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春秋战国 >  苏秦苦读的故事

苏秦苦读的故事

来源:历史知识网阅读:177

在我国的战国时期,有一个穷苦的洛阳人叫做苏秦。他人穷志不短,从小就追随鬼谷子学习游说之术,和庞涓孙膑等人为同门师兄弟。

学业有成之后,苏秦和同窗好友张仪拜别老师下山。张仪在魏国担任了要职,而苏秦在各国之间晃荡多年后,还是一事无成,灰溜溜地回到了家里。

苏秦的哥哥、嫂子、弟弟、妹妹、妻子等人都认为像他这样的人就是不学无术,正经的事情不做,一天到晚只会搬弄是非。面对亲人的误解,苏秦心里难过得很,苏秦深感惭愧,知道自己十分对不起家人的厚望,但他的理想却丝毫没有放弃,他整天闭门不出,夜以继日地苦读诗书。

苏秦经常对自己说:“我既然选择了读书求仕的道路,倘若不能利用自己的知识谋取较高的官职,读再多的书又有何益呢!”每当念及此处,苏秦便越发忘我地苦读起来。

为了不浪费时间,苏秦想出了一个残酷的方法。每次读书时,他都把头发用绳子扎起来,悬在梁上,一旦自己偷懒打盹,头发就会把他揪醒。夜深人静之际,倘若犯困了,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如此便能保持足够的清醒。成语“头悬梁、锥刺股”就是这样得来的。

后来,苏秦终于学到了经天纬地的才能,可是他再也没有出游的路费了,幸亏他的母亲对他十分慈爱,不惜变卖家产为他凑足了路费。有了路费,他便毅然地上路了,开始新的游说生涯,最终成为名满天下的政治家。

单字解释: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