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春秋战国 >  商鞅一共有几次变法?

商鞅一共有几次变法?

来源:历史知识网阅读:467

卫国的贵族公孙鞅(就是后来的商鞅),在卫国的时候,国君不重用他。他听说秦国秦孝公即位后,求贤若渴,便来到秦国,对秦孝公说:“一个国家要富强,必须发展农业,奖励将士;治理国家,必须有赏有罚,赏罚分明,朝廷就会树立起威信,一切改革也就容易施行了。”商鞅的话非常符合秦孝公的想法,却遭到秦国的一些贵族和大臣的竭力反对。

两年后,秦孝公真正控制了朝廷的实权,就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让他全权实行改革。商鞅接到任务后,很担心老百姓对他不信任,不遵守新法令。他就派人在都城南门竖一根三丈高的木杆,并下令说:“谁能将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就赏他10两金子。”

一会儿,南门口就围了一大堆人,大家互相观望,却没人上前扛木杆。商鞅看出百姓们不相信他的命令会兑现,就又将赏金加了40两。可是,赏金越高,人们越觉得不近情理,仍没人去扛。突然,人群中跑出一个人说:“我来试试。”说着就将木杆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刻派人赏给他50两金子。这件事一传开,轰动了整个秦国。从此,老百姓都知道左庶长是说话算数的。

商鞅看到百姓已经信任他了,就于公元前356年,把他起草的新法令颁布出去。新法令规定:民为什伍,有罪连坐;有军功受爵,私斗有罪;耕织得粟帛多的,免徭役;经商及怠惰而贫穷的,连妻子没为官奴婢;宗室无军功的,无名位。

秦国实行了商鞅变法后,农业产量增加了,军事力量也强大了。不久,秦国进攻魏国,攻下了魏国的都城。

公元前350年,商鞅又推行第二次改革。普遍设县,置令、丞;废井田,开阡陌;统一度量衡;禁父子兄弟同室居住。

这次改革又遭到了许多贵族、大臣的反对。有一次,秦国的太子犯了法。商鞅秦孝公说:“国家的法令人人都要遵守。如果当官的人不去遵守,老百姓就不信任朝廷了。太子犯法,应当惩罚他的师傅。”商鞅治了太子的两个师傅公子虔和公孙贾的罪,一个割掉了鼻子,一个在脸上刺上字。此事件发生后,贵族、大臣们再也不敢触犯新法了。

10年后,秦国果然富强起来。

【知识链接】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鼓励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减免产粮多的农民的赋税和劳役;禁止弃农经商、游手好闲;废井田,开阡陌,允许私人占有和买卖土地,奖励垦荒;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相应的官职和爵位;把全国划分为三十一个县,由国君委派县令和县丞治理;严惩犯罪;统一度量衡。

【知识链接】法家

法家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法家的前期代表人物除了商鞅之外,还有李悝申不害慎到这三个思想家。法家后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有两位:韩非李斯

单字解释: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