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王知县闻听孙兴之言,往下讲话,说:“何氏笔迹,现在何处?拿来本县观看。”孙兴叩头,说:“现在小人的身上。”说罢,慌忙打怀中取将出来,连那二十两银子,两手高擎。书吏接将过去,递与王知县。知县先将书字展开,仔细观看,上面写的言词,与孙兴口诉的事一样。王知县又问,说:“孙兴,这个字迹,乃是你妻子临危写的。那时节你又没在家,及至你回来,你妻已经亡故,这个字迹,如何到了你手?莫非你与李文华有仇,写假字,你冤赖于他?人命关天,非同小可,若有虚情,法不容宽!”孙兴磕头,说:“青天老爷在上:小人的妻子留下此字,收在梳头匣内。小人回家时,见妻子被人杀死,正然悲痛,谁知道何氏的冤魂不散,起了一阵旋风,一个疯狗,跑进来屋内,把梳头匣登开,将此书掉在尘埃,小人拾起观看,才知道其中的备细。望乞青天从公判断,愿老爷公侯万代。”王知县闻听,眼望着地方、保正,开言说:“你们这些奴才!地面上有了这样人命,你们为何不把房主李文华带来?一定你们受了他的钱财,前来欺哄本县!”王守成说罢,冲冲大怒,吩咐左右:“先将地方、保正,每人各打二十大板,然后锁起来,等本县审明,按律治罪。”地方、保正闻听此言,吓得魂不附体,不住磕头。众青衣不容分说,把二人拉下去,打了个皮开肉绽,这才放起,上了刑具。王知县发签一支,差人两名青衣,即刻锁拿凶手李文华到县听审。暂且把一干人犯,带在一旁听候发落。王知县发放已毕,退堂歇息,不再表。
且说这两名青衣,奉本县之命,不敢怠慢,出了北门,一路而来。到了公义村中,到李文华家的广梁门首,外边见了李管家,就把县主之命,拿人的话说了一遍。李文华闻听,吓了个魂飞魄散,面如金纸。说:“李固,此事怎好?”
李文华,听罢管家的一席话,不由着忙惊又惊,迟疑半晌才讲话,说“李固留神要你听:县里既然发签票,少不得衙门走一程。”说罢连将衣裳换,迈步翻身往外行。
来到大门把青衣见,两个人,二十两纹银略表情。公差卖法不上锁,三人一同奔县中。说话之间来得快,进了句容一座城。十字街中朝西拐,衙门不远面前横。两个公差腮含笑:“李大爷留神在上听:眼下屈尊把刑具戴,我们好交差见县公。”李文华闻听说“罢了,见官必得要戴刑。”
二人听说不怠慢,这不就,锁上李家大相公。二人这才打禀帖,王知县,闻听立刻把堂升。登时三人朝里走,来到堂前跪在尘。两个衙役忙回话,说“太爷留神在上听:凶手带到公堂上,太爷细问就里情。”知县闻听手一摆,两名公差站在一旁。王守成座上开言叫:“李文华留神要你听:你为何,因奸不允伤人命,杀死何氏女妇人?快快当堂来招认,但有虚言我定不容!”李文华磕头尊“县主,太爷留神请听明:小人并不知这事,父母为何叫招承?”
知县闻听冲冲怒,说道是:“可恶奴才要你听,花言巧语哄本县,想要不招万不能!”吩咐左右把夹棍看:“夹起这囚徒胆大的精!”衙役闻听不怠慢,夹棍拿来撂在尘。
不容分说齐动手,按倒李家大相公,动手拉去鞋和袜,两腿入在木棍中。知县吩咐将绳拢,下面青衣应一声。李文华“哎哟罢了我”,顶梁骨上走真灵。有一个差人喷凉水,李文华苏醒把二目睁,大叫“县主真冤枉,覆盆之下有冤情!小人并未杀何氏,望青天,秦镜高悬判断明。”知县闻听微冷笑:“万恶囚徒了不成!”
王知县闻听,冷笑开言,说:“李文华,料你也不肯善自招承,你瞧瞧这是什么东西?”说罢,将何氏的遗书,连那二十两银子,往下一摔,扔在堂前。李文华拾在手内,瞧了瞧,不由得腹内着急,说:“太爷在上,小的回禀——”李文华就把那“见何氏起意,使宗婆子说说,送银子情实。小的到了晚上,自己思想:这件事损阴坏德,小人倒后悔。所以倒无去,并不知何氏被谁杀害”的话,说了一遍。王知县闻听,如何肯信?往下开言,说:“李文华,你这话欺哄本县,就是那三岁孩童,他也不信。你既然使人去说说,又送银子,岂有不去之理?想来必是何氏不从,你一怒,将他杀死。人头现在何处?
快快招来!免得你皮肉受苦。”李文华闻听,说:“青天老爷在上:小人并未杀人,叫小的招什么?”王知县闻听,冲冲大怒,吩咐左右:“快些加刑!”众青衣齐声答应。
李文华本是富家子弟出身,如何受得这样官刑?这方才一夹棍,把魂都夹冒了!又听王知县吩咐“加刑具”,吓得他魂飞魄散,说:“县主在上:不用加刑了,小的情愿招承。”知县闻听,冷笑开言,说:“哪怕你不招!”李文华无奈,只得屈招:“何氏因奸不允,本是小的杀死。”知县闻听,吩咐书吏记.上了口供,自是追问何氏人头在于何处。
话不重叙。王知县一连审了几堂,李文华因受不过极刑,本是屈打成招,哪知人头在于何处?可怜李文华,受了些个无数官刑,眼看待死,这话不表。
且说李文华的妻子赵氏,自从他丈夫被公差带去,等至天晚,不见回家,不由心中害怕。到了第二天一黑早,打发管家李固进县打听消息。李固不敢怠慢,急忙到了句容县衙门中,将此事打听明白,回到家中,就把“受刑不过,小主人无奈招承,王知县追问人头”的话,说了一遍。赵氏闻听,吓得面如金纸,唇似靛叶。
不表赵氏在家中害怕,且说王知县把李文华屈打成招,追问何氏的人头。李文华受刑不过,只得屈招应承,说:“何氏的人头,被小的扔在公义村的北边壕沟之内,到了第二天,踪影全无,想是被狗叼去。”王知县闻听,也不深究细问,吩咐书办作了文书,往上详文。一面吩咐将李文华收监;将地方、保甲打放,说他们报事不明;叫孙兴暂且回家听传。按下此事不提。
再说江宁府的知府刘罗锅子刘大人,这一天刚然升堂,就有衙役、经承,将句容县详报的文书呈上,把封套拆去,递与刘大人。刘大人接来,举目观看。
这清官,接过文书留神看,仔细参详就理情。上写着:“卑职呈报杀人的事,李文华因奸不允擅行凶,杀了那孙兴之妻何氏女,将人头,扔在荒郊不见踪。律应抵偿该立斩,现有那,何氏的遗书作证明。卑职审清才敢详府,李文华现在监禁中。”刘大人,看罢文书上的话,说“此事其中有隐情:李文华既然将人杀死,为何人头又不见踪?这一案须得本府亲审问,怕是覆盆之下有冤情。我刘某身受皇恩当报效,一秉丹心与主尽忠。”刘大人想罢不怠慢,往下开言叫一声:“承差王明速领票,快到那句容小县中,速提那,因奸杀命这一案,李文华听审到公庭。王明答应接过票,迈步翻身往外行。按下承差去提人犯,再把刘大人明一明。吩咐打鼓将堂退,清官爷翻身往里行。不表大人在书房坐,再把王明送一程。出了府衙急似箭,越巷穿街快似风。离了江宁城一座,径奔句容大路行。一边走着心犯想,腹中暗自叫“刘墉:我瞧你,人头儿有限爱管个事,很爱私访探民情。巡抚大人也全不怕,拨回寿礼还拉硬弓。一干上司将他惧,听见罗锅子脑袋疼。今日又差我上句容县,他说是,这件事情有屈情。莫不是,知县贪赃受了贿,屈打成招定口供。王守成果有这件事,刘罗锅子闻知未必容。”这王明,思想之间来得快,句容县不远在咫尺中。
《警世通言》,白话短篇小说集。明末冯梦龙纂辑。完成于1624年(明天启四年)。其题材或来自民间传说,或来自史传和小说。故事描述的时代包括宋、元、明三代。与作者的《喻世明言》、《醒世恒言》一起,合称《三言》。
《公羊传》又名《春秋公羊传》,儒家经典之一。上起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其作者为卜商的弟子,战国时齐国人公羊高。起初只是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由公羊寿与胡母生一起将《春秋公羊传》着于竹帛。
《湘妃剑》是古龙1960年创作的武侠小说,是古龙早期作品之一,通过男主角仇恕为父报仇的故事,描写众多江湖人物微妙而复杂的内心情感,透析人性。
《大地飞鹰》是古龙后期作品,和一般的武侠小说不同,这部小说其实是写一个生存与困境的故事。这个故事里独特的文风,令人悠然神往的藏边风情,更是显现了一位作家的成熟和睿智。
杀子报案又名“清廉访案”、“通州奇案”、油坛计,是清末著名奇案之一,记载于清光绪丁酉年(1897年)敬文堂刊本。有一说法认为此案应属于清末四大奇案之一。
《浣花洗剑录》是古龙的武侠小说,小说主要讲述一名东瀛剑客(实为旅日华侨)前往中原寻访挑战,打遍天下无敌手,最后一死以求得武道真谛的故事。
《狄公案》又名《武则天四大奇案》《狄梁公全传》,清末长篇公案小说,作者名已佚,共六卷六十四回。前三十回,写狄仁杰任昌平县令时平断冤狱;后三十四回,写其任宰相时整肃朝纲的故事。
《风铃中的刀声》为著名武侠小说家古龙的作品之一。该小说通过人性的体验,细腻笔触描写,人物微妙而复杂的情感,常用生与死、幸福与痛苦这样尖锐对立的矛盾来表。
《鸳鸯刀》是金庸创作的中篇武侠小说,《鸳鸯刀》叙述了江湖上盛传的鸳鸯宝刀的秘密以及围绕它发生的故事。该小说情节曲折,语言诙谐,在不长的篇幅中展示了人物性格,塑造出几个不同的江湖侠士形象,可读性强。
《战国策》,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 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战国末期杂家的代表作。
《剑玄录》又名《奇侠绝情剑》,是古龙所著武侠小说,亦有疑为由他人代笔者。另外本书因女角极多,网络上曾将其中十二人合称“剑玄录十二金钗”。
《春阿氏谋夫案》又名《春阿氏》,是根据光绪年发生在北京内城镶黄旗驻防区域内一桩实有命案创编而成的小说。作品在面世一个世纪以来却不断有读者在读在议,不曾为岁月埋没,可见其价值之存在。
《说岳后传》根据单田芳评书《铁伞怪侠》改编,讲述了岳霆将自己的私仇与国家的兴亡结合在一起,在众多武林高手的帮助下,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业迹,终于使秦桧罪有应得,遗臭万年。
《孔雀翎》是古龙武侠小说《七种武器》的第二种武器。长生剑、孔雀翎、碧玉刀、多情环、离别钩、霸王枪、六种非一般江湖武器(拳头不是七种武器之一),件件精妙绝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