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春秋战国 >  屈原是什么原因投江

屈原是什么原因投江

来源:历史知识网阅读:301

屈原跳江自尽,是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

屈原本为楚国重臣,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

image.png

秦国实力最为强盛,一心想吞并各国,实现中国统一。可面对六国联盟这样的铜墙铁壁,秦国对此也无可奈何。这让秦王十分恼火。

当时的六国联盟中,齐楚最为强大,只要离间齐楚两国,则统一指日可待也。于是秦国把楚国作为突破口,开始离间屈原和楚王的关系,为此,不惜花重金收买楚国公子和王后。

公元前314年,屈原失去了楚王的信任,开始远离权力中枢。此后,屈原只能通过讲学的方式来宣扬变法的思想主张。

公元前304年,屈原被流放至汉北,在此地遥思故国作《离骚》。五年后,屈原回返国都参政,任三闾大夫,与昭雎等楚国贤臣主力抗秦,可惜未能如愿,楚怀王被秦国劫持囚禁。公元前296年,楚怀王亡于秦国,新王对秦国采取妥协政策,打压主张抗秦的大臣。屈原被新王罢免官位,流放到江南。此后长期居于流放地。

公元前278年,楚国国都被秦国攻占,屈原预见故国将灭,回天无力。城破那天,他昏昏沉沉来到了汨罗江边。江水碧波万顷,滔滔不息。屈原在江边看到了一个已经无法辨认的自己:一头白发纷乱地披散着,脸色憔悴,失魂落魄,十分苍老。看到自己的模样,想起楚国当年的强盛,他压抑不住心中千钧万钧的沉痛,不禁仰天长叹:“这将逝的楚国,可能也如我屈原,如今竟到了这般田地!”

这时,江边过来的一位老渔翁看见屈原,便问:“这不是三闾大夫吗?如今怎么沦落成这个样子?”

屈原悲伤地说:“所有人都污秽不堪,就我一个保持着清白;所有人都沉醉了,只有我一个人还清醒。”

谁会忍受自己的清白的身躯蒙受尘土的污染呢?对我来说,我宁可远离那混沌的庙堂也不能忍受与他们同流合污。哪怕要投入这汩罗江中葬身鱼腹,我也不愿让自己的品德沾染上不洁的污垢。”于是屈原怀抱石头,以身投汨罗江。

后来,楚国的百姓得知此事,纷纷赶来营救。他们一边打捞,一边将装在竹筒中的米撒入江中,祈求江中的大鱼不要吃了这位令人敬佩的爱国英雄。渐渐地,这种民间习俗传播开来,就成了今天的端午节。每年到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都要吃粽子,在江上赛龙舟,以此表达对先人屈原的纪念和缅

屈原当年纵身一跳,跳到了汨罗江的时候一定没想到今天的人们会如此的惦念他。

单字解释: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