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绶怎么读 绶的意思

【绶】字共有1个读音: [shòu]

基本解释

汉字:

读音:shòu

部首:[纟] 绞丝旁

笔画:总笔画:11 部外:8

异体字:

字形结构 :左右

统一编码:基本区U+7EF6

其它编码:五笔:xepc 仓颉:vmbbe 郑码:zpwx 四角:22147

笔顺编码 :55134434554

笔顺笔画 :フフ一ノ丶丶ノ丶フフ丶

笔顺名称 :撇折 撇折 提 撇 点 点 撇 点 横撇/横钩 横撇/横钩 捺

【绶】字的意思

一种丝带(旧时多作拴印或佩玉之用)。

【绶】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綬 shòu

〈名〉

(形声。从糸( mì),受声。本义:丝带。古代用以系佩玉、官印等。带的颜色常用以标志不同的身分与等级) 同本义 [ribbon attached to an official seal or medal]

,绂维也。——《说文》

绂谓之。——《小尔雅》。按,者,组带之大名。

掌帷幕幄帟之事。——《周礼·幕人》。司农注:“组所以系帷也。”

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礼记·玉藻》

古者君佩玉,尊卑有序。及秦,以采组连结于繸,谓之。——《董巴舆服志》

守邸与共食,食且饱,少见其。——《汉书·朱买臣传》

怀黄金之印,结紫于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又如:带(系印信用的佩带);笥(盛印的箱箧);囊(古代官吏系在腰间盛的口袋);花(花名。蔓生如,故名)

【绶】字的基本解释

(綬)

shòu ㄕㄡˋ


一种丝质带子,古代常用来拴在印纽上,后用来拴勋章:印带。

英语 silk ribbon attached as a seal

法语 sceau,charge

【绶】字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綬【卷十三】【糸部】

韍維也。从糸受聲。植酉切

说文解字注

(綬)韍維也。韍古文作市、韠也。韍維、謂所以維韍者。釋器曰。璲、瑞也。此謂玉瑞也。又曰。璲、綬也。郭云。卽佩玉之組。所以連繫瑞者。因通謂之璲。古者韍佩皆系於革帶。佩玉之系謂之璲。俗字爲繸。又謂之綬。韍之系亦謂之綬。爾雅渾言之。許析言之。言韍可以該佩也。謂之綬者、韍佩與革帶之閒有聯而受之者。故曰綬。玉藻曰。天子佩白玉而玄組綬。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組綬。大夫佩水蒼玉而純組綬。世子佩瑜玉而綦組綬。士佩瑌玟而縕組綬。孔子佩象環五寸而綦組綬。是其制也。司馬氏輿服志曰。五伯迭興。戰兵不息。於是解去韍佩。畱其係璲。以爲章表。故詩曰。㻆㻆佩璲。此之謂也。至秦乃以采組連結於璲。光明章表。轉相結受。故謂之綬。漢承不改。夫大東所言。其時未嘗去玉。綬見玉藻、爾雅。非至秦漢乃有此名。古之所謂綬者璲也。秦漢之縌也。秦漢之所謂綬者、所以代古之韍佩也。非古之綬也。然則許曰綬、韍維也。又曰組、綬屬也。此古之綬也。又曰縌、綬維也。緺、綬紫靑色也。綸、靑絲綬也。此秦漢之綬也。秦漢改韍佩爲綬。遂改綬爲縌。此名之遷移當正者也。从糸。受聲。殖酉切。三部。

【绶】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綬【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殖酉切《集韻》《韻會》《正韻》是酉切,?音受。《說文》綬韍,維也。《玉篇》綬,組也,綸紱也。《急就篇註》綬,受也,所以承受印環也。亦謂之璲。《後漢·輿服志》韍佩旣廢,秦乃以采組,連結於璲,光明章表,轉相結受,故謂之綬。《漢官儀》綬,長一尺二寸,法十二月,廣三尺,法天地人也。

又《周禮·天官》幕人掌帷幕幄帟綬之事。《註》綬,組綬,所以繫帷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承呪切,音授。義同。

热搜汉字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