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汉朝 >  萧何“自污”的故事:萧何的政治生涯

萧何“自污”的故事:萧何的政治生涯

来源:历史知识网阅读:247

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最后以项羽兵败自刎终结,刘邦终于像秦始皇一样,成了至尊至贵的皇帝。

接下来便是论功行赏了。

文臣武将一个个睁大眼睛,争说自己功劳如何如何,闹得不可开交。刘邦快刀斩乱麻,先封萧何为酆侯,食邑八千户。翘首以盼的众将领议论纷纷,说这个封赏太不公平,最后去找皇上说理:“我们披坚执锐,多的身经百余战,少的也有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有差。萧何不曾有汗马之功,留在关中,操持文墨,发发议论而已。如今却先封了他八千户,是何道理?”

刘邦冷笑一声,问:“你们知道打猎吧?”

众将摸不着头脑,你看我,我看他,末了,说:“知道。”

“知道猎狗吗?”

“知道!”众将又是一声呐喊。

“打猎,逐鹿捕兔的是猎狗,指挥猎狗追捕的是猎人。”刘邦话锋一转,指向诸将,“你们只能逐鹿捕兔,一群功狗而已。人家萧何,谋略策划,是一个功人。况且,你们一般都是一人追随我,多的也不过两三人。而萧何让他的家族数十人跟我出生人死,这份功劳,我是不会忘的。”

众将虽心中不服,但也不敢再说什么。

过了不久,刘邦与群臣讨论勋臣的位次,众将都说曹参勇冠三军,身上的箭伤刀疤就有七十多处,战功最为显赫,应排在第一。曹参战功卓著,刘邦是知道的,但在心里,他还想以萧何为第一,只是不便说出口。这时,有个叫鄂千秋的,人很机灵,看出了刘邦的心思,站出来替萧何争功,说曹参野战略地,只不过一时之功,少几个像曹参这样的人物,也无碍汉家帝业;萧何坐镇关中,筹措粮草、兵马,供给前线,使皇上能放手与项羽角逐,此乃万世之功,应以萧何为第一,曹参第二。众将面面相觑,刘邦却高兴得心花怒放,趁机宣布萧何为功勋第一,特赐他人朝不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这种殊荣,后来的霍光王莽梁冀曹操司马懿等等,也曾荣膺。但是,他们已是不臣之臣。刘邦意犹未尽,又增封萧何两千户,以报答当年萧何多送他二百钱盘缠;又封了萧何父兄子弟十余人食邑不等。

公元前197年九月,陈稀举兵反,刘邦御驾亲征,命萧何协助吕雉留守长安,淮阴侯韩信试图与陈稀里应外合,在长安举事。翌年正月,萧何吕雉擒杀韩信,然后派人北上,报告远在邯郸前线的刘邦刘邦夸赞了萧何一番,接着派人赶回长安,宣布他的嘉奖令:晋升萧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增派五百名卫士,由一名都尉率领,加强对相国的保卫。与丞相相比,相国的职权没有什么变化,所不同的只是印绶不一样,丞相是金印紫绶。相国是金印绿绶;从名称上说,相国更尊贵一些。加上新封的五千户,总数已达一万五千户。经过长期的战乱,汉初人口锐减,曲逆(今河北完县)昔日有数万户,却后余生者仅五千户,刘邦见了还惊叹不已,说除了洛阳,就数曲逆富庶了。萧何的食邑,至少在三四个县。相府有卫士,人数不详,现在又加派五百人,对一个臣子来讲,这是难以想像的殊荣。消息传出,留在京城的大小官员纷纷来道贺。

就在相府一片喜庆时,召平却前来吊唁,此君秦时是东陵侯,富贵一时,秦亡,他的侯爵也没了,以种瓜为生,种的瓜很有名,人称“东陵瓜”。萧何活得好好的,为何却来吊唁?他解释说:“相国大难临头了!您想一想,皇上征战在外,您留守京城,没有枪林矢雨,却给您增加卫士,这是何故?那是因为淮阴侯谋反,皇上对您也放心不下。增派卫士,不是来保护您的,是来监视您的。如果相国上书辞谢封赏,再把家产全部捐出来,以助军用,皇上就会转忧为喜。”

萧何依言而行,果然博得刘邦的欢心。

不过,仅仅过了七个月,萧何又遇上了一次“信任危机”。这年七月,淮南王英布举兵造反。消息传到长安,刘邦正在病中,此时他已六十一岁了,多年的戎马生涯,使他的健康受到了损害,这次他不打算御驾亲征,准备让皇太子刘盈挂帅。

此时的刘盈,地位不稳,刘邦最宠爱的戚夫人大吹枕边风,要刘邦立他的儿子刘如意为皇太子。有人告诉吕雉刘盈挂帅出征,一旦失利,便会给戚夫人以可乘之机。吕雉便跑到刘邦病榻前,说那英布乃一代枭雄,太子岂是对手,必须皇上亲自出马才行,皇上龙体欠安,可以躺在车上指挥作战。她一边哀求诉说,一边痛苦流涕,哭得刘邦心烦,遂决定御驾亲征,让萧何吕雉留守长安。车驾东进,刘邦越来越担心萧何:此番抱病出征,凶多吉少,他会不会趁机搞些小动作?果真如此,刘氏江山就危如累卵了。刘邦越想越后怕,只好不断地派人回去侦探萧何的动向。

不久,萧何就发觉有密探在监视他。为了取信于皇上,萧何只好加倍小心,努力工作,安抚百姓,又像上次一样,捐献家产助军。“相国离灭族不远了。”一个慕僚对萧何说,“您位居相国,勋臣第一,还能再往上提升吗?相国一人关中,就得人心,如今已十多年了。百姓都拥戴您,而您还在做一些争取民心的工作。皇上之所以多次派人探视,就是怕您有什么动作。您为什么不买地买房放高利贷,自己搞臭自己?如此,皇上才能放心。”确实,萧何越克尽职守,名望就越高,刘邦就越不放心。

萧何采纳了这个幕僚的高见,用低价强买百姓田宅数千万亩,价格之低,如同强取豪夺,百姓大骂“贪官”,怨声载道。

刘邦镇压了英布的叛乱,回到阔别十多年的故乡。他的车驾一过潼关,就不断有人拦驾告状,说萧何如何如何强夺他们的田宅,恳请皇上严惩那个大贪官。刘邦越听越高兴,萧何来迎驾,他大笑着说:“相国这样做才是有利于百姓。”说完,把那一大捆百姓控告萧何的竹简都交给萧何,让他自己去处理。

萧何“自污”,暂时让刘邦放宽了心,君臣相安无事。

过了两个月,萧何看到长安周围地区人多地少,民生艰难,就奏请刘邦把上林苑中的空闲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耕种,免收租税。本来,这是一桩既对贫苦百姓有利,又对稳定刘氏皇朝统治有益的建议,作为当国丞相,萧何提出这样一个建议是职权内的一件小事。谁知,刘邦听后大发雷霆,指着萧何大骂:“你收受了商人的贿赂,竟然来替他们要我的花园!”当即下令逮捕萧何

一桩小事,何以惹得刘邦如此大动肝火?

这年,刘邦六十二岁,病情日重。久经枪林矢雨的刘邦对生死还算看得开,不讳疾忌医,更不像秦始皇那样梦想长生不老。刘邦为什么逮捕萧何,文献未详,我们推测,刘邦有意杀掉萧何萧何高望重,群臣惟他马首是瞻,很可能刘邦担心他一咽气,懦弱的儿子难以震慑众人,若萧何再有二心,刘氏江山难保。为了子孙家天下,他自然就要除掉萧何

有生以来,萧何第一次入狱,且进的是自己作为开国第一勋臣的皇朝的大狱。他没有作任何申辩,一副听天由命的样子。

萧何同辈的老臣们也无一人替他说话。

萧何大难不死,靠的是一个姓王的卫尉。

卫尉乃九卿之一,统领卫士,把守宫门。这位王卫尉名字叫什么,文献失载。从这一点来看,他不是战功显赫的开国元勋。一天,他在殿中执勤,刘邦找他说话,他小心地问:“相国犯什么罪,陛下把他投进了大牢?”

“我听说李斯秦始皇,好事都归皇上,坏事一人担下来。”刘邦说,“相国拿了商人的金子,来要我的花园,献媚百姓,所以把他抓了起来。”

这话多少透露了刘邦逮捕萧何的原因:萧何献媚百姓,与他争民心。说穿了,刘邦还是担心萧何的威望太高,危及刘氏江山。他时时处处提防的,就是这一点。越到晚年,他对萧何越加猜忌。

王卫尉不是那种落井下石的人,尽管他人微言轻,还是替萧何分辨了几句:“有便民之事而奏请皇上,那是宰相职权内的事,陛下怎能怀疑相国收受了商人的金子!”这话戳到了刘邦的痛处。他说萧何受贿,纯是“莫须有”,可没个罪名,又怎能把一个当朝宰相投进大牢?王卫尉揭了他的伤疤,刘邦顿时拉下了脸。王卫尉全然不顾,仍按自己的思路往下说:“当年,陛下与项羽逐鹿中原,萧何留守关中,他若有个三心二意,关中就不是陛下的了。陈稀、英布反叛,陛下御驾亲征,也是萧何留守,他若有贰心,那也是大好时机。那时萧何忠心耿耿,不谋私利,现在怎会看上商人一点金子?秦始皇就是因为没有听到他的过失,最终导致秦朝二世而亡,李斯替皇上分过,又有什么可称道的!”刘邦沉思良久,最后下令释放萧何。这一方面是刘邦“良心”发现,另一方面,恐怕也是顾及此事给公卿大臣带来的影响。王卫尉对此事尚且如此考虑,那些与萧何一同出生人死的人不仅也会有同样的想法,而且还会担心步萧何后尘,他们的沉默只是表面现象,心中郁积的是怨恨、恐惧,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刘邦之所以放了萧何,这后一个因素起了更重要的作用。

用“悲喜交集”一词来形容萧何获释的心情,再恰当不过了。他赤着脚,一副罪犯的打扮,人宫谢主龙恩——萧何在演戏,演给刘邦看。果然,望着满头白发的老相国诚惶诚恐地跪在脚下,刘邦颇有悔意,说:“相国起来吧!相国为民着想,我不准,行同纣。相国是个贤相,我把你投进监狱,是想让百姓都知道我不是个好皇帝。”这后面几句话显然是开脱之辞,言不由衷。不过,这几句话也表明,刘邦意识到,即使要除掉萧何,自己也无能为力了。

五个月后,即公元前195年四月,刘邦病故。终年六十二岁。

皇太子刘盈承嗣大位,是为惠帝。一代枭雄刘邦撒手人寰,萧何仍做他的相国,他再也不必担心受猜忌了,年轻的皇帝和幕后的吕雉,对他信任有加。然而,他的人生之路也走到了尽头,重病缠身的他在刘邦死后第三年,也寿终正寝。

他给子孙留下了一个万户侯的爵位,还有几片薄田。他曾对人说:“如果子孙贤能,就会学习我的节俭;不肖,那几亩薄田有权有势的人也看不上,不会被他们强取豪夺了去。”

单字解释: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