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辱庞妃郑彪中计 保藩王赵储规陈
再说庞国丈一闻报:“四位藩王会同回朝,已住跸于金亭驿中。”心下大惊,曰:“不可了。别位势大官员那里在老夫目中,只这四位藩王比众不同。四人乃开国功臣之后,当今隆重之臣,各镇边疆,兵权掌扼,势力很高。老夫有三分畏惧。想来前数天高勇这贼臣如此凶狠,将老夫头额打崩,今怎能与四强徒争对?倘明日上朝照依高勇一般,奏吾父专权误国,陷害陆后父女之事,强迫君王贬罚,则吾一命休矣”。想了一番,“不如趁此辰刻时候尚早,与女儿设计为高。”定下主见,即传带心腹家丁十名,乘上大轿,静悄悄不打道,来至外宫后宰门,命家丁通报,庞娘娘一闻父亲请见,即着内监请进偏宫。父女见礼坐下,有宫娥递茶毕。庞娘娘曰:“爹爹进宫见女儿,有何商议?”当下国丈将五路藩王一同回朝,想必奏吾父女专权误国。“奏准圣上,则吾父女危矣。故今特与女儿商量,怎能定下一毒计谋,先下手为高。趁今天还交辰刻,定然明早朝谒。女儿有何急计,得君王准信,方才无碍。”庞妃听罢思想一番,即曰:“爹爹,如要急出计谋,趁今圣上近日小小病恙,除非即日如此如此计较,汝道如何?”国丈一闻此语,心头大悦。“女儿机智,为父所难及。果如依此计较,即他势大藩王,四条狗命危矣。吾父女可保万全无事矣。如此为父告辞。”庞妃送出内官。国丈一路叮嘱,“须要早行此举为要,不然父女吃亏矣。”庞妃曰:“爹爹且放心,女儿自然早行见机。恕不得远送了。”当日国丈放心回府。
却说庞妃回至内宫,分付宫娥:“将小太子怀抱来。”宫娥交转,庞妃抚弄一番。神宗天子倒卧龙床悠睡醒。庞妃抱了太子坐近傍边,装成含愁嘿嘿的悲泪,请问:“陛下龙体尚属如何?臣妾有一心事奏禀上。”天子曰:“朕非有大病恙,无非心虑朝政纷烦,近着陆后父女一事,外臣执奏多端,心颇不宁耳。庞卿不用心烦悲感。今天服了太医院良方,颇觉精神健旺矣。”庞妃带愁曰:“但愿陛下万寿无疆,臣妾母子方藉仰赖天恩,定然报答。惟今家太祖圣庙,臣妾应代陛下烧香祈祷,但求圣上龙体健康,臣妾等咸藉无疆之庆矣。”神亲王听罢,喜色扬扬曰:“庞爱卿有此义心,朕甚党领情。”传旨即命穿宫内监传知武士、御林军千名,摆齐凤驾车辇仪仗,随从侍候娘娘到家太庙烧香。倾刻办备,庞妃大悦,留下王太子,拜辞圣上,登坐凤辇,好不威严,臣民远避。出了午朝门,路经金亭驿,一路炮响连天,音乐悠扬,龙旗凤筛招展飞扬,金瓜月斧对竖交加,金锣远振,早已惊动着四位藩王。在亭中吃酒,正在半酣之际,忽闻炮响连天,锣声远振,即命家人查报。“上启众王爷,此不是文武官员摆道惊扬,乃是国母正宫娘娘往家太祖庙祈祷进香。”当时三位藩王不甚在意,只有汝南王郑彪听报心头大怒喝声:“可恼奸妃妄称亚宫讳号,想必僭用仪仗随行。待本藩执他差处,用钢鞭打死,与陆国母报仇。”分付:“备马扛鞭。”家丁答应。有呼、狄、杨三位王爷劝止曰:“郑王兄,不必过于粗莽。如兄往拦阻他,只以理喻不许僭用正宫仪仗。回去则已,切不可一见即忙动粗。汝若狂莽打他,定然中了奸妃之谋。可比韩信当年故事,遭却妇人之手,有何益哉?”汝南王怒曰:“汝等人人贪生畏死。如有天大事情只弟一人担当是也。”言毕,怒气昂昂高持钢鞭向旗队中冲来,只见凤车不远,即厉声大喝:“庞妃请止步。孤乃汝南王郑彪,要见。”有侍卫将军曰:“请千岁爷住马,待为禀知娘娘。当时内监禀知。庞妃命左右宫监分开筛旗、宫扇,在凤辇上一见。观汝南王气昂,手持钢鞭,住马拦阻, 即开言: “马上者可是汝南王否?今特见哀家何事?” 汝南王喝声:“庞妃,汝无乃一西宫偏嫔,如何擅用正宫仪仗?潜越无礼!今本藩回朝见驾,劝汝即速还宫,转换西宫仪仗凤辇随仪,则好面目相见;如妄自尊大,恃宠僭用无礼,本藩钢鞭之下断不容情。”庞妃闻言大怒,喝声:“郑彪好生无礼!哀家今日奉旨往太祖庙进香,祈保圣上龙体安康。万道汝是一家藩王之位,即内臣王叔、王兄,见了哀家还要称臣见驾。吾蒙圣上升为东宫昭阳一位,今日母凭于贵,理该正用东宫仪仗。缘何汝一匹武夫,指吾僭用,拦阻哀家,不行参见。大失人臣之礼,枉居一家王位。明日奏知圣上,定斩汝匹夫头颅。还不速退!”当时汝南王一闻此恶语,气得二目睁光大骂:“奸妃恃宠,父子同谋,陷害东宫,夺谋昭阳正位,刹戮忠良,神人共愤。本藩今日为国除奸,先将汝打杀,除却国家大患。预得昏君将吾千刀万段,地府之下可见得先王。”语毕催马向前,金鞭高举。有众护驾将军数十名齐齐上前解劝。众铁甲军齐齐下跪,同声呼:“王爷,恳祈体谅圣上金面,饶恕娘娘。若有差失之处,吾等保驾数百人,罪亦难免矣。乞求王爷见谅。”汝南王见众军如此言来,只得收鞭喝曰:“无非碍着累及随从多人,难容汝命。”言毕将鞭打在凤辇,折失一幅。打马加鞭而去。庞妃怒气不息,即将日月宫袍扯碎,霞冠不整。且传命不往太祖进香,回宫而去。
先说汝南王回至金亭驿中,三位王爷动问:“奸妃之事如何?”汝南王将他恃宠嗔骂之言一一说知。有平西王呼曰:“郑王兄,汝辱骂他一番,又打折凤辇,理曲在汝。料想这奸妃奏知圣上,只有加言并无减语。吾等四人性命只在早晚间矣。”是日尔言我语,不觉日坠西山。是日狄王爷即修书一封,命家丁一名星夜赶回王府中,报知段氏夫人,也且不表。
却说庞妃是日回至内宫,见神宗王带泪行了君臣之礼。称言:“蒙陛下赐臣妾往太庙进香,道经金亭驿,有汝南王郑彪拦阻。骂辱臣妾不应正位东宫,不许摆驾仪仗。妾辩不得数言,他恃强狠,大骂圣上昏迷,过宠臣妾,将来要打死。幸得众护驾将军多言劝解。他还狠狠发怒,将臣妾日月宫袍扯碎,打破凤辇。彼须乃一家王爵,无非巨子之列,实乃臣辱君妻,罪该万死。只求圣上公断作主。”神宗王闻奏怒曰:“可恶郑彪,无旨宣召擅离重地,臣欺君后,法律难饶。明早临朝,寡人自有主意。”庞妃谢恩。到次早五更三点,神宗王登临御座,文武百官纷纷入观。朝参已毕,有王门官入奏:“四路藩王在午朝门候旨。”天子传旨宣进。四位王爷挨次步进金銮殿,俯代朝参。天子传命平身,各各赐坐。天子开言:“寡人无旨宣召,四位王兄何得私自擅离重地?万一边疆有甚警报,主将无人,是谁之咎?”呼、狄、杨三位王爷同奏曰:“臣等不奉宣擅离重地,负罪很深。惟藉陛下洪福天威,四方颇党平宁,略无外顾之忧。惟近闻朝内大奸弄权,忠良受戮,佞党日增。即陆国母贤良淑德,大小中外文武臣素知其贤。又乃陛下元配,天下臣民母仪,一朝被戮惨伤。臣等在边疆不胜悲愤,想来我大宋开基,上承太祖仁厚之风,遗流善政,五代传来,未见枉法伤害内外之臣。前时圣祖加佑,君王登基四十二载,深仁厚泽,保民如赤子,盛世号曰三登。是春秋后为宋之余光。惟白壁微瑕,史笔所难讳。即废弃郭后一事,须罪有所归,外臣吕夷简所唆憾,惜乎盛德,为圣祖公论所难混。为此故也,今陛下废弃一事又蹈及圣祖前辙,况外蔽于权臣,内惑于嫔御,尊卑倒置,西夺东权,忠良屈杀。倘千秋之下良史直笔,不知以陛下为何等之君?今臣等会同回朝,上谒天颜,无非恳乞圣上将误国奸臣屏逐,复回陆国舅世袭忠良之后。今国母已亡,难以再复。今幽贬奸妃另选贤淑之女,正位东宫。则内外安然,国庆祯祥,江山社稷臣民之大幸也。恳乞我主准臣所奏,臣等即领擅离重地不奉圣宣之罪矣。”
神宗王听了三王奏言,一番逆耳之论,怒气冲冲厉声曰:“汝五臣乃外屏藩王,世受国恩难道不明君尊臣卑之义?不奉旨宣召私自还邦已有藐视王法之咎,不忖情依理,一例概奏寡人杀害忠良,废弃嫡后。闻风实指、独不思陆云忠当殿殴君,陆后两番重罪,国法当得如此。岂得声声独归咎于寡人。况昨天汝南王于金亭驿中拦阻庞后,鞭打君妻。大失人臣之礼,死有余辜。至庞妃贤淑无匹,正当位正昭阳,那有可弃之罪。如今朝内君臣协和,那有奸权作弄?汝等五臣不奉朕命,当殿辱骂君上,例应赐死。朕念开国王亲之后赦免死罪,削职为民,只有汝南王郑彪这贼臣,目无君后,重罪所难免,赐白绫绞死。”当时汝南王闻神宗王一夕之语早已气得二目圆睁,起位大言曰:“臣一出关时预知性命不留。但今陛下忠言不入耳,奸佞是亲,废弃正嫡,劈或奸妃,诛妻灭子,颠倒五伦。臣等世受王恩不忍目击江山危危,故敢斗胆拦阻奸妃,打破凤辇,略警他僭越之咎。固失人臣之礼死有余辜,只求陛下将臣万剐千刀,以警将来。惟臣视死轻如鸿毛,兹今陛下不准臣等之奏,不弃逐庞家父女,一由彼内外专权,养成大患。陛下后日思臣等之言,追悔莫及,少不免为失国之君,难见先帝在天之灵。”
神宗听了重重发怒,喝声:“狠贼臣好生无礼,欺悔君上,国法难容。汝今四路不奉宣回朝,想必同谋欺主,一概不赦。传旨值殿将军,押出法场斩讫。郑贼还要拿押妻子,断不姑宽。”当日金殿中押出四位藩王而去。天子怒气冲冲,群臣不敢保奏。只恼了世袭潞花王。一见圣上数杀忠良,此日正在金銮,只因潞花王爷乃太祖赵匡胤之后,世代袭王,权势很大,当今天子有三分畏惧他。上朝不朝,由其自便。此日正在金銮殿上,一见圣上要斩四位藩王,即忙离座大呼:“且慢押出四位王已。”值殿将军见赵王爷喝住,那敢不遵?当时赵千岁出奏曰:“陛下,五路藩王乃镇守边疆隆重大臣,开国元勋之后,一体国戚,岂可伤残?倘外敌闻知五王被害,一旦兵戈四起,则社稷危危,生民涂炭矣。况陛下自登基以来,十有五载。近今朝政日非,复又数杀朝臣,大伤仁厚之基。将来江山难保,陛下不得辞其责也。臣属一脉宗枝,不忍目击江山颠倒,不得不尽腹衷,直行谏奏。如陛下不准臣奏,定必杀害五王,臣不愿在朝预干朝政,且出外镇,不忍见江山他属别人,略效商朝微子之义,以尽各行其志。伏惟陛下醒察参详。”神宗王听了王兄一夕奏言,比他为纣王之君,心上羞惭,一想来他言有理。即开言曰:“王兄,彼四臣原有辱骂君王,擅离重地之罪,姑看王兄情而讨饶,且免死罪,逐退为民。但郑彪罪重难宽,臣欺君妻, 大属无礼, 发解九边夷外,十载充军,以警强狠。”赵王爷又奏曰:“陛下,君有净臣,不至于亡国,父有诤友,不至于亡家。四人回朝不奉旨召,无乃因国有变故,欲救解陆国母之灾难。实乃一片忠肝无二良臣。陛下反以为草芥,斩的斩,杀的杀,将来陛下将有行不合时,众臣缄口并不行谏,岂非事事皆非,怎能立国?至于郑三兄,乃莽烈之臣,将庞妃后凤辇打破,无非痛恨陆后惨死,激烈一时,情有可恕。伏望我主一并赦免。”此奏未知天子允准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警世通言》,白话短篇小说集。明末冯梦龙纂辑。完成于1624年(明天启四年)。其题材或来自民间传说,或来自史传和小说。故事描述的时代包括宋、元、明三代。与作者的《喻世明言》、《醒世恒言》一起,合称《三言》。
《公羊传》又名《春秋公羊传》,儒家经典之一。上起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其作者为卜商的弟子,战国时齐国人公羊高。起初只是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由公羊寿与胡母生一起将《春秋公羊传》着于竹帛。
《湘妃剑》是古龙1960年创作的武侠小说,是古龙早期作品之一,通过男主角仇恕为父报仇的故事,描写众多江湖人物微妙而复杂的内心情感,透析人性。
《大地飞鹰》是古龙后期作品,和一般的武侠小说不同,这部小说其实是写一个生存与困境的故事。这个故事里独特的文风,令人悠然神往的藏边风情,更是显现了一位作家的成熟和睿智。
杀子报案又名“清廉访案”、“通州奇案”、油坛计,是清末著名奇案之一,记载于清光绪丁酉年(1897年)敬文堂刊本。有一说法认为此案应属于清末四大奇案之一。
《浣花洗剑录》是古龙的武侠小说,小说主要讲述一名东瀛剑客(实为旅日华侨)前往中原寻访挑战,打遍天下无敌手,最后一死以求得武道真谛的故事。
《狄公案》又名《武则天四大奇案》《狄梁公全传》,清末长篇公案小说,作者名已佚,共六卷六十四回。前三十回,写狄仁杰任昌平县令时平断冤狱;后三十四回,写其任宰相时整肃朝纲的故事。
《风铃中的刀声》为著名武侠小说家古龙的作品之一。该小说通过人性的体验,细腻笔触描写,人物微妙而复杂的情感,常用生与死、幸福与痛苦这样尖锐对立的矛盾来表。
《鸳鸯刀》是金庸创作的中篇武侠小说,《鸳鸯刀》叙述了江湖上盛传的鸳鸯宝刀的秘密以及围绕它发生的故事。该小说情节曲折,语言诙谐,在不长的篇幅中展示了人物性格,塑造出几个不同的江湖侠士形象,可读性强。
《战国策》,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 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战国末期杂家的代表作。
《剑玄录》又名《奇侠绝情剑》,是古龙所著武侠小说,亦有疑为由他人代笔者。另外本书因女角极多,网络上曾将其中十二人合称“剑玄录十二金钗”。
《春阿氏谋夫案》又名《春阿氏》,是根据光绪年发生在北京内城镶黄旗驻防区域内一桩实有命案创编而成的小说。作品在面世一个世纪以来却不断有读者在读在议,不曾为岁月埋没,可见其价值之存在。
《说岳后传》根据单田芳评书《铁伞怪侠》改编,讲述了岳霆将自己的私仇与国家的兴亡结合在一起,在众多武林高手的帮助下,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业迹,终于使秦桧罪有应得,遗臭万年。
《孔雀翎》是古龙武侠小说《七种武器》的第二种武器。长生剑、孔雀翎、碧玉刀、多情环、离别钩、霸王枪、六种非一般江湖武器(拳头不是七种武器之一),件件精妙绝伦。