiǎn ㄒㄧㄢˇ
◎ 少:鲜为人知。寡廉鲜耻。
英语 fresh; delicious; attractive
德语 frisch (Adj),selten
鮮【卷十一】【魚部】
魚名。出貉國。从魚,羴省聲。相然切
(鮮)鮮魚也。出貉國。按此乃魚名。經傳乃叚爲新鱻字。又叚爲尟少字。而本義廢矣。从魚。羴省聲。相然切。十四部。
鮮【亥集中】【魚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相然切,音仙。魚名。出貉國。《禮·內則》冬宜鮮羽。《註》鮮,生魚也。
又《玉篇》生也。《書·益稷》暨益播奏庶艱食鮮食。《傳》鳥獸新殺曰鮮。《儀禮·士昏禮》腊必用鮮。《疏》義取夫婦日新之義。《左傳·襄三十年》唯君用鮮。《註》鮮,野獸也。
又《廣韻》潔也。《易·說卦》爲蕃鮮。《註》鮮,明也。
又《釋名》鮮,好也。《玉篇》善也。
又國名。《後漢·東夷傳》昔箕子避地朝鮮。
又《鮮?傳》鮮?者,依鮮?山,故因號焉。
又山水名。《水經注》北鮮之山,鮮水出焉。
又姓。《後蜀錄·李壽司空》鮮思明。
又鮮于,複姓。《風俗通》武王封箕子於朝鮮,其子食采於朝鮮,因氏焉。
又《廣韻》《集韻》?息淺切,音獮。《易·繫辭》故君子之道鮮矣。《釋文》盡也。
又《書·無逸》惠鮮鰥寡。《傳》又加惠鮮乏鰥寡之人。《疏》鮮,少乏也。《詩·鄭風》終鮮兄弟。《箋》鮮,寡也。《禮·中庸》民鮮能久矣。《註》鮮,罕也。
又少也。亦善也。《詩·邶風》籧篨不鮮。《箋》鮮,善也。《朱傳》少也。
又《爾雅·釋山》小山別大山,鮮。《疏》李巡云:大山少,故曰鮮。《詩·大雅》度其鮮原。《傳》大山曰鮮。《朱傳》鮮,善也。
又《正韻》與獻同。《禮·月令》天子乃鮮羔開冰。《註》鮮當爲獻,聲之誤也。
又與犀同。《前漢·匈奴傳》黃金犀毗一。《註》師古曰:犀毗,帶鉤也。亦曰鮮?,亦謂師氏,總一物也,語有輕重耳。
又《集韻》私箭切,獮去聲。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