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春秋战国 >  长平之战真实历史 赵括真的这么无能吗?

长平之战真实历史 赵括真的这么无能吗?

来源:历史知识网阅读:248

长平之战,赵王把廉颇换走让善于进攻的赵括顶上,结果赵括带兵被秦军全歼,也是历史上最悲惨的一次战役了。后人把赵国失败的原因对归结到了赵括的身上,说赵括是纸上谈兵,战术还没有经过任何的实践就拿出来用,导致了最后的失败。难道赵括真是长平之战最大的败笔么?下面还是先帮大家回忆一下长平之战的历史故事,再来讨论讨论赵括到底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在《大秦帝国之崛起》一剧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和历史上颇有些不同的将军赵括,剧中是这样形容赵括的“纸上谈兵骄横将,四十万精壮埋长平”。剧中的赵括是一个十分依赖母亲的人,在赵国危难之时,临危受命,上了战场。虽然赵括有很多的经验不足的情况,但是剧中还是表现出了赵括给秦军造成了巨大的打击。没有经验却能让杀神白起这么狼狈,赵括也不是传闻中那样没有本事的。

长平之战真实历史 <a href=赵括真的这么无能吗?"/>

但是仅仅从这一点就判断赵括的能力是不足够的,我们要多方面求证,至少例子也要拿得出来才可以。

赵括的父亲曾是赵国的名将,早年的时候,赵括也跟着父亲出去打过仗,不过都没什么实权。在乐毅攻打齐国的时候,赵国也派出赵奢攻打齐国的麦丘。麦丘这个城池就如同它的名字这般,城里有很多粮食,城内有精通机关术的墨家弟子帮助,所以赵军迟迟不能攻破麦丘。赵惠文王命令赵奢在一个月内攻下麦丘,所以赵奢赶到麦丘后就下令攻城。几次三番下来,赵军始终破不了这座孤城。赵括就提醒父亲,如今硬碰硬只是徒增伤亡,不如仔细打听了麦丘城内的情况再做打算也不迟啊!赵括认为,麦丘城内应该已经没有多少粮食了,因为他们已经被围困很多天了,就算粮食再多,也有吃光的那一天。麦丘城内的齐军会趁着夜晚的时候来偷袭赵军,赵奢抓了这些人,准备处死他们。但是赵括却保住了他们的性命,还拿好饭好菜招待他们。其中一个俘虏就告诉赵括,城内已经没有多少粮食了,但是齐军不让大家出来。赵括听说以后就把他们放回去了,他们回到麦丘城内说赵军善待俘虏,还给饭吃,纷纷要来投降,但都被关押起来了。赵括命人用投石器

将粮食投入城内,麦丘城的百姓们看到赵军的粮食,联合起来杀死了齐将投降了。

阏与之战,赵国的阏与是赵国都城邯郸的一道屏障,但是秦军却借了韩国的道路想要占领阏与,进攻赵国。赵惠文王担忧不已,派赵奢出战。赵奢将这件事告诉赵括赵括认为赵军和秦军胜利的几率各只有一半,想要完全胜利要从其他地方下手。秦军借的是韩国的道路,秦国每年都攻打韩国,逼迫韩国成为盟国。韩国善变,不是真心对待秦国,此次秦国要争夺阏与,韩国心里肯定害怕秦军要对韩国图谋不轨。这样一来我们可以让韩军和秦军相互生疑,分散秦军的实力。另外,为了让秦国相信赵国没打算到阏与去阻拦他们,而是选择在武安加强了防御,要派很多人到武安虚张声势。赵奢到了阏与,假装成秦军攻打韩军,让秦军和韩军产生误会,趁机消灭了秦军。

再来就是长平之战,赵国对阵秦国,一开始赵国就连连失利,退守至长平,长达三年不出。赵王用赵括廉颇,命令赵括尽快出战。出发前,赵括知道这次出征必定凶多吉少,就做了相应的部署,为家人谋得生路。以往赵括和父亲打了仗回来,都会把赏赐分给将士们,但是这一次出征赵括带领的却是几十万兵力,赵王对赵括也不是完全信任的,若是赵括赢了,赵王肯定会十分忌惮赵括,而找机会杀了赵括。如果战败了,赵括的家人们肯定要遭殃。所以,赵括假装很关心奖励的样子,求了很多赏赐,置办了很多家产。赵括的母亲则试探了赵王用赵括的决心,见赵王决心坚定,就讨要了一个免责的保命符。

赵括其实很能干,不过是因为每次都是以军师的身份,所以战功也就算不到自己头上,才被说成是没有实战经验的小子而已。

秦昭襄王在位前期,对赵国基本束手无策,这主要是因为赵国有蔺相如廉颇这样的贤能之人。另外也是因为秦国强大后,觉得不需要贤能之士了,国内无贤能出谋划策,才使秦﹑赵间相持许久,直到范雎为秦相后,赵国的灾难才彻底降临。

秦昭王采纳范雎的远交近攻之策,先消灭韩国这个心腹之患。公元前264年,白起率军攻破韩国陉城(山西曲沃东北),杀韩军五万。次年,秦又攻占韩国南阳(河南北部王屋山以南)的太行山路,截断了韩太行山的通道。公元前262年,秦派白起攻取韩国野王(河南沁阳)。至此,韩国的上党地区孤立无援。

上党地区在今山西东南部,治所在祭长治市。上党东面是太行山,西为太岳山,北有五云山,南临丹朱岭和金泉山。其中间是众山脉围成的高台。秦军的下一步行动就是夺取上党,上党与赵国邻近。上党郡守冯亭对当地百姓说:“郑道已绝韩必不可得为民。秦兵日进韩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赵国接纳后,秦国必会转而攻赵。”于是,冯亭派人告知赵王。赵孝成王召集大臣商议,平阳君说:“不如勿受。受之,祸大于所得。”平阳君说:“白白地得到一个郡,不要白不要。”赵孝成王听取了平原君赵胜的建议,接受了上党郡。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利令智昏,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

秦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派王龁攻占了上党地区,上党百姓都逃到了赵国。上党灭亡后,秦﹑赵就变成相邻的两个国家,秦国必然攻赵。赵派大将廉颇驻军长平(山西高平),成为上党百姓的保护神。四月,王龁先锋军与廉颇先锋军交战,赵军败,副将赵茄被秦军斩杀,廉颇坚守不出战。六月,秦军又乘机攻破赵军防线,夺取了两个城堡,抓了四个校尉。七月,赵军在加固防线的时候,遭秦军袭击,又丧失两校尉。赵军丢弃西部防线后撤,坚守不出。秦军多次挑战,赵军依然坚守不出,想以此和秦国打消耗战。结果赵王怕秦军终究会攻破赵军防守阵营,直赴邯郸。便派人多次命廉颇出战,廉颇为难。秦相范雎见秦军久攻不下廉颇阵营,便暗中派人带着千金去赵国收买人散布谣言:“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那廉颇,太容易对付,他马上要投降秦国。”赵王本来就对廉颇坚守不战,损兵折将不满,而今又听信谣言,改派赵奢的儿子赵括代替廉颇

赵括自小熟读兵书,对军事理论了如指掌,认为天下无人能及。父亲赵奢连他谈论兵法,也不及儿子,但赵奢并不认为儿子真有本领。赵括母亲问其故,赵奢说:“战争是生死攸关的大事,而括却说的既随便又轻巧。赵国要是让他带兵打仗,必然失败。”赵孝成王赵括为将时,赵奢已死。知子莫如母,赵括母亲对赵王说:“括不可使为将。”赵王问:“为什么?”括母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刚当上将军),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吾已决矣。”赵括母请求说:“那赵括以后一旦打了败仗,不要让我受牵连。”赵王答应。

秦国得知,纸上谈兵的赵括做了赵军主帅,就暗中任白起做主将,王龁改为副将。并令全军,谁要泄露白起为将的消息,格杀勿论。赵括来到长平,便立即出兵与秦军交战,秦军佯装败退。赵军追击,白起暗中派两万五千人从中间截断赵军,将其分成前后两段,再派五千轻骑夺占赵军营垒,使其粮草与士兵分离。赵军追击至秦军的防御阵线前,无法突破,加之粮道断绝,只有等待援兵。秦王知赵军已断粮,喜出望外,乃亲临河内(河南﹑山西交界处的黄河以北),征调秦国所有十五岁以上男子到长平参战。“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不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脣也,脣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救赵之务,宜若奉漏甕沃焦釜然。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义救亡国,威却强秦。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齐王不听。

至九月,赵军绝粮已四十六天,军心大乱。士兵相互残杀分吃人肉,赵括等不到援军,开始向秦军出击,将赵军分成四队,轮番突围。四次,都失败。第五次,赵括亲带精锐出战,身先士卒,被秦军乱箭射死。赵军大败。四十多万大军投降,人屠武安君白起考虑到:“之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于是,设计将四十五万赵军活埋,只留下二百四十个孩子,让其归国。这是春秋战国时期伤亡最大的一次兼并战争,赵国从此一蹶不振。长平大战的次年,即公元前259年,统一六国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在赵国邯郸城诞生。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