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春秋战国 >  孔子:不必为不知道的事情生气

孔子:不必为不知道的事情生气

来源:历史知识网阅读:208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世上你不知道的事情应当很多,但不知道不一定就是痛苦。相反,不知道却让你少了许多烦恼。烦恼是压力,少了烦恼,等于少了许多压力。

智者为人的心境

君子一般不生气,有的事情过了就算了,有的事情不知道就当没发生,我要的是自寻快乐,不是自寻烦恼。古来通达之士之所以活得爽快,就在于放得开。

“放得开”是不容易的,这必须自己开阔心胸。

有个病人向老医师倾诉:“医生救救我,我太憋闷。”

老医生仔细检查,发觉他没有病。

老医生问:“你为什么憋闷?”

病人:“我出不了气,呼吸困难。”

老医生说:“你的嘴巴鼻子呼吸道与肺部都是正常的,怎么会呼吸困难?”

病人:“我就是呼吸困难。”

老医生:“你应该自己习惯深呼吸,不要老是鼻子哼哼,嘴巴喘喘。你什么事都没有,关键在于你要自己多呼吸。”

病人当时就试着深呼吸了几下,觉得真管用。原来就这么简单,这人照医生的话去做,过不久就好了。

自己开阔心胸后,就有了新天地。我们要用老人养生的方式告诉大家,凡事不生气。

孔子有个仇人叫桓昺(tui),桓昺老是想杀孔子孔子不追究,说:“天生德于予,桓禺其如予何!”

有了这种气度,才足以做人做事。

做事方面,可以“举其大纲,不拘细目”。

做人方面,可以“不知而不愠”。

孔子说的“不知而不愠”,与老子的另一句话原理相同。老子说: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

老子的意思是说我们的忧患来自身体,连身体都忘了,还有什么麻烦呢?

孔子说的“不知而不愠”,也是这个意思。人之所以生气,是因为他知道。假如他不知道,当然也就不会生气了。

孔子这话要是和尚们听了一定欢喜,因为和尚们使“耳根清静”的法宝就是不闻不问,一切说“不知道”完事。有时间就睡大觉,没时间就睡小觉,反正一天到晚似睡非睡,睁眼看世界不过是一样一样的东西,闭上眼世界不过是一团阴暗。

阴暗是可贵的。

考门夫人在《荒漠甘泉》里说:凡是阴暗就表明正被阳光照耀,因为只有光明才能形成阴暗。

如果我们把人的无知比作阴暗,那么这种无知是可贵的。只有无知才能烘托智慧,无知可以成全有知。

我曾对我的朋友鄢圣华说:

“无知加无知,等于无所不知。”

圣华兄听了觉得有一定道理。他是研究老子的专家,知道我这话不是为了好玩。

为什么“无知加无知,等于无所不知”呢?

一、我知道自己的无知,我并且知道你的无知。我知道一切的无知,所以我无所不知。这种无知当然不是从细节上与知识上讲的,而是说我通晓世界万物都处于无知状态。为什么一切都是无知的?因为一切都是被动产生的。被动产生的就是无知的,因为在产生之前与产生之时生产者与助产者都已向新生儿注入了“忘我剂”,让他忘记以前的世界,这样才能轻松为人。

二、不知而不愠,也就是无知而不失。因为不知道,所以没拥有,所以不会失去。既然不失去,那么就是全有。全有必全知,全知就是无所不知。

有人曾问苏格拉底:“请告诉我,为什么我从未见过您皱眉,您的心情怎么总是这样好呢?”

苏格拉底答道:“我没有那种失去了它就感觉遗憾的东西。”

如果还觉得不够明白,让我们来聆听另一位希腊智者欧布利德的话。

欧布利德对人说:你没有失去的东西还在你那里。你没有失去角,所以你是有角的人。

人能失去不曾拥有过的东西吗?当然不能,所以有些事情想失去也无从谈起。

但是,人注定会失去曾经拥有过的东西,因为这个世界在生、老、病、死,成、住、坏、空。所以孔子曾经在一条河流上叹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条河流流到哪里,哪里就有生命。流到我们父母那里,父母就有了生命。又从我们父母流到我们这里,我们又有了生命。点燃一根火柴,先熄灭点燃的一头,然后慢慢熄灭后面的部分。

这种规律是不言而喻的,而正是流动造就了世界。

我们从老子那里学会了“无为”,现在我们从孔子这里学会了“无知”。

两个无知的人在一起就会什么都谈得天衣无缝,可见他们无所不知。

这种无知不是自欺欺人,而是真实的言说。摸到大象耳朵的人说大象是一把扇子,虽然离真实差得太远,但也就为他自己也为别人提供了一个大概的局部轮廓。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再到目前的“无心说”(指宇宙没有中心),人类摸到的大象越来越大,但这管什么用呢?与其空洞地说“大象大得不得了”,不如具体地说“大象像一把扇子”。

苏格拉底告诉我们:

“我只知道我的无知。”

柏拉图则说:

“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

柏拉图在此说的真理就是“无知的真理”。是无知构成了这个世界,是无知造就了这个世界。

孔子在另一处讲: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也。”

意思是说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就是知识,这就是智慧。

孔子这句话好像是对人们常常“不知以为知”的做法予以否定,其实别有深意。孔子在说:既然知与不知各是各,那么不要去干扰它们,就让知道的更知道,无知的更无知吧。

人类大脑的潜能到目前只开发了1%不到,那么剩下的那99%在干什么?对此我们是无知的。我们应满足这种无知,否则一旦惊动了这99%,有可能把人变成神,也有可能变成魔。现在关键的问题不是把人变成别的什么,而在于把人做好。做好自己的事,并获取成功与快乐。

有1%就挺好了,1%大于100%。

据说有个多情男子,他想去爱世界上的每一个少女,去占有每一个女人。但这个世界有30多亿人,光中国就有11亿人,这11亿人中至少包括2亿正年轻的少女与女人。1亿少女你爱得完吗?1亿女人你要得完吗?要不完的,所以人应该“止于至善”。

有的事情不能得到就算了,有的事情不知道也无所谓。当那个多情男子得知自己也不过是另一个女人爱的1亿中国男人中的1个,当然会怅然若失,他的价值因为知道得太多而大打折扣。

庄子》上讲“小知不如大知,小年不如大年”,反而有种积极进取、力图获得更多的儒家精神的意味。而孔子在此处说“人不知而不愠”,无疑是非常达观的,以道家视之亦无不可。

孔子老子是两个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但在这里孔子说的与老子说的没什么两样。老子“无为”,孔子则把“无为”变成“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就是“为不为”,也就是“为无”,做事追求零结果、零效果,不求得失而求均衡,不求胜负而求和谐。这是一种极高境界,已是道本身。“为无”就是无为九义中的一义,请参考拙著《老子非常道》。

孔子以不知为乐,以无知为荣,正是他晚年成圣的真实写照。孔子说他“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逾矩”就是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不打破既有规矩。孔子这句话乍看似乎前后矛盾,细想原来就是以“无为”为“为”,以“无知”为“知”的另一种说法。

古希腊哲人皮浪说:

“我不能告诉别人我并不知道的东西。”

同样地,我们不能生活在别处。生活就在这里,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否则就是浪费生命。

与其生活在别处,不如诗意地栖居在此处。孔子说的君子“不知而不愠”包含一个重要示:

我们不要在知识上满足自己,而要在精神上满足自己,这样才会快乐,才不会被“以有涯随无涯”的问题困扰。管它涯不涯,如果有条船,我就在水上睡觉。如果是在岸边,我就在石头上睡觉。

孔子这种高妙的人生态度我们将在后面作更深入的探讨。

7做一个天真无邪的人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

天真无邪之人是一种纯真,这样的人最让人有安全感,因为他们不是那些嘀咕人又要出击的人。天下的难题是:绝大多数人都喜欢对方天真无邪,可自己却难以做到天真无邪。

智者为人的心境

诗经三百首,一句话就可以概括,那就是纯洁无瑕。无瑕就是无邪,无邪的人没有心机。慧水游鱼,慧田种花,以慧心发慧力,所以能收获智慧果。

孔子是个有趣的人。证明之一就是他把《关雎》这首情诗放进了《诗经》,并且还是开篇第一首。《关雎》是首标准的情诗,孔子把它作为《诗经》的开篇第一首,显然在暗示:这就是整部《诗经》要说的重要内容,这就是《诗经》的总纲与灵魂。

很多人渴望从《诗经》这部神圣经典里一开头就看到高尚得不得了的文字,显然他们再次绝望了,不理解孔圣人为什么要愚弄苍生?

其实他们不懂圣人用意,不理解《诗经》的妙处。

很多人曲解《关雎》,说是什么歌颂“后妃之德”,歌颂后妃之德就是歌颂皇帝。于是好好的一首情诗又被扯到政治上去了,真让人恶心,完全糟踏了圣贤。

情诗就是情诗。

连孔子都说《关雎》是情诗,那些自诩是孔子传人的汉儒、宋明理学家们却说《关雎》有什么微言大义,这些人完全不懂诗,完全不懂孔子

说情诗是情诗的人是真正的人,是孔子的真正传人。

说情诗不是情诗的人不能得孔子真谛。

情诗就是情诗,这不很简单吗?夫情诗者,为情所作也,为情人所作也。有人一听见“情人”两个字就“啊呀呀”跳起来,指着我的鼻子说“腐败分子”,其实孔夫子并不是迂夫子。

《诗经》中除了《关雎》,还有大量情诗,如《河广》、《有女同车》诸篇。《诗经》中甚至有直接描写幽会野合的诗篇,如《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溥兮。有关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臧”通“藏”。“解逅相遇,与子偕臧”意思就是说,今天碰到你,我们一起藏起来玩吧。和美女藏起来玩,这是什么意思?傻瓜也知道这是野合。这不是暗示,而是明示。

《诗经》里还有直接歌颂做爱的诗篇,如《野有死□》:

野有死棠,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悦兮!无使庬也吠!

最后一段最精彩,意思是:轻轻地过来吧,不要碰我的头巾,不要让狗儿狂叫。

前两段是男的说的,后一段是女的说的。这个女的让男的轻轻过来,说“不要碰我的头巾”。又让人家过来,又不让人家碰,这是怎么回事?明眼人可以看出这个女的在逗男的,嘴巴里说“不”,心里在说“快”。不让狗叫,这是为了营造安宁的环境。

从《关雎》的求爱,到《野有蔓草》的野合,再到《野有死鹿》的直接性描写,这就是《诗经》所要表达的。

大家不要忘了,《诗经》正是孔子亲自编定。孔子集一生的学力与智慧,编了这部“情诗大全”,用意何在?

孔子在此处告诉我们: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既不禁欲,也不纵欲,情之所动,随意为之,这是人性的完美,这就是“无邪”。

“无邪”是人性的完美,当然不是残缺与变态。

孔子借诗说人,揭示了:

我们既不能禁欲,也不能纵欲,要因情生欲,因欲生爱,因爱而爱人。孔子一生强调“仁者爱人”,这里的“爱”,当然也包括了“情爱”与“性爱”。

孔子还揭示了:

人生要快乐,就要完美我们的人性。只有满足了我们的欲望,才能完美我们的人性。人性圆满,谓之自然。人得自然,谓之无邪。

孔子的快乐主义显然也包括这层意思,我把它叫做“畅情论”。

所谓“畅情论”,就是让情欲欢畅,让情爱舒畅,最终达到人性的完美,享受天地人生,享受阴阳之道带给人类的无穷福祉,享受自然之道对人类在成长过程中失去太多的无限补尝。

孔子是—个“畅情论”者,是—个快乐主义者。他提倡的“无邪”思想是中国人最光辉的人性传统、人道传统与人文传统。

后世嵇康继承与发扬了孔子的“无邪”思想。嵇康说:

“任心无邪。”

意思就是:“任着我们的心吧!我自会纯洁无邪。”你看多爽!

嵇康作为竹林七贤的领袖,作为魏晋名士的导师,作为中国魏晋文化的灵魂人物与发言人,他最伟大的文化思想就是这句“任心无邪”。这句话与阮籍说的“礼岂为我辈设也”相映衬,都表达了那个时代的人对人性的最高认识,是中国人心路历程与社会进步的一大里程碑。

魏晋文化继承了春秋文化,嵇康思想继承了孔子思想,所以才有了当时名士们的绝代风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读我写的小说《竹林七贤》。

再后来,一代情圣曹雪芹也因为继承了孔子的“无邪”思想,超凡脱俗,诞生出了一部足以代表中华五千年人性光辉的人文巨著《红楼梦》。曹圣在书中歌唱道: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歌中所唱的“美玉无瑕”就是“美玉无邪”,纯洁完好,完美无缺。世上真有这样的人,真有这样的事吗?

有的,在我们心中。

现实不可能完美,我们让它完美。

我们将红尘收集起来高温消毒,蒸馏过滤,就可以用红尘酿造出天地间、人世间最洁净的清清眼泪。庄子叫它“玄珠”,老子叫它“甘露”(老子曰:“天地相合,以俞甘露。”“俞”就是降的意思。),孔子叫“思无邪”。

有了“思无邪”作为法宝,我们就不畏一切生离死别,不畏一切月缺花残,不畏一切空想怀念,就不会抱恨终生,就可以快乐终生。

一个快乐主义者必是一个自然主义者,他会让自己的心顺应自然,同时又在天地洪流中坚定地立住身,巧妙地从身边抓住更多的东西。会游泳的人在洪水中可以抓住浮在水面的东西,不会游泳的人就会被洪水冲走,什么也抓不到。趁现在洪水还不大,赶紧学游泳吧。

孔子说:“游于艺。”就是让我们在艺术中学会游泳。人生就是最大的艺术,学好这门艺术,我们就可以在生活的大河里游好泳。

孔子怜悯世人痛苦,给我们开出了“思无邪”这一副完美的方子,它确实可以保证我们快乐终生。为什么不要呢?这并非嗟来之食,而是我们自己就有的丰盛美食。

人一生下来就“思无邪”,所以婴儿都很快乐。后来人渐渐地邪起来,所以就会不爽。现在我们如果能复古为“思无邪”,就可以品味初为人身的完美境界!

西瓜最甜的是第一口,做爱最爽的是最后一下。我们如果能巧妙把握这第一口与最后一下,做人就会永远新鲜、永远最高潮,从而达到永远快乐的伟大使命。

《圣经》里基督耶稣告诉我们:

盗贼来,无非要偷窃、杀害、毁坏;我来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若是雇工,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他看见狼来,就撇下羊逃走。狼抓住羊,赶散了羊群。雇工逃走,因他是雇工,并不顾念羊。我是好牧人,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也认识我。

耶稣这段话有两个重点:

一是要我们自己找自己的羊,别人的羊是别人的,自己的羊才好。要认识自己的羊,要让羊认识自己。正如《在那遥远的地方》所歌唱的那样:

我愿做一只羔羊,守卫在她身旁。让她举起灵巧的皮鞭,轻轻敲打在我身上。

二是要我们做牧羊人,不要做雇工。雇工放羊是为了钱,牧羊人放羊是因为爱羊。

我们如果把自己的身体比作羊,那么我们的心灵,我们的灵魂要做雇工呢,还是做牧羊人?当然是做牧羊人。

牧羊人全心全意爱他的羊,这就叫“思无邪”。

狼要吃羊,牧羊人也要吃羊,但这是没办法的。爱他所以要吃他,这是天地间最大的悖论。

孟子说:“君子远庖厨也。”

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脍”就是肉丁。圣人一面说要离血腥之地远点,一面又说肉宰得越细越好,这岂不矛盾?

是的,这很矛盾,但这就是事实。

如果我们问自己:

你愿意被别人杀死,还是被自己杀死?

当然是被自己杀死好于被别人杀死。人都是会死的,这是让人黯然伤神的大问题。

快乐主义者当然也会怕死,但我们不怕生。

很多人又怕死,又怕生,这才叫失败。

快乐主义者“思无邪”,让自己做一个纯洁的羔羊,同时做一个纯洁的牧羊人。纯洁的牧羊人手挥纯洁的皮鞭,赶着羊儿去吃草。

难道草命中注定要被羊吃吗?草也是生命,如果羊不吃草,羊就会死。所谓“思无邪”并不是什么也不做,它也是允许去做事的,甚至允许去做适当的“坏事”。牧羊人允许羊吃草。谁也没给我们这项权利,我们自己给自己的。

孔子说“思无邪”有三层意思:

一是“本来无邪”。如婴儿。

二是“最后无邪”。如老人。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三是“邪极故无邪”。

“本来无邪”与“最后无邪”都是自然之力,真正反映人类伟大的是“邪极故无邪”。

“邪极故无邪”意思是因为太邪了,所以邪到极点就会纯洁无邪。这也是个物极必反的简单道理。

人类发展到今天,可谓邪极了。一方面对大自然赶尽杀绝,肆意破坏;一方面对同类自相残杀,奴役弱者。真是邪到了极点。但正因为人类已经邪到了极点,没法再邪了,所以自然之道就使他有所收敛,当然靠的也是自身觉悟。人类认识到要遵循自然规律,要保护大自然;同时认识到要建立真正平等自由的富足社会。这一切来之不易,但无疑是一个真实的转变,这就印证了“邪极故无邪”的道理。

一些无恶不作的恶人最终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是这个简单道理。

我们当然不是鼓励为恶,而是建议人们:OK!够了!一切到此为止!

如能及时收手,就还可以过正常生活,甚至可以当圣人。

如果不能,牧羊人就会像狼一样吃掉他自己的羊。《圣经》最后的示录也许不是开玩笑。

单字解释: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