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春秋战国 >  楚怀王的一生存在哪些争议?史籍中是如何记载的?

楚怀王的一生存在哪些争议?史籍中是如何记载的?

来源:历史知识网阅读:603

楚怀王熊槐,芈姓熊氏,楚威王之子,楚顷襄王之父,战国时期楚国第37位国君,在位共30年。下面渊源历史小课堂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楚威王十一年(公元前329年),楚威王去世,熊槐继位,史称“楚怀王”。在位期间,他曾破格任用屈原进行改革,但变法半途而废。楚怀王六年(公元前323年),击败魏国,夺取八城;楚怀王十一年(公元前318年),担任五国联盟的纵长,合纵伐秦;楚怀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06年),灭亡越国,拓境江东。但是,他也曾在楚怀王十七年(公元前312年)发动丹阳、蓝田之战,损兵折将、痛失汉中;又在楚怀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01年)经历垂沙之战的大败,国土沦丧。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楚怀王秦昭襄王在武关会盟,秦国将他扣押,胁迫他割让巫郡、黔中郡,被他断然拒绝。楚顷襄王三年(公元前296年),楚怀王客死于秦。梓棺返楚,“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

人物争议

姓名考据

《史记·楚世家》记载,楚怀王为芈姓熊氏、名槐。然而,其氏与名俱有可推敲之处。

首先关于姓氏,自郭沫若在《诅楚文考释》中提出“文物中楚王每自称酓氏而非熊氏”以来,这一问题就引发了诸多学者的讨论。此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盖“酓”与“熊”当时为同声通假字,在楚简中亦混用。

第二,由于秦国在《诅楚文》中称呼楚王为熊相,而熊相不见于《楚世家》中的楚王世系,故历代学者对这位楚王的身份展开了争论。如今,通过对《诅楚文》所描述史实的辨析,可以确定同时期这位楚王只可能是楚怀王。由此引发了第二个问题,即“楚怀王到底是名槐还是名相”。对此学术界有两种意见,分别是以郭沫若为代表的“一名一字”说与以欧阳修为代表的传抄讹误说。前者依据《周官·朝士》中“面三槐,三公位焉”一句,构建槐与相字之间的联系。持后者观点的现代学者则以考古资料为依据,证明楚文字中“鬼”、“目”部极其相似并且时常混用。

灭越疏证

关于越国灭亡时间,一共有四种说法,分别是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灭越、楚怀王十六年或十七年(公元前313或312年)楚怀王灭越、楚怀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06年)楚怀王灭越和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始皇灭越。目前,以《越世家》原文所载的第一种说法流传最广,以杨宽所证的第三种说法最受学术界认可。不过,不管何种说法,楚怀王曾经趁越动乱、击败越国是没有争议的;至于他是否灭亡越国,有待辨析。因此,下对越亡问题作一概述。

一、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并未伐越或灭越。

楚威王灭越说以《越世家》为蓝本,认为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越王无彊(一作无疆)伐齐,齐王劝其转攻楚国;于是越王伐楚,楚军将越国击败、乘胜灭越,并顺便击败了齐国。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此后楚怀王伐越的性质是消灭了越国的剩余残部。[23][37]杨宽已经证明,楚威王不曾伐越;《越世家》所载的此事实际上发生在怀王年间,原文将楚怀王灭越与楚威王的徐州之战混为一谈。其主要论据如下:

1.《越世家》齐王信中所述“楚三大夫张九军,北围曲沃、於中,以至无假之关者三千七百里,景翠之军北聚鲁、齐、南阳”的局势,与《战国策·秦策二·齐助楚攻秦》中“齐助楚攻秦,取曲沃”所交代的公元前313年楚国攻取曲沃一事,以及《韩世家》集解所引《竹书纪年》、《六国年表》二文中交代的公元前312年景翠正在进攻韩国雍氏相吻合。

2.《竹书纪年》记载,公元前312年楚国与秦韩魏对峙时,越国通过水路资助魏国大量兵器,可见当时越国还能控制境内长江、邗沟至淮水的航行,绝不是越国被重创且损失绝大部分领土后所能出现的情形。

综上,《越世家》将怀王年中事误记为楚威王年间,楚威王并未伐越。

二、楚怀王十六/十七年(公元前313/312年)较可能发生过楚越战争。

持“楚怀王十六/十七年(公元前313/312年)楚怀王灭越”观点的学者注意到了杨宽将《越世家》所述事件系于楚怀王十六年(公元前313年),但忽略了他对“楚怀王十六/十七年(公元前313/312年)楚怀王灭越”说的驳证。这种说法主要依托于两项论据:

1.在先前的论证中,杨宽承认了“越王想攻打齐国,齐王劝他攻打楚国”一事的存在。在其后,《越世家》文本明确记载,“越遂释齐而伐楚”,可见越王被齐王说服、认为攻打楚国更为有利是其放弃攻打齐国的原因。如果越王没有攻打楚国,就无法解释他为何放弃攻打齐国。

2.《张仪列传》记载,楚怀王十八年(公元前311年)张仪至楚时,曾对楚王说“大王尝与吴人战,五战而三胜,阵卒尽矣”[36](《楚策一·张仪为秦破纵连横》载为“大王尝与吴人战,五战三胜而亡之,阵卒尽矣”),有学者据此认为楚怀王十八年(公元前311年)楚国已经灭亡越国。[38]但杨宽已经证明,此章中张仪游说楚、韩、齐、赵、燕等国君王之辞,均可见于《战国策》,且属于后人伪托之作,不可信;因为其游说辞之内容,皆张仪身后之事,如他与楚王的对话中就提及了楚顷襄王十五年(公元前284年)苏秦燕昭王合谋灭齐一事。因此,这段被编造的史料自然不能证明楚怀王十八年(公元前311年)楚国已经灭亡越国。

但是,亦不能认为公元前313-前312年间楚越一定没有发生战争。杨宽持这一时段内楚越无战事的唯一依据,是当时楚国卷入了丹阳、蓝田之战,无力主动攻取越国;但是,这一论证并不能排除“越国主动攻打楚国,然后楚国被动防守成功”的可能。

三、楚怀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06年)或稍前,最早不早于楚怀王二十年(公元前309年),楚怀王灭越。

楚怀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06年)楚怀王灭越”的依据是三段相似的史料,分别为《楚策一·楚王问于范环》、《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韩非子">韩非子·内储说下六微·说六》,都记载了怀王派召滑在越国活动,趁越乱灭亡越国的史实。《楚世家》亦提及怀王“取地于越”。楚国已经占领越都会稽东南的句章,说明此战并非一般的胜利,“亡越”所言不虚。此外,由上下文中的韩得武遂、甘茂出走、秦楚联姻等事件,可以将昭雎、范环提及“楚灭越”这件事的时间确定在楚怀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06年)及楚怀王二十四年(公元前305年)。故显然,怀王灭越时间的下限在楚怀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06年)。

对于灭越时间的上限,杨宽认为是前述讨论的楚怀王十七年(公元前312年)。但是仍可以进一步缩小范围。已知召滑曾在楚怀王十五年(公元前314年)从楚国出发出使赵国;而史料亦记载,越国灭亡前召滑曾在越国活动了五年。[64-66]由此观之,即使召滑返楚后立刻前往越国,楚国也要等到楚怀王二十年(公元前309年)才能将越国灭亡。此外,《楚策一·张仪相秦》章中的昭过是否就是召滑,仍有争议。如果二人为同一人,就能证明楚怀王十八年(公元前311年)召滑仍在楚国,那么楚怀王灭越的时间就只能在楚怀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06年)。

因此,楚怀王灭越的时间可以确定为楚怀王二十至二十三年(公元前309-306年)之间。

四、秦始皇占领越地时越国可能灭亡,也可能已经复国。

秦始皇灭越说的依据为《秦始皇本纪》载:“二十五年,王翦遂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要么认为楚国从未取得越国全境,要么认为越国降而复叛。

杨宽将上述材料与《越世家》中“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於江南海上,服朝於楚”等史料辨析后得出结论:楚国就像秦国治理蜀国一样,灭越后仍然保留了越君系统在江南海滨,使服朝于楚而便于统治,并在江东其余越地设郡。而这时,独立存在的越国已经灭亡了。

对于杨宽的说法,胡运宏列举《韩非子">韩非子·喻老》、《齐策五·苏秦齐愍王》、《楚世家》顷襄王十八年、《越绝书·记吴地传》、《后汉书》引《越绝书》的材料来证明越国降而复叛。但是,杨宽已对前四则材料一一辩驳[37][84],而第五则在《越绝书》原文未见。总之,学者各执一词,既不能推翻杨宽的假设,也没有证据来证明越国一定没有复叛。

综上所述,楚怀王曾在楚怀王二十至二十三年(公元前309-306年)间灭亡了越国。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