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十
谢瞳,字子明,福州人。唐咸通末举进士,因留长安,三岁不中第。广明初,黄巢陷长安,遂投迹于太祖,洎居门下,未尝一日不在左右。及太祖据同州,遂署右职。其年秋,太祖与河中交战,再不利,连上章请兵于巢,伪右军都尉孟楷抑而不进。瞳揣太祖有择福意,乃进说曰:「黄家以数十万之师,值唐朝久安,人不习战,因利乘便,遂下两京。然始窃伪号,任用已失其所。今将军勇冠三军,力战于外,而孟楷专务壅蔽,奏章不达,下为庸才所制,无独断之明,破亡之兆必矣。况土德未厌,外兵四集,漕运波注,日以收复为名,惟将军察之。」太祖曰:「我意素决,尔又如是,复何疑哉!」翼日,遂定策,戮伪监军使,悉众归顺于河中。王重荣表瞳为检校屯田员外郎,赐绯,令奉表于蜀。唐僖宗大悦,召入顾问,锡赉甚厚,以功授朝散大夫、太子率更令,赐紫,为陵州刺史。治郡一岁,改检校右散骑常侍、通州刺史。在任四考,颇有政绩。秋罢,诣蜀行在,太祖遣人迎之。龙纪二年,至东京,劳来弥厚,赐第墅各一区,钱千缗,表为亳州团练使兼太清宫副使,加检校工部尚书。是年冬,太祖征淮南,过郡,因求侍府幕,表为宣义军节度副使,充两使留后。瞳在滑十三年,部内增户约五万,益兵数千人,累迁至大中大夫、检校右仆射,卒于滑。开平初,追赠司徒。
司马鄴,字表仁,其先河内温人也。祖德璋,仕唐为杞王傅。父諲,左武卫大将军。鄴资廕出身,颇知书,累官至大列。唐天复初,韩建用为同州节度留后。昭宗之幸凤翔也,太祖引兵入关,前锋至左冯翊,鄴持印钥迎谒道左。太祖以兵围华州,命入城招谕韩建,建果出降。及大军在岐下,遣奏事于昭宗,再入复出。又使于金州,说其帅冯行袭,俾坚攀附。后历宣武、天平等军从事。开平元年,拜右武卫上将军。三年,使于两浙。时淮路不通,乘驵者迂回万里,陆行则出荆、襄、潭、桂入岭,自番禺泛海至闽中,达于杭、越。复命则备舟楫,出东海,至于登、莱。而扬州诸步多贼船,过者不敢循岸,必高帆远引海中,谓之「入阳」,以故多损败。鄴在海逾年,漂至躭罗国,一行俱溺。后诏赠司徒。
刘捍,开封人。父行仙,宣武军大将。捍少为牙职,太祖初镇夷门,以捍聪敏,擢副典客。唐中和四年夏,太祖以硃珍为淄州刺史,令收兵于淄、青间,命捍监其兵,路逢大敌,皆破之。入博昌,获精兵三万以归。四月,合大军败蔡贼秦宗贤数万众于汴西。文德元年十一月,蔡将申丛折宗权足,纳款于太祖,使捍奏其事,加兼御史大夫。光化三年六月,太祖北伐镇、定,至常山,而王钅容危慑,送款于太祖,命捍入壁门传谕。时两军未整,守门者戈戟千匝,捍驰骑而入,竟达其命。又移师以攻中山,至怀德驿,大破定人五万众,王处直乞降,捍复单马入州,安抚而回。太祖迎昭宗于岐下,以捍为亲军指挥。天复三年正月,宋文通令客将郭启奇使于太祖,命捍复命。昭宗闻其至,即召见,询东兵之事,仍以锦服、银鞍勒马赐之。翼日,授光禄大夫、检校司空、登州刺史。昭宗还京,改常州刺史,赐号迎銮毅勇功臣。四月,太祖伐王师范于青州,改左右长直都指挥使。天祐三年正月,授宋州刺史。四月,加检校司徒。太祖受禅,授左龙虎统军兼元从新军马步都虞候。及上党缠兵,太祖亲往巡抚,以捍为御营使。大军次昂车,斥候来告蕃戎逼泽州,命捍以兵千人赴之,并军遂遁,车驾还京,授捍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晋人侵晋州,从幸陕回,加检校太保。及从驾幸河中,诏追王重师赴行在,以捍为雍州节度观察留后。才逾月,刘知俊据同州反,潜使人以厚利啖将校,遂为部下所执,送于知俊。知俊絷捍归于凤翔,为李茂贞所害。开平四年,赠太傅。末帝即位,又赠太尉。
捍便习宾赞,善于将迎,自司宾局及征讨四出,必预其间。虽无决战争锋之绩,而承命奔走,数扬命令,勤干涖职,以至崇显焉。
王敬荛,颍州汝阴人,世为郡武吏。唐乾符初,敬荛为本州都知兵马使。中和初,寇难益炽,郡守庸怯,不能自固,敬荛遂代之监郡,俄真拜刺史,加检校右散骑常侍。时州境荒馑,大寇继至,黄巢数十万众寨于州南,敬荛极力抗御,逾旬而退。俄又宗权之众,凌暴益甚,合围攻壁,皆力屈而去。蔡贼复遣将刁君务以万众来逼,敬荛列阵当之,身先驰突,杀敌甚多,由是竟全郡垒,远近归附。及淮人不恭,太祖屡以军南渡,路由州境,敬荛悉心供亿,太祖甚嘉之。乾宁二年,署为沿淮上下都指挥使。四年冬,庞师古败于清口,败军逃归者甚众,路出于颍。时雨雪连旬,军士冻馁,敬荛自淮燎薪,相属于道,郡中设糜糗饼饵以待之,全活者甚众,由是表知武宁军节度、徐宿观察留后。数月,真拜武宁军节度使。天复二年,入为右龙武统军。天祐三年,转左卫上将军。开平元年八月,以疾致仕,寻卒于其第。
敬荛魁杰沈勇,多力善战,所用枪矢,皆以纯铁锻就,枪重三十余斤,摧锋突阵,率以此胜。虽非太祖旧臣,而远输恳款,保境合兵,以辅兴王之运,有足称者。
高劭,字子将,淮南节度使骈之从子也。父泰,黔中观察使。唐僖宗避敌在蜀,骈镇淮南为都统,兼诸道盐铁使,兵赋在己,朝廷优假之,以故劭幸而早官,年十四遥领华州刺史。光启中,以骈命遏晋公王铎于郑。俄而州陷于蔡,劭为贼所得,使人守之,戒四门曰:「无出高大夫。」劭伺守者稍惰,佯为乞食者,过危垣,取殍者衣,坌身易服,得他兒抱之行,出东郊门。人以为丐者,不之止。及稍远,弃所抱兒,疾趋至中牟,遂达于汴。太祖以客礼遇之,寻表为亳州团练副使,知州事。又数年,辟为宣武军节度判官,在幕下颇以气直自许。后监郑州事,复权知徐州留后。唐昭宗之凤翔,太祖迎奉未出,劭有疑谋,遂令赴华州,诣丞相府以议其事;行至高陵,为盗所害。
马嗣勋,濠州钟离县人,世为军吏。嗣勋有口辩,习武艺,初为州客将。唐景福元年三月,太祖以寿州刺史江儒反下蔡镇使,李立率兵攻濠梁,刺史张遂俾嗣勋持州印籍户口以归于太祖。乾宁二年三月,杨行密复攻濠州,张遂遣嗣勋求援于太祖。俄而郡陷,嗣勋无所归,即署为元从押牙、副典客,颇称任使。光化元年三月,太祖令往光州说刺史刘存背淮贼以向国,又从李彦威复黄州及武昌县,获刺史瞿章。俄复使光州,持币马以赐刘存。会淮贼急攻光州,存与嗣勋率兵大战,败而走之。又遣使于蜀,及归,得其助军赀实甚多。天复中,太祖迎昭宗于岐下,军至华之西闉,使嗣勋入见,韩建即时同出迎谒。及罗绍威将杀牙军,遣使告于太祖,求为外援。时安阳公主初卒于魏,太祖乃遗嗣勋率长直官千人,实兵仗于橐中,肩舁以入于魏,声言来致祭会葬,牙军不之觉。天祐三年正月十六日夜,嗣勋与绍威亲军同攻牙军,至曙,尽殪之。嗣勋重伤,旬日而卒。开平中,累赠太保。
张存敬,谯郡人也。性刚直,有胆勇,临危无所畏惮。唐中和中,从太祖赴汴,以其折节,颇见亲昵,首为右骑都将。从讨巢、蔡,凡历百战,多于危蹙之间,显有奇略,由是频立殊效。光启中,李罕之会晋军围张宗奭于盟津,太祖遣丁会、葛从周、存敬同往驰救。存敬引骑军先犯敌将,诸军翼之,敌骑大败,乃解河桥之围。大顺二年,为诸军都虞候,佐霍存董大军收宿州,以功奏加检校兵部尚书。太祖东征徐、兗,存敬屡有俘斩之功。凡受指顾,皆与机会,矢石所及,必以身先,太祖屡加优异,以为行营都指挥使、检校右仆射。乾宁三年,充武宁军留后,行颍州刺史。光化二年夏四月,幽、沧侵凌魏郡,复以存敬为都指挥使。三年,大举,与葛从周连统诸军攻浮阳,树数十栅,围刘守文累月。时幽州刘仁恭">刘仁恭举兵来援,存敬潜军击之于乾宁军南老鸦堤。是日,燕人大败,斩首五万级,生擒马慎交已下一百余人,获马万余蹄。其年秋九月,引军收镇州,存敬勒众涉滹沲河,师人鼓行而进,逢镇之游兵数千,因逐之,直入镇之壅门,收鞍马牛驼万计。翼日,镇人纳质而旋。寻为宋州刺史,逾年,甚有能政。复拥众伐蓟门,数旬间连下瀛、莫、祁、景四州,擒俘不可胜纪。自怀德驿与中山兵接战,枕尸数十里,中山开壁请降。天复元年春,太祖以河中节度使王珂与太原结亲,凭恃骄恣,命存敬统大军讨之。即日收绛州,擒刺史陶建钊,降晋州刺史张汉瑜,二郡平。进围河中,王珂请降。太祖嘉之,乃以存敬为护国军留后。未几,检校司空,寻移宋州刺史。将之任所,寝疾,逾旬卒于河中。太祖闻之,痛惜移晷。开平初,追赠太保。乾化三年,又追赠太傅。
子仁愿,晋天福中,仕至大理。
寇彦卿,字俊臣,大梁人也。祖琯,父裔,皆宣武军牙校。太祖镇汴,以彦卿将家子,擢在左右。弱冠,选为通赞官。太祖为元帅,补元帅府押牙,充四镇通赞官行首兼右长直都指挥使,累奏授检校司徒,领洺州刺史。罗绍威将杀牙军,遣使告于太祖,太祖命彦卿使于魏,密与绍威谋之。竟成其事,彦卿之力也。彦卿身长八尺,隆准方面,语音如钟。善骑射,好书史,复善伺太祖之旨,凡所作为,动皆云合。太祖每言曰:「敬翔、刘捏、寇彦卿,盖为我而生。」其见重如此。太祖有所乘乌马,号「一丈乌」,尝以赐彦卿。
天复中,太祖迎昭宗于凤翔,累与岐军对阵。时彦卿为诸道马步军都排阵使。尝躬擐甲胄,乘其所赐乌马,驰骋于阵前,太祖目之曰:「真神王也!」昭宗还京,赐迎銮毅勇功臣,改邢州刺史,寻迁亳州团练使。案《通鉴》:开平二年,帝从吴越王钱镠之请,以亳州团练使寇彦卿为东南面行营都指挥使,使击淮南。十一月,彦卿率众一千袭霍丘,为土豪硃景所败;又攻庐、寿二州,皆不胜。淮南遣滁州刺史李俨拒之。《九国志·硃景传》:梁祖闻景名,命寇彦卿率劲骑三千袭霍丘,图取景,且谕梁祖之意令降,景率其徒战于丘墟林泽中,射死者无数,彦卿兵折力殚而去。
太祖受禅,为华州节度使,加检校太保。岁余,入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充街使。一日,过天津桥,有老人误冲其趋道者,排之,落桥而毙,为御史府所弹,太祖不得已,责授左卫中郎将。不数月,除相州防御使,依前行营诸军排阵使。未几,授河阳节度使,加检校太傅。及太祖遇弑,彦卿追感旧恩,图御容以奠之。每因对客言及先朝旧事,即涕泗交流。末帝嗣位,遥领兴元节度使、东南面行营都招讨使。以拒淮寇,寻改右金吾卫上将军。贞明初,授邓州节度使。会淮人围安陆,彦卿奉诏领兵解围,大破淮贼而回。四年,卒于镇,时年五十七。诏赠侍中。彦卿贞干明敏,善事人主,然怙宠作威,多忌好杀,虽显立功名,而犹为识者之所鄙焉。
史臣曰:案:原本有阙文。存敬有提鼓之劳,彦卿遇攀鳞之会,俱为籓后,亦其宜哉!
《警世通言》,白话短篇小说集。明末冯梦龙纂辑。完成于1624年(明天启四年)。其题材或来自民间传说,或来自史传和小说。故事描述的时代包括宋、元、明三代。与作者的《喻世明言》、《醒世恒言》一起,合称《三言》。
《公羊传》又名《春秋公羊传》,儒家经典之一。上起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其作者为卜商的弟子,战国时齐国人公羊高。起初只是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由公羊寿与胡母生一起将《春秋公羊传》着于竹帛。
《湘妃剑》是古龙1960年创作的武侠小说,是古龙早期作品之一,通过男主角仇恕为父报仇的故事,描写众多江湖人物微妙而复杂的内心情感,透析人性。
《大地飞鹰》是古龙后期作品,和一般的武侠小说不同,这部小说其实是写一个生存与困境的故事。这个故事里独特的文风,令人悠然神往的藏边风情,更是显现了一位作家的成熟和睿智。
杀子报案又名“清廉访案”、“通州奇案”、油坛计,是清末著名奇案之一,记载于清光绪丁酉年(1897年)敬文堂刊本。有一说法认为此案应属于清末四大奇案之一。
《浣花洗剑录》是古龙的武侠小说,小说主要讲述一名东瀛剑客(实为旅日华侨)前往中原寻访挑战,打遍天下无敌手,最后一死以求得武道真谛的故事。
《狄公案》又名《武则天四大奇案》《狄梁公全传》,清末长篇公案小说,作者名已佚,共六卷六十四回。前三十回,写狄仁杰任昌平县令时平断冤狱;后三十四回,写其任宰相时整肃朝纲的故事。
《风铃中的刀声》为著名武侠小说家古龙的作品之一。该小说通过人性的体验,细腻笔触描写,人物微妙而复杂的情感,常用生与死、幸福与痛苦这样尖锐对立的矛盾来表。
《鸳鸯刀》是金庸创作的中篇武侠小说,《鸳鸯刀》叙述了江湖上盛传的鸳鸯宝刀的秘密以及围绕它发生的故事。该小说情节曲折,语言诙谐,在不长的篇幅中展示了人物性格,塑造出几个不同的江湖侠士形象,可读性强。
《战国策》,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 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战国末期杂家的代表作。
《剑玄录》又名《奇侠绝情剑》,是古龙所著武侠小说,亦有疑为由他人代笔者。另外本书因女角极多,网络上曾将其中十二人合称“剑玄录十二金钗”。
《春阿氏谋夫案》又名《春阿氏》,是根据光绪年发生在北京内城镶黄旗驻防区域内一桩实有命案创编而成的小说。作品在面世一个世纪以来却不断有读者在读在议,不曾为岁月埋没,可见其价值之存在。
《说岳后传》根据单田芳评书《铁伞怪侠》改编,讲述了岳霆将自己的私仇与国家的兴亡结合在一起,在众多武林高手的帮助下,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业迹,终于使秦桧罪有应得,遗臭万年。
《孔雀翎》是古龙武侠小说《七种武器》的第二种武器。长生剑、孔雀翎、碧玉刀、多情环、离别钩、霸王枪、六种非一般江湖武器(拳头不是七种武器之一),件件精妙绝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