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庄周带着妻儿与蔺且一起回到家中的时候,他那间本来就破旧不堪的茅屋已经无法住人了。泥皮覆盖的茅屋顶上开了几个大洞,墙根下也让耗子挖开了几个窟窿,真正是家徒四壁,八面透风。而庄严象以前那样,为了保持庄门家风的清白,拒不承认自己的弟媳妇与侄子的合法地位,因此,他丝毫也不想伸出援助的手。
但是,此时的
庄周,已经不是数年之前的
庄周了。当了几年漆园吏,虽然说是两袖清风,但是他毕竟也有了点积蓄。况且,现在又有蔺且这样一位棒小伙子。此时正是夏天,气候还不冷,能凑合几天。
于是,
庄周便与蔺且商量干脆搬出去,在村头修几间茅房。
庄周将地方选在蒙泽的旁边,这样,他不用出门就可以凭窗近眺蒙泽的风景了。
新居落成的这天,
庄周让颜玉准备了几道菜,让蔺且到附近的镇子灌了一壶酒,他要为归隐田园和乔迁新居庆贺一番。
庄周坐在上首,蔺且与颜玉坐在两旁,四岁的儿子坐在下首。一家四口,团团圆圆,融融洽洽,一派天伦之乐。
庄周与颜玉早就把蔺且视作自家人,而蔺且也觉得他在这个家庭中已经不是外人。
庄周举起酒杯,示意蔺且也端上,说:
“今天我们师徒俩畅饮一番!”
颜玉在旁边说话了:“你们还是少喝点吧!”
庄周笑了笑,对颜玉说:“总管大人,今天就破例让我们多喝点吧,今天是不同寻常的日子。”
蔺且也帮着
庄周说话:“师母,今天就开恩吧!”
颜玉笑着对蔺且说:“你总是跟你师傅一心,看哪天我不给你饭吃。”
蔺且道:“师母不给我饭吃,我就去讨饭吃,说不定又能碰上一个自投罗网的通缉犯 ,让我领上五十两银子的赏金哩!”
说得一家人都哈哈大笑起来了。四岁的儿子不解地问道:
“谁是自投罗网的通缉犯 ?”
颜玉指着
庄周,说:“就是你父亲。”
庄周赶忙说:“你还小,长大了再告诉你父亲的故事。”
酒过三巡,
庄周的耳根有点发热了,他似乎进入了飘飘欲仙的境界。他觉得自己的身体逐渐失去了重量,随着酒气的蒸腾慢慢上升,一直上升到蓝天白云之间,与清澈的宇宙之气化为一体。他的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想。他只觉得有一种无以名言的轻松感,自在感。他觉得他自己重新属于自己了。不,他自己重新属于自然了。他忘记了自我,忘记了一切,让精神在浑沌之地毫无拘束地漫游。
第二天早上,
庄周问颜玉:“我昨天晚上喝醉了吗?”
颜玉说:“喝醉了还不知道吗?”
“是的,醉了之后,什么也不知道了,连快乐也不知道了。
但愿长醉不愿醒。”
庄周从窗户望去,蒙泽的芦苇已经长得很高了,在微风的吹拂下摇摆。偶尔有几只水鸟鸣叫着飞过,打破了湖面的宁静。渔民的小舟在湖面上飘来荡去,显得那么悠闲自在。
这时,蔺且进来说:“先生,我们算是回来了,而且也有了自己的家。从今之后,没有公务缠身,也不必应付那些官吏们,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来讨论学问了。”
庄周说:“是的。不过,我倒更愿意趁腿脚还比较灵便,多游览一些自然风光。”
蔺且说:“那也得过上一段时间,总不能刚搬入新居就出门远游吧。”
“那当然,你有什么要问的吗?”
“先生,上一次我曾经问过,你从不仕到出仕,有没有什么变化,你告诉我,变化中有不变者存。今天,我又要问你,从出仕又到不仕,有没有不变者存呢?”
庄周回答道:“这一次不仕,与出仕之前的不仕又有不同。以前不仕,只是出于对现实的不满,现在不仕,则是从亲身经历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可爱。当然,我并不后悔漆园吏的这段生活。这几年,我认识到,人虽然要追求意志的快乐,但是,也必须学会在人世间的大海中游泳。吕梁丈夫、佝偻丈人、梓庆,都是我们的师傅。”
蔺且问道:“先生,你现在退隐了,完全自由了,再也不必为那些束缚你的东西发愁了。”
“非也。跳出政治的漩涡,不等于跳出人世的大海。我虽然要让我的精神在天地之间无拘无束的漫游,但是,我的脚却必须踩在坚实的大地上。这就叫‘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而不傲睨于万物,不遣是非,以世俗处’。”
“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与处于世俗之间,难道不能同时做到吗?”
“当然能,而且必须做到。实际上,只有做到了处于世俗之间,才能做到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也只有做到了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才能做到处于世俗之间。二者互为因果,不可割裂。”
“请言其详。”
“所谓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也就是进入道的境界。而道则体现于它所创造的万物之中,并不是离开众物而独存的东西。因此,要想进入道的境界,就必须与世俗之间的万物相处,在任何一个有限的、有形的物上悟出那无限的、无形的道。离开了世俗之间的物,也就无法把握到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境界。
“反之亦然。人生活在这个物的世界上,要想避开物,是不可能的。世俗之物先你而存在,并伴随你而存在。如果人有了道,就具备了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然后才不至于埋没于众物之中。有道之人,可以生活于世俗之间,而不被世俗所同化。
“总而言之,要做到身在尘俗而心游天外,寄迹物中而神游无垠。”
“先生,这样的境界可确实难以达到啊!”
“是的。这样的境界是难以达到。我现在也没有完全达到这样的境界。但是,这是人生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你我当共同努力。”
庄周虽然辞官归家了,但是,他的名声却越来越大。经常有一些远道而来的士子,向他寻问养生之道。
这天上午,
庄周正坐在草地上,面对蒙泽弹琴自娱,蔺且在一旁整理他与
庄周的谈话录,有一个自称
孙休的人来访。
他通报姓名之后,便问道:
“
庄周先生,您的学说以无为著名,我今天特来请教。我居住在乡里,没有自己推荐自己去当官,我看见有人遇难也没有去救他,可谓无为了吧;但是,我种田,庄稼从来不丰收,也从来没有哪个君主知遇我,我得罪天了吗?我为什么如此命苦呢?”
庄周放下琴,招呼
孙休坐下,然后对他说:“你所说的那种无为,并不是真正的无为。我今天告诉你至人的行为。至人忘掉了自己的五脏六腑,忘掉了自己的耳目鼻口,恍乎、惚乎,而游于尘垢之外,惚乎、恍乎,逍遥乎无事之业。这才是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而你的那些行为则是哗众取宠,饰知惊愚,就象要用你的双手抓住日月一样,是不可能成功的。象你这样的人,能够保全自己的躯体而不得上聋盲跛蹇的病疾,就已经够幸运的了,还怨天何为?”
孙休听完
庄周的话,神情沮丧地走了。
庄周抬眼凝望湖水片刻,继续弹琴。一曲终了,他仰天而叹,似乎有什么忧虑。
蔺且停下手里的工作,问道:“先生,你为何叹气?”
庄周说:“刚才
孙休来,我告诉了他至人之德。我怀疑他会惊叹于至人之德而精神失常。”
蔺且说:“先生请宽心。如果他认为自己的所做所为是正确的,而您所说的是错误的,他当然不会以非易是;如果他认为自己所做所为是错误的,而您所说的是正确的,正好可以以是易非。因此,他不会精神失常的。”
庄周又道:“话不能这么说。从前有一只美丽的鸟,落到了鲁国国都的郊外,正好让鲁君碰着了,他十分喜欢,便命手下人捉住它,带回宫中。鲁君以太牢之食喂养它,以九韶之乐侍候它,可是美丽的鸟,却一天天地瘦下去了,最后不食而死。这就是以己养养鸟。如果以鸟养养鸟,就应该让鸟栖之深林,浮于江湖,食以虫蛇。
“今天,我告诉
孙休至人之德,就是以己养养鸟。对
孙休这样的人谈论至人之德,就象用车马来装载一只鼷鼠,用钟鼓来伺候鴳鸟,他怎么能不感到惊疑呢!”
“依先生之意,若何?”
“以后有人来问道,必须对症下药,看人对话。如果不这样,不但不能让他明白道理,反而让他失去了故常的生活。”
又过了几天,有一个名叫东郭子的人来向
庄子问道。东郭子是一个颇为自负的人,他一坐下就咄咄逼人地质问
庄周:
“
庄周先生,您的学说以道为核心,而您所说的道又是无形无象,虚无飘渺的东西。因此,我认为您所说的道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您的学说是故作高深,欺骗众人。”
庄子听后,微微一笑,说:“东郭先生,我所说的道是真实地存在着的东西。”
“那么,道在什么地方呢?”
“无所不在。”
“您说得具体一些。”
“在蝼蚁。”
“道怎么能如此卑下呢?”
“在積稗。”
“怎么更加卑下了呢?”
“在瓦甓。”
“怎么能卑下如此之甚呢?”
“在屎溺。”
东郭子听后,再也不言语了。
过了一会,
庄周道:“东郭先生,你如此发问,根本就没有接触到问题的实质,我也就只能如此回答你。监市官员到市场去查看猪的肥瘦,顺着大腿越往下看,越容易发现肉的多少。这就叫每况愈下。我回答你道之所在,也只能如此。”
东郭子又问道:“那么,道究竟何在?”
庄周回答说:“道存在于所有的物中。因此,道即周,道即遍,道即咸。周、遍、咸,是说道是无所不在的,它并不离开众物而独存。道虽然是无形无象的,但是,在有形有象的物中却可以体悟到它的存在。”
东郭子又问:“那么,我怎么能从有形有象的物中体悟到无形无象的道呢?”
庄周答道:“你必须保持淡而静、漠而清的精神状态,使你的心就象清澈宁静的井水,又象明洁光亮的铜镜。这样,你的意志就会得到极大的自由,极大的快乐,你的精神就可以无所不至。去而来,而不知其所至;往而来,而不知所终。彷徨乎冯闳之境,而不知所穷。这样,你就可以在有形有象的物中体悟到无形无象的道。”
“那么,道与物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道是物物者,即物的主宰,但是,道与物之间,又没有什么界线。物与物之间是有界线的,但是,物与道之间却没有界线。物来源于道,又归于道。道产生物,又在于物。”
听
庄周这么一讲,东郭子连连点头称是,心悦诚服地告辞了。
东郭子离开之后,蔺且开心地对
庄周说:“先生,这个自负的家伙终于被您说服了。”
庄周却心事重重地说:“蔺且,可没有那么容易啊!我现在越来越发现,向别人讲授道是十分困难的。心里想的东西,一旦用语言说出来,就变了味儿了。”
“除了语言,还有什么东西能表达道呢?”
“什么也没有。语言虽然不能完全表达道,但是,它又是唯一的工具。这是我最近的一大苦恼。”
蔺且默默地在一旁为先生担忧。稍顷,
庄周说:“我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
“梦见什么了?”
“我梦见一个名叫知的人求道的故事。知北游于元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正好遇到了无为谓。于是,知对无为谓说:
‘我想问你几个问题: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
何从何道则得道?’
“连问三声,无为谓一句也没有回答他。无为谓并不是故意不回答知的问题,就象他的名字所示,他根本就不知道回答别人的问题。
“知没有得到回答,就离开了无为谓,又来到白水之南,登上了狐阕之丘,而遇到了狂屈。知又以向无为谓提过的问题,重新向狂屈说了一遍。
“狂屈说:‘唉!我心知此问,本想告诉你,但是,刚想开口,就忘了我要说的话。’
“知又没有得到回答,就离开狂屈,来到
黄帝的宫殿,向
黄帝提出了这几个问题。
“
黄帝说:‘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
“知听了
黄帝的回答之后,说:‘虽然你的回答等于没有回答,因为你只是以否定问题的方式给予我回答。但是,你毕竟给了我回答。在来你处之前,我曾经问过无为谓和狂屈。无为谓不答,狂屈欲答而忘言,究竟谁更加接近于道呢?’
“
黄帝说:‘无为谓真知道,狂屈似之,我与汝终不近于道。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圣人行不言之教。道不可言,言而非也。’
“知不解地问道:‘我问无为谓,无为谓不告我,非不告我,不知而不告也;我问狂屈,狂屈本欲告我,而无法告我,非不告我,欲告而忘言也;今我问汝,汝知之而告我。怎么能反而说汝不近道,而彼知道?’
“
黄帝说:‘无为谓真知道,就在于他不知告人,因为道不可传;狂屈似之,就在于他欲告而忘言,因为道不当言;我终究不近道,就在于我自以为知道而以言告汝’。”
蔺且听完
庄周的梦,失望地说:“那么,既然道不可传,先生的学说就难以让众人了解了。”
庄周笑了笑,说:“刚才的那个梦,是从传道之难的角度说的。如果闻道者天机自深,那么,寥寥数语即可知道。我再给你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不是梦,是我编的。
“有一个名叫齿缺的人,去向得道者被衣问道。被衣让齿缺坐下之后,便向他说:
“‘你端正你的形体,集中你的目光,天和之气就会到来;你抛弃你的智慧,专注你的精神,神灵之光就会降临。如此,自然之道就会居住于你的胸中,你的眼光就会象新生之犊那样清新明亮……’
“被衣的话还未说完,齿缺已经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的神态是那样安详,就象拥在母亲怀中的赤子。
“被衣十分高兴,没想到齿缺的悟性如此之高,话还没有听完,就先自进入了道的境界。于是被衣口中唱着轻快的歌曲,也不理会齿缺,就独自出门远游去了。他唱道:
“‘形若槁骸(形体已如槁木之枯枝),
心若死灰(心灵恰似熄灭的灰烬)。
真其实知(告之以真知),
不以故自恃(他便忘记了过去的糊涂)。
媒媒晦晦(昧昧晦晦),
无心而不可与谋(没有心机而不可与谋)。
彼何人哉!’(那是什么人呀)!
“如果闻道者都能有齿缺这样的悟性,传道的难度就减轻多了。”
二
一天,监河侯来访问
庄周。
监河侯进门之后,先打量了一下
庄周的屋子,书简比家具多。他又从窗户往外望了一眼,湖光水色,尽收眼底。然后,他对
庄周说:
“庄先生,您可真会享福啊!”
“不敢不敢,唯求清静而已。”
“不过,恕我直言,您如果继续当着漆园吏,也照样可以读书、求道,游山玩水啊!”
“
庄周不材,难以兼之。”
“你看,象我,虽然上面加倍征收河税,但是,我照样当我的监河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嘛!”
庄周看着得意忘形的监河侯,突然想起了猪身上的虱子。
他心念一转,对监河侯说:
“您见过猪虱吗?”
“见过,那有什么奇怪的,哪个猪身上不长虱子?”
“我觉得猪虱是最愚蠢,最可怜的东西。”
“何以见得?”
“虱子将猪毛之间的空隙作为广宫大囿,高兴了,就来到乳间股脚之下漫游,自以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他哪里想到,一旦屠者鼓臂布草,手操烟火,要烧尽猪毛,虱子还没反应过来便与猪毛一起化为灰烬了。”
临河侯没有听出
庄周在影射自己,讪笑着对
庄周说:“先生的学问确实长进了,不仅为天下之人担忧,而且为天下猪虱担忧,真圣人也!”
庄周接着说:“我给您讲一个故事。”
“讲吧,我最爱听您讲故事,好长时间没听您讲故事,耳根都痒了。”
“有一个名叫无端的人,专门为宫廷喂养准备祭祀用的猪。这天,新送来一头小猪,这家伙十分不老实,在牢筴之中跑来跑去一个劲地叫唤。它似乎预感到自己会被宰杀,用前蹄拚命地踢着围筴,企图逃跑。
“无端听得不耐烦了,来到牢筴旁边,对猪说:‘小猪啊小猪,你怕死吗?我会用上等饲料喂养你三个月,然后十日戒,三日斋,恭恭敬敬地将你请到白茅之上,结果了你的性命,将你的肩尻粉碎于彫俎之上,你愿意吗?’
“然后,他又对可怜的小猪说:‘我知道你的心事,你肯定不愿意。你宁肯食以糠糟,而在牢筴之中转悠,也不愿到彫俎之上送命。’
“第二天,宫廷传下了命令,让无端从现在开始,每天食如君主,寝如君主,轩冕美女,任其挥霍。但是,君主死后,他必须作为祭祀品被活埋。无端高兴地答应了。
“无端的处境与小猪的处境完全相同,但是,为猪谋则去之,为己谋则取之,这不太愚蠢了吗?”
听完
庄周的故事,监河侯有点开窍了,他不快地问
庄周:
“先生是在讽刺我吗?”
“岂敢。象无端这样的人太多了,比比皆是,怎么能说是讽刺您呢?不过,我倒是想提醒您一下,可不要把高官厚禄看得太重了,这样会送命的。”
监河侯心中暗笑,这
庄周也确实太谨慎了,因噎废食,未免过分。但是,口中却说:
“谢谢您的提醒。我可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人。您虽然辞掉了官职,但是我们的私人交情还没有断。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尽管张个口,不要客气。”说完,就要告辞。
送走监河侯回到家中,蔺且对
庄周说:
“先生,您今天讲的这两个故事真绝,我已在旁边记录下来了。这对那些贪图享受,不顾性命的人,真是一剂良药。”
听完蔺且的话,
庄周似乎发现了些什么东西。用抽象的语言来直接论述道,往往使人难以理解,而且难以相信。如果用通俗易懂的故事来比喻道,再借以有名望的圣贤哲人之名,就可以使人们容易理解,而且容易相信。这就是寓言,即寄寓他人之言;这就是重言,即借重他人之言。想到这儿,
庄周高兴地对蔺且说:
“有了!有了!”
蔺且看着
庄周手舞足蹈的样子,问道:
“有了什么?”
“我们不是一直在为怎样才能表现道发愁吗?这一下不用发愁了。我们可以用寓言、重言来表现道。”
“何为寓言?”
“寓言即寄寓他人来论述道。为什么要寄寓他人呢?我先给你举一个例子。一个人要想替自己的儿子求婚,就不能自己去当媒人,因为他即使把自己的儿子说得如同圣贤,人们也不会相信他的话,人们总觉得父亲替儿子说话是会包庇他的缺点。如果他请另外一个人去做媒,情况就不同了。因为对方听了外人的介绍,就会觉得是客观的事实,而容易相信。我向别人传道亦是如此。我整天以自己的口气说道有多么奇妙,人们就会觉得我是在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我如果编出一些故事来,以他人的名义来论述道,人们就会相信。这不是我要故意如此,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势所必然。”
“那,何为重言呢?”
“重言就是借重古代圣贤之人的名声论述道,这比寓言更进了一步。天下之人,都迷信古代的人,而且更加迷信古代的圣贤。我如果以
黄帝、
尧、舜、
孔子、
老子等人的名义来论道,世人就会趋之若鹜。”
“先生,这真是妙方啊!”蔺且拊掌叫好。
“而且,这种方式也更加符合道本身的特征。我所说的道,本来就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行为方式,并不是一个抽象玄妙的东西,在人与人之间发生的故事中,更能让问道者体悟到道的精髓。”
这天,有一个儒士来到
庄周家中。这位儒士不象别的士那样,开口就问道。他却提了一个颇为巧妙的问题:
“
庄周先生,请问是
孔子伟大,还是
老子伟大?”
庄周说:“
孔子与
老子究竟谁伟大,不是我们这些后人所能评价的。你想听听
孔子见
老子的故事吗?”
“什么?
孔子还见过老聃吗?”
“当然见过。
孔子到了五十一岁的那年,觉得他以前所学的东西都不是真正的道,就从鲁国来到南方的陈国沛县,拜见
老子。
“
孔子见了老
子之后,
老子招呼他坐下,然后说:
“‘
孔丘,你终于到我门下来了。我听说你是北方的贤人,你得道了吗?’
“
孔子回答说:‘没有。’
“
老子问:‘你是怎么求道的?’
“
孔子说:‘起始,我求之于仁义礼智,五年而未得道。’
“‘然后呢?’
“‘又求之于阴阳之气,十有二年而未得道。’
“‘如此,你当然不可能得道。仁义是扰乱人心的祸害,阴阳之气也只不过是道的外化。’
“
孔子又问:‘如何才能得道?’
“
老子说:‘我要休息了,你明日再来。’
“第二天,
孔子又来到
老子的家中。正好
老子新浴之后,在那儿等着让头发干。他静静地坐着,一动不动,双目紧闭,寂泊之至,犹如非人。
孔子不敢打扰他,便在旁边等着。良久,
老子睁开了眼睛。
孔子上前请安,问道:
“‘先生,您刚才是怎么了?形若槁木,心若死灰,好象离物遗人而独立于无人之野。’
“
老子说:‘吾游心于众物之初。’
“‘何谓众物之初?’
“‘众物之初的境界,心不能知,口不能言,今日勉强用诗为你说其大概:
至阴肃肃,(至阴之气寒若严冬)
至阳赫赫。(至阳之气炎若盛夏)
肃肃出乎天,(阴气来于天)
赫赫发乎地。(阳气源于地)
两者交通,(阴阳交合)
成和而物生焉。(在和气之中生出万物)
或为之纪,(似为万物之纲纪)
而莫见其形。(却见不到其形)
消息满虚,(死生盛衰)
一晦一明。(时隐时现)
日改月化,(日迁月移)
日有所为,(无时不在作用)
而莫见其功。(却见不到其功)
生有所乎萌,(生有所始)
死有所乎归。(死有所归)
始终相反乎无端,(始终循环,没有尽头)
而莫知其所穷。(却不知它的边缘)
非是也, (没有它)
且孰为之宗。’(什么来充当万物之宗)
“
孔子又问:‘请问,游心于众物之初,是如何感受?’“
老子回答说,‘得到这种境界,就具备了至美、至乐。得到至美,而游于至乐,就是至人。’
“
孔子又问:‘至人如何?’
“
老子回答:‘至人者,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以天下万物为一,视四肢百体犹如尘垢,视生死如昼夜,而况得失祸福哉!抛弃隶仆犹如抛弃泥土,知己身贵于隶。万物不足以为患,与物为化而不知其极。已为道者,能达于此。’
“
孔子听了
老子的话,告辞而归,三天之内都不说话。
颜回问道:‘夫子见老聃而不语,为何?’
“
孔子说:‘我在道之面前,犹如瓮中之蚁,如果不是
老子揭开瓮上之盖,我终生不知天地之大全。
老子就象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乎云气,养乎阴阳。在
老子面前,我张口无以发言,我尚何言哉!’
“从此之后,
孔子就辞退了所有的弟子与交游,开始专心学习老
子之道。”
那儒士听了
庄周讲的故事,十分惊异,问道:“请问先生,为何我读的经典之中,没有
孔子见
老子的记载?”
“因为你所读的经典,都是
孔子五十岁之前所作,或为
孔子五十岁之前的弟子所记,他们为了维护自己所学,当然不愿记下
孔子五十岁之后的言行。”
那儒士连连点头称是,告辞而归。
蔺且击掌称妙,对
庄周说:“从此之后,世人又多了一条
孔子见老聃的话题,说不定以后的史官还会信以为实,在
孔子传中写上‘
孔子见老聃’哩!”
庄周笑道:“那才正中吾意!”
一天,
庄周与蔺且正在整理这些天来为求道之人回答的谈话录,又来了一位士。这位士提了这样一个问题:
“
庄周先生,您的学说以无为自然为主,那么,您是不是主张将一切人所创造出来的机巧器械都废除呢?如果都废除了,人将怎样生活?如果不废除,能说是无为自然吧?无为自然与机巧器械之间,是不是对立的?”
庄周回答说:“您提的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深度。我讲个故事给您听听,您就会明白。
“
孔子的弟子
子贡到楚国去漫游,回来的路上,有一天在汉阴碰到一位老者。这位老者种了一片菜地,但是,他给菜地灌水的方式很特别。他挖了一口井,然后从旁边挖一条斜入井水的隧道。他抱着一口瓮,从隧道下去,盛上一瓮水,然后又抱着瓮上来,将水灌入菜地。如此往复不绝。但是用瓮盛上来的水很有限,因此,老者虽然跑来跑去,精疲力竭,但是,菜地里已经裂开了口子。
子贡觉得这位老者很可怜,便上前对他说:
“‘老者,有一种机械,可以一日浸灌百畦菜地,而用力甚少,你难道不知吗?’
“老者问道:‘何种机械?’
“
子贡说:‘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提水若抽,其名为橰。’
“那老者听后,面色由疑问转为释然,笑道:
“‘我从我的师傅那儿听说过: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若有机心存于胸中,则纯朴自然的元气就会受到损害。如此则精神不得安宁,道就不会保持于胸中。’
“‘我并不是不知道那种器械,我是为了纯朴自然的精神而羞于为此。’
“
子贡听了老者的话,觉得十分深妙,而相比之下,自己是那样的浅薄。他惭愧地低下了头,无言以对。
“过了一会,那老者又问:‘你是什么人?’
“
子贡回答说:‘我是
孔丘的门徒。’
“老者说:‘
孔丘之徒,与我道不同而不相谋。你赶快离开这儿吧,别耽搁了我盛水灌畦。’
“
子贡羞愧之极,若不自得,领着随从赶紧离开了老者。一路上,他闷闷不语,面色十分难看。一直行走了大约三十里地,才有所好转。
“一位随从看
子贡的颜色没有那么阴沉了,便问道:‘刚才那人是干什么的?为何先生见了他之后变容失色,耿耿不释呢?’
“
子贡回答说:‘先前,我以为天下的学者唯有
孔子伟大。没想到今天碰上的这位老者比
孔子更伟大。
孔子经常教导我们,用力少而见功多者,为圣人之道。而这位老者则认为不然。功利机巧,忘乎其心,虽有巧械而不用,就是为了保持纯朴自然的道德。彼何人哉!彼何人哉!’
“
子贡回到鲁国,向
孔子讲述了抱瓮老者的故事。
孔子听后,回答说:
“‘
子贡啊!你的好学深思确实值得嘉许,但是,可不能游于浊水而迷于清渊呀!从那个老者所为所言来看,他肯定是一个修浑沌之道的人。但是,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治其内而不治其外。
“‘浑沌之道,虽然追求纯朴自然,但是,并不废除机械之巧。如果仅凭不用机械之巧来保持自己的纯朴自然,那也未免太无知了。其实,真正掌握了浑沌之道的人,虽然整天使用着巧械,也不会丧失纯朴自然。因为他的胸中已经让自然之元气占据了,任何机械,都不能使他产生机心。
“‘你如果见到了那真正掌握了浑沌之道的人,就会更加惊疑。因为他们是明白人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而游于世俗之间,和光同尘,与世推移。
“‘
子贡啊!浑沌之道可不是你我所能达到的。’”那人听了
庄周的故事,顿开茅塞,说:“多谢先生指点。”
就告辞了。
庄周自从离开漆园到现在已近一年工夫了。一年来,登门拜访求道者时有出现。
庄周虽然无意于聚徒讲学,但是,也无法拒绝这些热心的求道者。在与求道者的辩论中,他自己的思想也在不断地成熟。蔺且总是将他与别人的谈话记录下来,认为是绝好的文章。有时候,有人来问道,适逢
庄周不在,蔺且便将这些记录抄写一份送给他们。这样,世人便争相传阅
庄周的这些妙趣横生的文章了。
这天,梓庆来访问
庄周。
庄周高兴地将梓庆让进客厅,说:
“什么风将您吹来了?”
梓庆从怀中掏出一个雕刻很精致的飞龙,递给
庄周,说:
“奉上薄礼一件,请先生笑纳。”
庄周小心翼翼地将飞龙转着从各个角度观赏了一遍。飞龙有两只翅膀,又有四只脚。它的两只翅膀张开着,似乎在空中飞翔,而它的四只脚呈划动状,又象在水中游泳。它的头向上昂着,似乎在用那长长的角去触摸蓝天中的云朵;它的口微撮着,似乎向着广漠的宇宙长吟轻啸。
庄周爱不释手,专心致志地欣赏着,竟忘记了梓庆坐在一旁。他的心,早已溶化在飞龙身上,腾云驾雾,游于六合之外了。
梓庆问道:“何如?”
庄周这才从遥远的天空回到了现实之中,连忙答道:“真神品也!”
梓庆满意地说:“实不相瞒,此乃我生平最得意之作,费时三年方成。”
庄周一听,不安地说:“如此无价之宝,鄙人怎能无功受禄?”
梓庆用手推回
庄周递过来的飞龙,笑道:“先生何必客气。此物若流于街市,则不若一鸟兽之象,唯先生能识其价,故唯先生受之无愧。”
庄周这才不再推辞,将飞龙之象供于书案之上,凝视良久,自言自语道:“妙不可言!”然后转身对梓庆说:“知我者,梓庆君也。”
梓庆说:“先生虽然许我以知音,但是,先生的所作所为我并不能完全理解。当然,您辞官退隐是为了一己之自由,但是,您难道就能忍心抛下那些横目之民不管吗?”
庄周沉重地说:“梓庆君,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仅凭我
庄周一个人的力量,以一个卑微的漆园吏的身份,能够拯救天下横目之民吗?还不如退而洁身自好,修身养性,同时,用我的学说慢慢地感化世人,也许还对人类有点贡献。”
梓庆说:“我们虽然认识很长时间了,我还没有听您比较完整地讲过您的学说,趁今天的机会,您能不能给我说一说?”
庄周说:“我的学说,可以分三种拾级而上的境界:第一种境界是圣治,第二种境界是德人,第三种境界是神人。”
“愿闻圣治。”
“圣治是最低的境界。布政施官,各得其宜。举贤授能,人尽其材。天下平均,秋毫无犯 。当政者躬行其言,而天下之人无不向风,以手指,以顾示,则四方之民无不听之。此谓圣治。”
“愿闻德人。”
“德人即天下皆为有德之人。居处则无思虑之谋,行动则无忧患之苦,胸中没有是非的标准,没有美丑的区分。四海之内共利之才算是喜悦,共给之才算是安宁。财用有余,却不知道从何而来,饮食取足,却不知道谁人供给。此谓德人。”
“愿闻神人。”
“上品神人,乘光照物,却不见其形迹,此谓知周万物,明逾三景。达于天命之境,尽知万物之实,与天地同乐,将万事消亡。万物芸芸,复归其根,玄冥之境,神人所游。此谓神人。”
梓庆听完,说:“先生,您所说的圣治之境已属人间所无,而况德人、神人乎?”
庄周说:“此虽人间所无,实乃真人所应有。万世之后,其庶几乎?”
三
寒冬一过,春气萌动。万物复苏,草木皆荣。蒙泽再一次呈现出迷人的姿色。它卸掉那厚重而笨拙的冬装,穿上了轻扬飘逸的春衣,犹如一位迎风招展、亭亭玉立的少女。
春天一来,
庄周便很少坐在家中。当第一道曙光从东方射出的时候,他便已来到湖边,安详地凝视着太阳慢慢升起,魔鬼的暗影便悄然离去,大地上一片清朗光辉。他倾听水鸟的鸣叫,看水面呈现的光晕,觉得这一切比最美的音乐还美。
他细致地观察湖边的各种小虫,各种花草。他看小虫之间如何戏耍、打架,他看蜜蜂怎样在花草之间传粉。
最有意思的是,
庄周还观察到动物之间的交配。这天,
庄周发现一雄一雌两只白鶂鸟在草地上对视。两只鸟的眸
子都一动不动,深情地注视对方。它们似乎完全忘记了对方之外的任何外物,所以
庄周走到它们附近,它们连一点反应也没有。
然后,它们在对视之中互相靠拢。雄鸟走一步,雌鸟也走一步。鸟儿虽然没有语言,但是,它们的心却是相通的。
等到走近之后,两只鸟便交颈而戏……
他还见过两只小虫的交配,也很富于诗意。雄虫在上鸣叫一声,雌虫便在下应一声,如此往复不绝。雄唱雌应,配合默契,宛若天作之合。它们的声音,听起来就象一首动听的琴曲。
由此,
庄周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交往,如果都能做到象虫鸟之风化那样毫
无强求,天性自然,则善莫大焉。可惜的是,人不同于虫鸟。人有智谋,人有意志,而且,人总是喜欢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的身上。
强者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弱者头上,是司空见惯的。可悲的是,弱者有时候也企图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强者身上,从而使本来就可怜的弱者显得更加可怜。
例如
孔丘,就企图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诸侯王身上。他用诗经、尚书、礼经、乐经、易经、春秋这六本经典作为工具,周游列国,所说者七十二君。但是,那些残虐的君主,谁会接受那一套无用的仁义礼智呢?
孔丘游说诸侯王,之所以不能成功,就在于他是强奸其意,而不象虫鸟那样是自然风化。
一天,
庄周正在湖边钓鱼,远远看见一位衣着华丽的士,手中提着一个鸟笼,向这边走来。那位士走到
庄周跟前,说:“您就是
庄周先生吧!真是闲情逸致,于此风和日丽之时,垂钓于湖畔。”
庄周手持渔竿,没有回头:
“嘘!别吓跑了我的鱼。”
稍顷,
庄周觉得鱼竿微动,有鱼儿上钩了,他奋力一提,一只小鱼被摔了上来。
那位士称赞道:“先生钓鱼也很在行啊!”
庄周微笑道:“钓鱼不是我的目的,垂钓湖畔,乃为湖光水色,乃为鸟语花香。”
那位士又道:“先生,我也十分喜爱鸟语花香。我家养了许多名贵花卉,您看,我走路都提着鸟笼,寸步不离呢。”
庄周瞥了一眼那笼中之鸟,说:“我所喜欢的鸟是树林中的野鸟,我所喜欢的花是草木中之野花。”
“那不一样吗?”
“当然不一样。笼中之鸟,虽然华丽,却已失天然之趣。你看那林中之鸟,或飞或栖,或鸣或眠,天机自然。而笼中之鸟却局限于狭小的空间,徒具其形,而无其神。”
那位士听了
庄周的话,惭愧地低下了头。他想了想,打开鸟笼,把鸟放出来,让它飞走了。
庄周望着渐飞渐远的小鸟,满意地笑了。
然后,那位士敛衽坐到
庄周旁边,虚心请教:
“先生,我今天来是向您求教一个问题:治天下重要还是治身重要?”
庄周将鱼竿收起来,说:“回答这个问题,我要给你讲一个故事。
“
黄帝当天子十九年之后,法令行于天下,百姓安宁,人民乐业。但是,
黄帝还不满足,认为应该将天下治理得更好一些,便前去空同山,拜访得道者
广成子。
“这天,
黄帝登上空同之山,只见云雾弥漫,苍松翠柏,恍如仙境。
广成子正坐在山巅闭目养神。
黄帝趋前问道:
“‘我听说您已得至道,敢问何为至道之精?我想以天地之精气,来帮助五谷的生长,以养天下之民,我还想掌握阴阳变化之数,以助群生之成长。’
“
广成子微微睁开眼睛,对
黄帝说:
“‘你要问的东西,只不过是形而下之物,你想掌握的,只不过是物之残渣。自从你开始治理天下之后,天上的云往往还没有聚到一起便下起了雨,地上的草木往往还没有发黄就开始落叶,日月之光,已失去了过去的色泽。你以浅短的才智之心治天下,还说什么至道。’
“听了
广成子的话,
黄帝无以言对,退身回到了帝宫。他细细思谋
广成子的话,觉得他说得确实有道理,用人的智谋来治天下,劳而无功,徒费精神。于是,他辞退了天
子之位,筑了一间小屋,独自一人住在里边,闭门静养。三个月之后,他又来拜访
广成子。
“这一次
黄帝来到空同山上时,
广成子正头朝南在一棵大树下睡觉。
黄帝小心翼翼地膝行而进,再拜稽首。然后说:“‘听说先生已得至道之精,敢问治身如何,而可以长寿?’
“
广成子一听,高兴得一跃而起,说:
“‘善哉!问乎!过来,我告诉你至道之精,为了让你记住,我给你颂一首诗:
至道之精,(至道的精粹)
窈窈冥冥。(深远暗昧)
至道之极,(至道的极致)
昏昏默默。(静默沉潜)
无视无听,(不视不听)
抱神以静,(抱住精神静养)
形将自正。(形体自然健康)
必静必清,(清静无为)
无劳汝形,(不要劳累形体)
无摇汝精,(不要摇动精神)
乃可以长生。(就可以长生)
目无所见,(视外物而不见)
耳无所闻。(听外物而不闻)
心无所知,(接外物而不思)
汝神将守形,(你的精神就会安住于形体)
形乃长生。(形体健康就能长生)
慎汝内,闭汝外,(慎守内心,闭住通口)
多知为败。(知识多是丧命之根)
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矣,(我助你达于大明之上)
至彼至阳之原也。(进入那阳气之源头)
为汝入于窈冥之门矣,(我助你达于窈冥之门)
至彼至阴之原也。(进入那阴气之源头)
天地有官,(天地万物各司其职)
阴阳有藏。(阴阳之气各居其所)
慎守汝身,(守住你自己的身体)
物将自壮。(万物自然昌盛)
我守其一,(守住那和谐的一)
以处其和。(就可以处于天和之境)
“‘照这首诗上所说的去做,就可以长生。我已经一千二百多岁了,但是我的形体还未衰老,就因为我守静以养。’
“
黄帝听后,吃惊地张大了嘴,过了半天才说:‘广成先生,您可与天齐寿了。’
“
广成子继续说:‘我告诉你:得吾道者,上为皇而下为王,失吾道者,上见光而下为土。吾与日月齐光,吾与天地为常。人其尽死,而我独存。’
“
黄帝听后,心里默诵着
广成子教给他的诗,回到了自己的小屋之中。”
那儒士听后,问道:“
广成子真有其人吗?抱神静养真能活到一千二百多岁吗?”
庄周笑道:“何必实有其人,唯求其意而已。信不信由你。”
稍顷,
庄周又说:“我再给你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更是无迹可求的。”
儒士道:“愿闻其详。”
庄周缓缓道:“云神要到东方去漫游,有一天,正好来到扶摇之树的上空。他在这儿遇到了鸿蒙。
“鸿蒙正在地下拍着大腿象麻雀那样跳来跳去地玩耍。云神觉得十分奇怪,此人虽然年过七旬,居然还象个儿童似地雀跃玩耍,真是罕见的人事。于是他停下来,站在半空中,问道:‘叟何人也?叟何人也?’
“鸿蒙继续拍着大腿跳来跳去地玩耍,口中答道:‘游!’
“云神又道:‘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鸿蒙抬起头来,看了云神一眼,吐了一个字:‘吁!’
“云神问道:‘天气不合,地气郁结,六气不调,四时失节。今我愿取六气之精,以养育天下之物,如何为之?’
“鸿蒙继续拍着大腿跳来跳去地玩耍,回头对云神说:
‘吾不知!吾不知!’
“三年之后,云神又到东方去漫游,途经宋国上空,正好又看到了鸿蒙。云神十分高兴,从空中降到地下,来到鸿蒙面前,说:‘您还记得我吗?您还记得我吗?’于是再拜稽首,愿有闻于鸿蒙。
“鸿蒙说:‘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我无所知。’
“云神恳切地说:‘我亦浮游,我亦猖狂,而百姓随我而来,我不得已于万民之望。愿闻一言,以利万民。’
“鸿蒙说:‘扰乱天下之常理,破坏万物之真情,故鸟夜鸣于树林,兽散群于山泽。草木皆黄,虫鱼受灾。噫!治人之过也!’
“云神失望地说:‘那么,我该怎么办?’
“鸿蒙说:‘噫!你受害已深,难以开
启,快走吧!’
“云神恳求道:‘我遇到您很困难,愿闻一言以归。’
“鸿蒙曰:‘噫!唯有心养。你只要清静无为,万物将会自然化成。忘记你的形体,抛弃你的聪明,昏昏伦伦,与物相忘,就会与自然之洗气同体。解其心知,释其魂魄,与万物为一。归于浑沌之境,达于无名之地。’
“云神听后,顿开茅塞,说:‘天示我以德!天示我以德!’
乃再拜稽首,起身告辞而行。”
那位儒士听完后,说:“先生,您讲的故事可真是妙趣横生,
启人神智,沁人心脾。但是,这些故事可都是无稽之谈啊!”
庄周说:“要听我的故事,就必须松弛你的精神,发挥你的想象。如果只以常心常知来听,就如老牛听琴,不知所云。”
一日,
庄周正在午睡,突然听得外面车声雷动,滚滚而来。在这样的荒僻村野,很少有如此震人的车声,他便与蔺且一同出门观望。
遥见十乘驷马华盖的轿车从村外的大路上委蛇而来,后面扬起弥天黄尘。一群孩童跟在后面,惊奇地打量着这长长的车队,以为村子里来了什么大人物。车前的驭手甩着长长的鞭子,口中不停地吆喝着,显得威风十足。
车队来到
庄周家门前,嘎然而止。从最前面的驷马高轩内跳下一位身着锦缎的官人,在二三随从护拥下,大踏步走向
庄周师徒俩面前。
庄周细一打量,原来是苏玉。
这苏玉便是上次跑到魏国向
惠施诬告
庄周图谋相位的人。那次他诬陷不成,被
惠施闲置门客之中,久而久之,自觉脸上无光,灰溜溜不告而别。回到宋国,在睢阳城里斗鸡走狗,仍还他无赖本色。宋君偃逐兄夺位之后,耽于声色犬马,专好各种新奇玩意,这苏玉时来运转,竟以斗鸡走狗之术进宠于宋君。他天性谄媚,好玩权术,渐得宋君重用,后来成为宋君的亲信随从。他这一次衣锦还乡,便是想在父老乡亲们面前摆摆阔气,出一口多年来压在胸中的恶气。
他远远便从车中看见
庄周站在村头的茅屋之前。他早就听说了
庄周的传闻,知道他现已辞官退隐,也知道经常有人不远千里来向他求道。
他一直不服气
惠施,也不服气
庄周,但是,宋国人一说起蒙邑的人才,便提起
惠施与
庄周。
惠施官居相位,
庄周知周万物,被人们称为蒙邑二杰。
今天,我苏玉也有了出头之日,虽然比不过
惠施,但是比一个穷愁潦倒的
庄周,总是绰绰有余了吧。
得意地想着,他便命令驭手停车,来到
庄周面前,揖首道:“
庄周先生一向可好?”
庄周答礼:“村野之人,唯求清静而已。”
苏玉故意回头瞥一眼那长长的车队,眉飞色舞地说:“宋君赐我十乘之车,供我省亲。”又从头到脚打量了一下
庄周的褐布粗裳,说:“先生何必自苦若此呢?”
庄周看着苏玉这副小人得志的样子,觉得十分可笑,十分可悲。他本不想理睬这无德无行新贵,但他既然送上门来,何必不趁此教训他一番。于是
庄周微笑道:“请进寒舍一叙。”
苏玉也不推辞,便随
庄周进了茅屋。揖让一番坐定,
庄周说:“我家贫如洗,无以礼遇,唯有口舌,愿献寓言一则。”
苏玉笑道:“夫子雅兴若此,唯当洗耳恭听。”
庄周缓缓说道:“有一家人住在河边上,日子过得十分贫穷,仅凭编织芦苇勉强糊口。
“有一天,这家人的儿子到水中游泳,潜于水下,得到一颗千金之珠。儿子高兴地带回家中,交给父亲,说:‘我们以后再也不用编织芦苇了。’
“可是饱经风霜的父亲却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儿子,不要高兴得太早了。这颗千金之珠可是个祸害啊!赶快拿石头来,将它砸碎,弃之远方。’
“儿子不解地问道:‘父亲,我好不容易才在深渊之中摸到一颗千金之珠,怎么能说是祸害呢?’
“父亲摸了摸儿子的头,说:‘儿子,你有所不知。那千金之珠,必然在九重之渊。而九重之渊,是骊龙的住所。骊龙经常将千金之珠放在它的下巴之下,以防别人偷窃。你能得到千金之珠,是正好赶上骊龙睡着了。骊龙醒来之后,必然会寻找它的
宝珠,到那时,你就无处藏身了。’”
苏玉听到这儿,脸上已微显不安,目光也开始游移不定,不敢与
庄周的眼神相接。
庄周继续说:
“当今宋国之深,远远超过了九重之渊,宋王之残暴,远远超过了骊龙。你能得到十乘之车,肯定是碰巧宋王睡着了。
等到他醒来之后,你难道不会粉身碎骨吗?”
苏玉面色苍白,汗珠从额上沁出来,口不能言。随从们见状,将他拖起来,挟住他的胳膊狼狈逃窜了。他们的身后,传来
庄周与蔺且爽朗的笑声。
后来听说苏玉一回到家中便卧床不起,一直躺了十几天。宋君等着他回来斗鸡,不耐烦了,便派人来催。苏玉强支病体,返回睢阳,宋君已有了新的斗鸡手,已将他弃置一边,他的十乘之车理所当然也没有了。苏玉气急交加,羞愤难当,病得更加严重。随从们树倒猢狲散,投奔新主子去了。幸亏一位老相识将他送回家中。
苏玉这一次回家,可是丢尽了脸面。他闭门不出整整三个月,躺在榻上,辗转反侧。
庄周讲的那个寓言,总是在他脑海中翻腾。以前,他觉得
庄周那套学说只不过是弱者的呻吟,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经过这一次从肉体到心灵的打击,他也慢慢觉得
庄周所说有一定的道理。人生一世,富贵难求;便有富贵,也如昙花一现。那么,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有没有让人值得追求的东西?如果有,是什么呢?
他曾经骗过人,也曾经被人欺骗。他受过别人的鄙视,也曾经鄙视过别人。他吃过苦头,也享过富贵。到如今,细思量,却如过眼烟云,毫无痕迹。这一切,都是为何?
百般思索,苏玉无法回答这些问题。他想去请教
庄周,又怕再次受到
庄周的嘲谑,因此不敢登门。
这天,苏玉拄着一根拐杖,独自一人来到泽边散步。远远看见
庄周在水湄钓鱼,数次想过去与他搭话,却觉得脚下有千斤之沉。
庄周已注意到苏玉在一边踟蹰不决的样子,他完全理解苏玉的心情。人在经过一次重大打击之后,往往会产生向善之心。他的天性良心会逐渐显露出来,他会对过去的所做所为感到羞愧,同时对人生的未来产生疑问。这时候,人最需要帮助,最需要友情,最需要温暖,最需要同情。
于是,
庄周收起鱼竿,朝苏玉走过去。他来到苏玉面前,说:“你身体好些了吗?小心受着风寒。”
苏玉一听,苍白的面上涌出一片红晕来。他抓住
庄周的手,良久,才哽咽着说:“先生,我有愧于您,您还如此大度,我苏玉无地容身啊!”说着,低下了头。
庄周笑着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苏玉抬起头,似有所言,却长叹一声,欲言又止。
庄周扶着苏玉,来到一片干净的草地上,两人席地而坐。
然后,
庄周说:“你好象有什么难言之隐?请直言吧。”
苏玉迟疑了一下,然后说:“最近,我病卧在家,经常想到:人活一世,应当追求什么?但是,又自惭形秽,觉得我这样的人,也有资格问这种问题吗?”
庄周说:“有何不能!我来给你讲一个故事让你在轻松愉快之中如云开冰释。
“秋天到来了,雨水增多,河流上涨,河道变宽。两岸之间,本来近在眼前,而现在,即使站在河中的小洲上,也看不清对岸的牲畜是牛还是马。
“于是,河伯欣欣然乐不可支,以为天下之水皆聚于此,天下之美尽归于己。他顺着河水,向东而行,这天,来到北海之滨,河水入海之处。
“他向东而视,只见浩瀚的大海与天相接,水天一色,茫无涯际,直看得他头晕目眩。相比之下,自己所拥有的那些河水真是太可怜了。
“于是,他若有所失地对北海之神若说:‘我以前听人说过这样的谚语:‘闻道者,以为莫若己者,’说的就是我啊!我曾听过有人以为孔
子之学为浅薄,
伯夷之品性低下,我当时不信,今天我才信以为真了。今天我看到大海之无穷,才知道学问之难穷,道理之无尽。我如果不到你这儿来,就危险了,我就会终身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说:‘井中之龟不可语之以海,是因为它拘束于井中狭小的空间;夏日之虫不可语之以冰,是因为它局限于夏季短暂的时间;一曲之士,不可语之以道,是因为他局限于世俗的教育。今天你离开了自己处身的岸洲之间而来到大海,你见到了大海的浩瀚无际,你便知道了自己以前是多么渺小。因此,我可以给你讲一讲至大之理。
“‘天下之水,以大海为最:万川归之,不知何时而满;尾闾(相传为水出海处)泄之,不知何时而竭。无论春秋,不管旱涝,大海的水都不会减少,它超过江河,不知多少倍,但是,我北海之神从来没有因此而自以为多。
“‘我自以为我来源于天地阴阳之气,我在无穷的天地之间,就象一块碎石小木在大山之中一样,是微不足道的。’
“河伯插问:‘您如此阔大,还是微不足道的吗?’
“‘当然。我亦如此,何况他物。若以数计之,四海在天地之间,唯道不象四个小孔穴在大泽之中吗?中国在海内,难道不象積米在巨大的粮仓中吗?天下之物,多以万数,而人只不过万分之一。天下之中,有人居住,五谷生长,舟车交通的地方,也不过万分之一。因此,人及人所居住的世界,在万物之中就象毫之末梢在马身上一样,是微不足道的。三皇五帝以来,仁人志士所忧虑所争夺的,不过如此。
伯夷辞让之,只不过为名;
孔子奔波之,只不过为利,都是把天下看得太重了。他们与你以前将河水视为天下之美,有什么区别呢?’”
苏玉听完,精神为之一振,满怀希望地说:“如此,则我亦有求道之望?”
庄周说:“当然。天色不早了,你回家休息吧,明日再谈。”
四
当晚,
庄周回到家中,对蔺且述说了在湖边与苏玉的谈话。蔺且不解地问道:
“先生,象苏玉这样的人也能学道吗?”
庄周肯定地说:“当然能。在每个人的本性中都有自然之性,只不过有些人被俗学埋没了,一旦经过挫折之后,浪子回头金不换啊!”
第二天一大早,苏玉便来到
庄周家中,他急切地问
庄周:
“先生,您昨日所言,对我
启发很大,犹如拨云睹日,重见光明,使我懂得了世间万物,都是不足为凭的,而天地才是至大之物。从今之后,我以天地为大而以毫末为小,可乎?”
庄周笑道:“道可没有那么简单,人的心知所能了解的事物是有限的,而心知所不能了解的事物却是无限的。人活着的时间是有限的,而人出生前与人死后的时间则是无限的。用有限的心知、有限的人生去追求无限的事物的大小,是不可能的。”
苏玉又说:“我听人家说,最精密的东西是无形的,最大的东西是无穷的,果真如此吗?”
庄周说:“从小的角度来看大的事物,好象没有边际,从大的角度看小的事物,好象没有形体。精密,就是物之小者。小大精粗,并不能说明道。可以用语言表达的,是物之粗者,可以用心知来思考的,是物之精者,而道,则是语言不能表达,心知不能思考的,因此,不在大小粗精之列。”
苏玉又问:“那么,怎么才能确定事物的贵贱大小呢?”
庄周说:“从道的角度来看,所有的事物都无贵无贱,互相平等。从物的角度来看,事物之间互有贵贱之分。其实,所有的物都有它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它需要否定的地方,因此,因其所大而大之,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万物莫不小。天地可为積米,毫末可为丘山。”
苏玉又问:“既然事物的贵贱大小都没有一定的标准,那我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我应该选择什么?我应该抛弃什么?”
庄周说:“从道的角度来看,事物之间根本就没有贵贱之分,这样,你就不会拘束你的意志。向道靠拢,事物之间根本就没有多少之分,这样,你就不会拘束你的行为。你的精神广阔而深远,若四方之无穷,你就会兼容万物,并包大小。万物一齐,无短无长。道是无穷的,而物则有生有死。透过那有生有死的物,把握那无穷的道,你就不再去区分事物的大小贵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按自然之本性,毫
无强求,毫无拘束。”
苏玉又问:“那么,得道后,对人生有何益处?”
庄周答道:“得道之人,必然达于自然之理;达于自然之理者,必然明于事物变化的规律;明于事物变化规律者,必然能做到不以物害己。
“得道之人就是至德之人。至德之人,火不能烧伤他,水不能淹溺他,夏暑冬寒不能侵害他,飞禽猛兽不能伤害他。并不是说至人故意去接近它们而不受伤,而是说至人能够观察到祸危到来的迹象,谨慎从事,物就无法伤害他。”
从此之后,苏玉便每天到
庄周家中向他问道。
庄周让蔺且将以前的一些谈话录给苏玉看了,又指点他读《
老子》。同时,
庄周告诉苏玉,要想悟道,必须靠自己的体验,必须到大自然中去与天地万物相互亲近,合为一体。
盛夏已经来临。蒙山披上了一层葱绿的夏妆。
庄周带着蔺且与苏玉,来到蒙山游玩。
高大的树木枝叶茂盛,遮住了灼人的阳光。
庄周与弟子行于山中,觉得凉快爽朗,清新无比,与山下的燥热形成鲜明的对照。时而从深谷之中传来几声鸟鸣,反而更显出森林的幽静。
庄周深深吸了一口新鲜清凉的空气,望着蔺且与苏玉说:
“山林啊,给予我如此大的快乐!”
他们翻过几座山头,来到一片伐木场。有很多木匠聚集在这儿,砍伐木材。但是,奇怪的是,有一些十分高大粗壮的树木却稀稀落落地矗立在成片的已被砍倒的树木之间。
庄周与两位弟子走近前去一看,这种大树虽然枝叶繁茂,根粗身高,树荫之下可容纳数十人,但是,仰而视之,其小枝弯曲而不能成为栋梁之材;俯而察之,其大根文理散乱而不能成为棺槨之材。
蔺且向旁边一位木匠问道:
“这么大的树,你们为什么弃而不顾呢?”
木匠说:“此乃不材之木,毫无用处。”
庄周听了木匠的话,十分感慨。世上之人都希望自己成材,希望自己有用,但是,成材、有用,正是自我毁灭的契机。一个才能超群的人,往往成为众矢之的,而无才无用的人,却能保持自然的年份。象这种无用的大树,正是凭借着它的无用,才能直立生存,而那些有用的木材却被砍伐丧生。
庄周又联想到当漆园吏时经常见到的一种情形:工匠们用刀子割开漆树的皮,让漆汁流出来。如果漆树里面没有漆汁,人们就不会去割它了。漆树之被割,正因为它有用啊!
于是,
庄周对蔺且与苏玉说:
“这种树木以不材无用而终其自然的年份,其它树木以成材有用而被砍伐夭折。为人亦是如此。不材者得福而有用者先亡。”
天色将晚,
庄周与两位弟子下得山来。由于贪恋山中景色,行路迟迟,已无法赶回家了。
庄周突然想起,梓庆的家就住在山脚下,于是师徒三人便直奔梓庆家而来。
他们来到梓庆家中时,已是掌灯时分。梓庆一看是故人
庄周来访,喜出望外,将
庄周师徒三人让进茅屋,便对儿子说:“赶快去杀鹅,准备招待贵宾。”
庄周忙说:“不必,不必。随便填填肚子就行了,何必如此破费。”
梓庆笑道:“我虽贫穷,但是庄先生光临寒舍,怎能如此草率。”回头对儿子说:“赶快去吧!”
梓庆的儿子出去一会儿又回来了,向父亲请示道:“我们家的那两只鹅,一只能打鸣,一只不能打鸣。杀哪一只?”
梓庆说:“就杀不能打鸣的那一只吧,留着能打鸣的看家用。”
儿子又出去了。不一会工夫,一只肥大的鹅就煮好了。
庄周师徒三人吃得十分入胃。
当夜,师徒三人便留宿于梓庆家中。翌日上午,
庄周告辞了梓庆,带着蔺且与苏玉回家。
回家的路上,蔺且问道:
“先生,昨日山中之大木,以其木材无用而保持它自然的年份,而梓庆家的鹅则因不材而被宰杀。请问先生,您究竟是希望成材呢,还是希望不成材?”
庄周笑道:“蔺且,你现在提问题可越来越刁了。我告诉你,我将游于成材与不材之间。”
稍顷,
庄周又说:“成材与不材之间,虽然有些相似,但是,还不能摆脱危险。如果凭借道德而游于世间,就不会有被杀的危险。达道之人,没有人夸奖他,也没有人诋毁他,象龙那样善变,象蛇那样机灵。他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从来不会固守于某种模式。有时候在上,有时候在下,但是,他的内心却永远保持和谐的境界。他的精神游于万物之初,因此,他能够主宰外物而不被外物奴役。象这样的人,怎么能够有被杀的危险呢?”
苏玉问道:“如果不达于道,那会怎样呢?”
庄周答道:“世间万物,有合必有离,有成必有毁。合为离之始,成为毁之机。有角则被挫,位尊则被讥。角乃挫之因,尊乃讥之初。有为则吃亏,有能则被谗。因此,世间之事,好便是了,了便是好,根本不足为凭。如果不明于大道,而埋头于世事,则死亡就在眼前而不自知。你们可要记住,任何处世之法都不保险,唯有进入道德之境,方可立足于险恶的人世之间。”
有一天,
庄周正在与苏玉、蔺且谈道说理,来了一位年逾花甲的朝中大员,向
庄周请教养生之道。刚开始,
庄周推辞道:“我乃村野匹夫,没有养生之道。”那位大员苦苦哀求道:“我在宋国供职已有四十年了,所见日多,所知日少。现在即将解甲归田,愿先生一言以教。”
庄周看他这么大岁数了,还来虚心求教,便说:“善于养生者,其实很简单,就象牧羊一样,只要鞭打羊群后面的羊就行了。”
年老的官员不解地问:“此乃何意?”
庄周进一步解释道:“牧人赶着一群羊,只要鞭打后面的羊,前面的羊也就会委蛇而行。如果不懂得这个道理,牧人就一会儿跑到前边,一会儿跑到后边,一会儿跑到左边,一会儿跑到右边,费力虽多,羊群已乱。养生者亦如此,顺其自然,无为清静,便可养生。”
年老的官员听完
庄周的话,好象还是没有明白其中的道理。于是,
庄周便说:“好吧,我给你举两个相反的例子。
“鲁国有个名叫单豹的人,逃避人世,独自居住于深山老林之中,不与任何人来往。他活到七十岁还面如婴儿,未见衰老之迹。单豹自以为得养生之道。可是,有一天,他不幸在山中遇到了饿虎。饿虎将单豹捕而食之。
“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