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宗耶律贤上
景宗孝成康靖皇帝,讳贤,字贤宁,小字明。<一>世宗皇帝第二子,母曰怀节皇后萧氏。察割之乱,帝甫四岁。穆宗即位,养永兴宫。既长,穆宗酗酒怠政。帝一日与韩匡嗣语及时事,耶律贤适止之。帝悟,不复言。
应历十九年春二月戊辰,入见,穆宗曰:「吾儿已成人,可付以政。」己巳,穆宗遇弑,帝率飞龙使女里、侍中萧思温、南院枢密使高勋率甲骑千人驰赴。黎明,至行在,哭之恸。群臣劝进,遂即皇帝位於柩前。百官上尊号曰天赞皇帝,大赦,改元保宁。以殿前都点检耶律夷腊、<二>右皮室详稳萧乌里只宿卫不严,斩之。
三月丙戌,入上京,以萧思温为北院枢密使。太平王罨撒葛亡入沙沱。己丑,夷离毕粘木衮以阴附罨撒葛伏诛。癸巳,罨撒葛入朝。甲午,以北院枢密使萧思温兼北府宰相。己亥,南院枢密使高勋封秦王。
夏四月戊申朔,进封太平王罨撒葛为齐王,改封赵王喜隐为宋王,封隆先为平王,稍为吴王,道隐为蜀王,必摄为越王,敌烈为冀王,宛为卫王。
五月戊寅,立贵妃萧氏为皇后。丙申朔,射柳祈雨。<三>有司请以帝生日为天清节,从之。壬寅,汉遣李匡弼、刘继文、李元素等来贺。<四>
冬十月,东幸潭。
十一月甲辰朔,行柴册礼,祠木叶山,驻跸鹤谷。乙巳,萧思温封魏王,北院大王屋质加于越。
二年春正月丁未,如潢河。
夏四月,幸东京,致奠于让国皇帝及世宗庙。
五月癸丑,西幸。乙卯,次盘道岭,盗杀北院枢密使萧思温。
六月,还上京。
秋七月,以右皮室详稳贤适为北院枢密使。
九月辛丑,得国舅萧海只及海里杀萧思温状,皆伏诛,流其弟神睹于黄龙府。
冬十二月庚午,汉遣使来贡。
三年春正月甲寅,右夷离毕奚底遣人献敌烈俘,诏赐有功将士。庚申,置登闻鼓院。辛酉,南京统军使魏国公韩匡美封邺王。
二月癸酉,东幸。壬午,遣铎遏使阿萨兰回鹘。己丑,以青牛白马祭天地。
三月丁未,以飞龙使女里为契丹行宫都部署。
夏四月丁卯,世宗妃啜里及蒲哥厌魅,赐死。己卯,祠木叶山,行再生礼。丙戌,至自东幸。戊子,萧神睹伏诛。
六月丙子,汉遣使问起居。自是继月而至。丁丑,回鹘遣使来贡。
秋七月辛丑,以北院枢密使贤适为西北路招讨使。
八月甲戌,如秋山。辛卯,祭皇兄吼墓,追册为皇太子,庄圣。
九月乙巳,赐傅父侍中达里迭、太保楚补、太保婆儿、保母回室、押雅等户口、牛羊有差。又以潜邸给使者为挞马部,置官掌之<五>。壬子,幸归化州。甲寅,如南京。
冬十月己巳,以黑白羊祀神。癸未,汉遣使来贡。丙戌,鼻骨德、吐谷浑来贡。
十一月庚子,胪河于越延尼里等率户四百五十来附,乞隶宫籍。诏留其户,分隶敦睦、积庆、永兴三宫,优赐遣之。
十二月癸酉,以青牛白马祭天地。己丑,皇子隆绪生。
是冬,驻跸金川。
四年春二月癸亥,汉以皇子生,遣使来贺。
闰月戊申,齐王罨撒葛薨。
三月庚申朔,追册为皇太叔。
夏四月庚寅朔,追封萧思温为楚国王。
是夏,驻跸冰井。
秋七月,如云州。丁丑,鼻骨德来贡。
冬十月丁亥朔,如南京。
十二月甲午,诏内外官上封事。
五年春正月甲子,惕隐休哥伐项,破之,以俘获之数来上。汉遣使来贡。庚午,御五凤楼观灯。
二月丁亥,近侍实鲁里误触神,法论死,杖释之。壬辰,越王必摄献项俘获之数。戊申,以青牛白马祭天地。辛亥,幸新城。
三月乙卯朔,复幸新城。追封皇后祖胡母里为韩王,赠伯胡鲁古兼政事令,尼古只兼侍中。
夏四月丙申,白气昼见。
五月癸亥,于越屋质薨,辍朝三日。辛未,女直侵边,杀都监达里迭、拽剌斡里鲁,驱掠边民牛马。己卯,阿萨兰回鹘来贡。
六月庚寅,女直宰相及夷离来朝。丙申,汉遣人以宋事来告。
秋七月庚辰,以保大军节度使耶律斜里底为中台省左相。是月,驻跸燕子城。
九月壬子,鼻骨德部长曷鲁挞览来贡。
冬十月丁酉,如南京。
十一月辛亥朔,始获应历逆党近侍小哥、花哥、辛古等,诛之。
十二月戊戌,汉将改元,遣使禀命。是月,如归化州。
六年春正月癸未,幸南京。
三月,宋遣使请和,以涿州刺史耶律昌术加侍中与宋议和。<六>
夏四月,宋王喜隐坐谋反废。
秋七月丁未朔,阖门使酌古加检校太尉兼御史大夫,男海里以告喜隐事,遥授陇州防御使。庚申,猎于平地松林。
冬十月乙亥朔,还上京。
十二月戊子,以沙门昭敏为三京诸道僧尼都总管,加兼侍中。
七年春正月甲戌朔,宋遣使来贺。壬寅,望祠木叶山。
二月癸亥,汉雁门节度使刘继文来朝,贡方物。丙寅,以青牛白马祭天地。
三月壬午,耶律速撒等献项俘,分赐群臣。
夏四月,遣郎君矧思使宋。<七>己酉,祠木叶山。辛亥,射柳祈雨。如频跸淀清暑。
五月丙戌,祭神姑。
秋七月,黄龙府卫将燕颇杀都监张琚以叛,遣敞史耶律曷里必讨之。<八>
九月,败燕颇於治河,遣其弟安抟追之。燕颇走保兀惹城,安抟乃还,以馀党千馀户城通州。
是秋,至自频跸淀。
冬十月,钩鱼土河。
八年春正月癸酉,宋遣使来聘。
二月壬寅,谕史馆学士,书皇后言亦称「朕」暨「予」,着为定式。
三月辛未,遣五使廉问四方鳏寡孤独及贫乏失职者,振之。
夏六月,以西南面招讨使耶律斜轸为北院大王。<九>
秋七月丙寅朔,宁王只没妻安只伏诛,只没、高勋等除名。辛未,宋遣使来贺天清节。
八月癸卯,汉遣使言天清节设无遮会,饭僧祝厘。丁未,如秋山。己酉,汉以宋事来告。是月,女直侵贵德州东境。
九月己巳,谒怀陵。辛未,东京统军使察邻、详稳涸奏女直袭归州五寨,剽掠而去。乙亥,鼻骨德来贡。壬午,汉为宋人所侵,遣使求援,命南府宰相耶律沙、冀王敌烈赴之。戊子,汉以宋师压境,遣驸马都尉卢俊来告。
冬十月辛丑,汉以辽师退宋军来谢。
十一月丙子,宋主匡胤殂,其弟自立,遣使来告。辛卯,遣郎君王六、挞马涅木古等使宋吊慰。
十二月壬寅,遣萧只古、马哲贺宋即位。丁未,汉以宋军复至、掠其军储来告,且乞赐粮为助。戊午,诏南京复礼部贡院。是月,辖夓斯国遣使来贡。
※校勘记
一:讳贤字贤宁小字明国志六、长编及东都事略并作「讳明记,更名贤。」
二:殿前都点检耶律夷腊按即上卷应历十六年十二月之殿前都点检耶律夷腊葛,百官志四作耶律夷剌葛。卷七八有传。
三:丙申朔射柳祈雨按朔考,五月丁丑朔。上文戊寅已是初二日,丙申为二十日,朔字衍。宏简录作壬午。
四:汉遣李匡弼刘继文李元素等来贺十国春秋北汉纪记此次遣使仅匡弼、元素,无继文。
五:置官掌之掌,原误「堂」,据张校改。
六:涿州刺史耶律昌术耶律昌术,卷八六本传作耶律合住。
七:遣郎君矧思使宋,矧思,长编、宋史二并作慎思。又均系此事于三月。
八:遣敞史耶律曷里必讨之按卷七七本传作何鲁不,讨燕颇时,已官北院大王。
九:以西南面招讨使耶律斜轸为北院大王按卷八三本传作「命节制西南诸军,仍援河东,改南院大王」。
《警世通言》,白话短篇小说集。明末冯梦龙纂辑。完成于1624年(明天启四年)。其题材或来自民间传说,或来自史传和小说。故事描述的时代包括宋、元、明三代。与作者的《喻世明言》、《醒世恒言》一起,合称《三言》。
《公羊传》又名《春秋公羊传》,儒家经典之一。上起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其作者为卜商的弟子,战国时齐国人公羊高。起初只是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由公羊寿与胡母生一起将《春秋公羊传》着于竹帛。
《湘妃剑》是古龙1960年创作的武侠小说,是古龙早期作品之一,通过男主角仇恕为父报仇的故事,描写众多江湖人物微妙而复杂的内心情感,透析人性。
《大地飞鹰》是古龙后期作品,和一般的武侠小说不同,这部小说其实是写一个生存与困境的故事。这个故事里独特的文风,令人悠然神往的藏边风情,更是显现了一位作家的成熟和睿智。
杀子报案又名“清廉访案”、“通州奇案”、油坛计,是清末著名奇案之一,记载于清光绪丁酉年(1897年)敬文堂刊本。有一说法认为此案应属于清末四大奇案之一。
《浣花洗剑录》是古龙的武侠小说,小说主要讲述一名东瀛剑客(实为旅日华侨)前往中原寻访挑战,打遍天下无敌手,最后一死以求得武道真谛的故事。
《狄公案》又名《武则天四大奇案》《狄梁公全传》,清末长篇公案小说,作者名已佚,共六卷六十四回。前三十回,写狄仁杰任昌平县令时平断冤狱;后三十四回,写其任宰相时整肃朝纲的故事。
《风铃中的刀声》为著名武侠小说家古龙的作品之一。该小说通过人性的体验,细腻笔触描写,人物微妙而复杂的情感,常用生与死、幸福与痛苦这样尖锐对立的矛盾来表。
《鸳鸯刀》是金庸创作的中篇武侠小说,《鸳鸯刀》叙述了江湖上盛传的鸳鸯宝刀的秘密以及围绕它发生的故事。该小说情节曲折,语言诙谐,在不长的篇幅中展示了人物性格,塑造出几个不同的江湖侠士形象,可读性强。
《战国策》,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 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战国末期杂家的代表作。
《剑玄录》又名《奇侠绝情剑》,是古龙所著武侠小说,亦有疑为由他人代笔者。另外本书因女角极多,网络上曾将其中十二人合称“剑玄录十二金钗”。
《春阿氏谋夫案》又名《春阿氏》,是根据光绪年发生在北京内城镶黄旗驻防区域内一桩实有命案创编而成的小说。作品在面世一个世纪以来却不断有读者在读在议,不曾为岁月埋没,可见其价值之存在。
《说岳后传》根据单田芳评书《铁伞怪侠》改编,讲述了岳霆将自己的私仇与国家的兴亡结合在一起,在众多武林高手的帮助下,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业迹,终于使秦桧罪有应得,遗臭万年。
《孔雀翎》是古龙武侠小说《七种武器》的第二种武器。长生剑、孔雀翎、碧玉刀、多情环、离别钩、霸王枪、六种非一般江湖武器(拳头不是七种武器之一),件件精妙绝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